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是啥意思?

2021-01-10 老胡說三農

前幾天上網,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至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我並沒有弄明白,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餓死不敲寡婦門

寡婦一語出自《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寡婦也稱遺孀、未亡人。一般指死了丈夫的婦人。

我們都知道男人是家庭的頂梁柱,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而一旦已婚婦女死了丈夫,那麼,家庭生活就會處於窘迫之中,僅靠一個婦女是很難讓家庭有豐厚的收入的。

那麼,既然寡婦家庭的生活很困難,還怎麼能夠去她們家裡討飯呢?即便她們有善心,但她們也無力施捨啊!因此,在古代的時候,當乞丐得知某個家庭是寡婦獨居時,寧肯自己餓死,也不會去寡婦家敲門討飯。

另外,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如果一個陌生人去敲寡婦家的門還有可能遭人誤會,從而引禍上身。

在漢朝的時候,就發生過一個乞丐不知就裡,去寡婦家討飯被打的事件。

據說,有個乞丐天黑時來到一個小山村裡乞討,因這個乞丐不知道村頭上的一戶家庭是寡婦獨居,便敲門討飯。可誰知乞丐敲門的一幕竟然被寡婦丈夫的弟弟看到了,而寡婦丈夫的弟弟誤以為這個乞丐是敲門調戲自己嫂嫂的,便不由分說對乞丐暴打了一頓。結果將乞丐打斷了一根肋骨。乞丐不但沒有討成飯,反而挨了一頓打,豈不是很慘嗎?儘管寡婦丈夫的弟弟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後對乞丐進行了賠償,但乞丐卻遭了大罪,受了皮肉之苦呢!因此,這也是「餓死不敲寡婦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元朝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中有這麼一段臺詞:「你既與了我休書,我和你便是各別世人。你知道嗎?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你若再上我門來,我掌摑你這廝的臉。」這句臺詞的意思是說,離過婚的丈夫因遭遇暴雨便來到前妻家避雨,但前妻卻堅決不讓前夫進門,前妻聲稱:你既然將我休了,咱們倆就成為了陌路了,你是不可以來我家避雨的。如果你再來我家,我一定會打你的臉。我們可以想想:離婚的前夫都不能夠登前妻的門,那別人就更不能隨意敲寡婦的門或進寡婦的門了。

二、窮死不挖絕戶墳

絕戶出自《北史·李孝伯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時人多絕戶為沙門。」所謂的「絕戶」就是指家庭已經沒有後人。

沒有後代的家庭是很悽慘的,恐怕連一個上墳的人都沒有,因此,會使所有人為之慨嘆。作為盜墓賊來說,也會動了惻隱之心,寧肯自己無墓可盜,寧肯自己窮死,也是不會去盜竊絕戶的墓葬的。這就是「窮死不挖絕戶墳」的由來。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由此看來,無論是乞丐還是盜墓賊,都需要有一定的規範才對呢!

