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那麼,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老農:其實非常勵志。
首先,對於「凍死不烤燈頭火」,因為早先時候,電還沒有普及,人們晚上靠點煤油燈和蠟燭照明,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就是凍死也不要去藉助燈頭火去取暖,這是由於在燈頭烤火,被認為是一種極為沒有出息的行為,對於人生的成長和運勢都是有很大關係的,全家都依靠這小小的油燈或者蠟燭來照明,自己的私利去捂住火頭,影響了大家的光亮,是很自私自利的舉動,而且那麼小的燈火,也沒有多大的熱量可取,所以也是非常不值得的行為。也就說,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老人們便用這句「凍死不烤燈頭火」來教育下一代,要有志氣,不要做貪生怕死這種苟且之事!
其次,對於「餓死不吃貓叼飯」的意思是說,貓的食量很小,每次都是吃那麼一點點,即便是搶吃了貓食,也無濟於事,還不夠塞牙縫的,古人曾云:「不吃嗟來之食」,更何況與貓搶食,因此人們認為這是一種沒有志氣的表現;還有一點是因為貓喜歡吃一些腥腐味道比較重的東西,所以貓叼過來的食物大多都是腐壞的食物,吃了這樣的食物很容易就會讓人生病。這句話也進一步告誡我們,再窮,也不要妄圖通過投機取巧、偷盜搶劫等非法手段掙昧心的髒錢。
其實這句話中真正蘊含的道理是告訴人們在生活艱難的時候也要堅強不屈,不能因為一點艱難困苦就放棄前進。雖然如此,卻在一定範圍內遭到了一些質疑!有人說了,既然冷極了,餓極了,就不能再顧得的什麼面子了!面子永遠不如裡子重要!暖和一點是一點,抓住一口是一口!總之,作為人生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都有很多要拋棄和堅守的地方,這句老話俗語說的從一些細節上面注意自己的形象,對於這句老話俗語,你是怎麼看待的呢?你贊同哪一種呢啊?歡迎留言討論,點讚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