相關焦點

  • 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是過去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俗語,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細細品味,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今天也很適用。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吧?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這句俗語不難理解,只看字裡行間的意思,我們就能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一個人,在快被餓死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去敲寡婦家的門?去要一點吃的呢?這是不是有些不太近人情了?我們要完全理解這句俗語,還要從過去說起。在過去,人們的思想非常守舊,人們的生活也非常貧困。
  • 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農村四大缺德事,還有兩個是啥?
    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農村四大缺德事,還有兩個是啥?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護弱勢群體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以前農村有句老話,即「踹寡婦門,挖絕戶墳。」這說的是農村不能做的四個被人唾棄的缺德事之二,那麼還有兩個是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前兩件惡事。欺負寡婦是一件令人髮指的事。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寡婦的日子是異常難過的。那時不如現在開放,女子是不能改嫁的。不僅須尊崇三從四德,還不能在外拋頭露面。可想而知,她們的日子有多難過。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是啥意思?
    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災荒年景,據史料記載,僅僅在西漢年間,因災荒而餓死的人口就接近總人口的一半。而在近代歷史上的1942年,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先後發生了旱災和蝗災,僅河南全省,就有150萬人死於飢餓或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 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啥意思?
    廣大農村,也深受傳統思想的薰陶。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也頗有骨氣,那就是:「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看完或許你就明白了!我們還是先從字面上理解這句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的意思,那就是:「在古時候的農村,寧肯餓死也不要去吃大蔥;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就不要經常去親戚家走動。」這句話一如既往的直白明了,表面上看似非常有骨氣,內在實則飽含辛酸!
  • 農村俗語:「窮死不做賊,冤死別告狀」啥意思?為什麼不能告狀?
    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話,不妨常常和村子裡的老人聊聊天,不僅可以陪陪老人,還能聽到許多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其實農村的俗語,基本上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但其實留下來的俗語,質量也是層次不齊的,其實這個質量也是指它在當今社會有沒有一定的意義
  • 農村俗語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知道啥意思嗎?
    農村文化歷史淵源流長,在不同的農村地區,有著不一樣的文化習俗,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差別甚大。甚至就連同一個鎮的不同的村莊裡面的文化習俗都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在民間,不管是喜事還是白事,不管是建房還是挖地,搬遷或是置辦家具等大小事全部都有講究,有說法。
  • 從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究竟是啥意思?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可能聽說過這兩句話的人不多,乍一看,第一句還好理解,就是再窮也不要耕種嶽父大人的田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在農村地區,人們都是很講究風水的,做啥事都要先看看風水,無論是店鋪開張、建造新房或者拆遷,都要拿著生辰八字去算命,想以此來改變命運。其實,像這種風水學的道理,他們也都是從書裡看到而得知,為求心安可以算一下,但不能完全相信,而風水先生和算命先生多數都是順遂你的心意去說的。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啥意思?
    農村的這句俗語,都是和農村群眾有非常關係的兩樣動物,在以前農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狗看家,用耕牛耕地。農村還有一句話,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忘結髮妻,這些俗語都是提醒人們,不能因為生活富裕好轉了,就忘了給自己帶來家庭財富的動物,休掉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
  • 農村俗語「脹死女婿,餓死姑爺」是什麼意思?貌似誇張其實客觀
    那麼,農村俗語「脹死女婿,餓死姑爺」到底是什麼意思吧?貌似很誇張,其實,實際情況很客觀現實。俗語「脹死女婿,餓死姑爺」的意思是這樣的,嶽父母在世時,女婿永遠是嬌客,「一個女婿半個兒」嘛,他們即使再貧窮,也總是會盡力而為,很好地招待女婿吃好喝好,把肚皮子撐起來,並達到酒足飯飽的程度。
  • 俗語: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人活著就是爭一口氣啊
    文/古茗俗語: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人活著就是爭一口氣啊俗話說得好,人活全靠一口氣。這口氣是什麼氣呢?當然就是志氣!我國從古至今關於「志氣」的俗語、成語、詩、詞、歌、賦多到數不過來。說起志氣,小編想到了一句俗語「餓死不吃嗟來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寧可餓死,都不會吃別人施捨的食物,能說出這句話的人一定有很高的志氣。這句話的典故源自戰國時期的齊國。
  • 農村老人說的「吃絕戶」是啥意思?為什麼會發生吃絕戶的事情?
    農村老人說的「吃絕戶」是啥意思?舊社會真有這種事情發生嗎?文/農夫也瘋狂說起農村近幾年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是一點不誇張。當然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多數在外地打工,而只有少數的老年人依然堅守在農村。而和老人聊天,總是能收穫不少,其中有些老人就常和年輕人分享一些過去的事情。你可聽過在以前有「吃絕戶」的事情發生?到底什麼是「吃絕戶」呢?(1)什麼是「吃絕戶」?真的存在「吃絕戶」這樣的事情嗎?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理念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昨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種植經濟作物的話題上,老農說:種植經濟作物也需要遵紀守法,寧肯窮死,有些經濟作物也是不能夠種植的。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