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到底啥意思?

2020-12-17 太陽夢見月亮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細細品味,很有道理,這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有些老話流傳到今天,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些老話也就是俗語,這些俗語當中,有的講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有的是一些人生的態度,我很喜歡那些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中,我悟出了很多道理。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

從字面上來理解,前一句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快要凍死的時候,不能用燈火來取暖,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快要餓死了,也不能吃貓食。過去人們生活比較困難,溫飽是生存的主要問題,過去的勞苦人民,有人一生只為了溫飽而忙碌,不像現在日子這樣好過,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很難體會到過去那種生活的艱辛。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對這些還是深有體會的。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小時候都有忍飢挨餓的經歷,他們都從苦日子走過來,非常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很多老話,都是奶奶親口告訴我的,奶奶經常和我講他小時候的事情,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所以我非常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從來不浪費,吃過的剩菜剩飯,只要沒有變質,我就不會扔掉。

先來說一下,凍死不烤燈頭火的意思。

在過去,人們生活很困難。寒冷的冬季都要忍受嚴寒的考驗,上了年紀的老人,對那些經歷,深有體會和感觸。農村過去晚上都是靠點燈來照明的,我小時候還是這樣情況。

現在,我家裡還有好幾盞煤油燈呢,那幾盞煤油燈很精美,是玻璃製品,上面有一個葫蘆頭,葫蘆頭上有一個燈頭,燈頭上有燈捻,下面有一個細腰,可以用手握住,方便端起來或者拿起來。直到現在,我還保留著那幾盞煤油燈,它們伴我度過天真的童年。在過去,每到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煤油等周圍,歡聲笑語,聽爸爸媽媽給我們講一些些笑話和一些小故事,非常快樂。

在過去非常寒冷的時候,有些小孩凍得手疼,他們習慣用手捂住燈火去取暖,其實我們都知道,燈火用來照明還可以,用來取暖,根本無濟於事。可是過去太冷了,小孩子又不懂這些道理,所以把手放在燈火附近,每當這時候,大人們就會痛斥小孩兒,不讓小孩用燈火取卵,因為這是一種沒有出息,沒有志向的行為。

燈火,主要是照明的,根本起不到取暖作用,如果一個人想要用燈火取暖,不但達不到取暖目的,還遮擋了別人的光亮,這種人是非常自私的,也是目光短淺的,如果有人這樣做,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這句話還有一個更深遠的寓意,說明一個人要有遠大的抱負,不能只看到微薄的利益,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更遠大的志向,通俗的來講,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出息。

再來說一下,餓死不吃貓叼飯,是什麼意思?

過去生活非常困難,吃飯都是個大問題,很多人都是吃不飽的,也有人因為飢餓而離世。一個人在快被餓死的時,如果去吃貓飯,貓飯能有多少呢,肯定不能解決問題。

這句話我們要深入一下分析,假如一個人真的快要被餓死了,那麼他如果吃一些貓飯,度過難關也是可以的,不能被一些所謂的氣節約束,畢竟保住生命要緊,這句話從表面上看來說有一點矛盾,也有一些不盡人情。

其實這句話,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個人快要餓死的時候,也不能和貓去搶食物,貓叼飯,也就是貓叼來的食物,貓叼來的食物能有多少呢?那些食物如果讓貓自己吃掉,貓可以度命,但是如果那些食物被一個很飢餓的人吃了,或許不能起到什麼作用,畢竟貓叼來的食物是有限的,人的飯量肯定要比貓大,那些食物貓吃了可以維持生命,人吃了起不到多大作用。

這句話主要想表達的意思也是一個人要把目光放長遠,不能貪圖小利,更不能自私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幹不出來大事的,這也是鼓勵一個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做事的時候更不能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看到這兩句話的時候,不能只理解字裡行間表面的意思,要深入思考,真正理解它的含義。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自然沒有人用燈火取暖,也沒有人會被餓到要吃貓食那種程度了。現在很多人還養了寵物貓呢,說句實話,有些寵物貓吃的比人吃的還好呢。這都要歸功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人的一生短暫又平凡,人生在世,要有雄心壯,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的底線,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該做。

相關焦點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
    以至於每個人對俗語的理解也是千變萬化。今天來說說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02凍死不烤燈頭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03餓死不吃貓叼飯古人云:「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雖然少部分有點迷信,但是大多數都是祖祖輩輩的經驗總結,這些俗語流傳至今依然非常適用,它告誡人們正確的做人做事,對生活很有指導意義。一、凍死不烤燈頭火。燈頭火一般指「煤油燈」,也可以指「蠟燭」。烤燈頭火的人是愛貪蠅頭小利的人,這種人目光短淺,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絞盡腦汁,永遠不會謀大略、計深遠,這一輩子眼光都不會太長遠。最後,「烤燈頭火」很容易引發火災。手挨煤油燈太近不僅容易點燃棉衣,而且手還容易碰翻煤油,在以前的房子大多都是由木頭製成,一旦引發火災就是致命的。因此,烤燈頭火的人不會考慮後果,只想著眼前。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古人氣節,令人敬佩
    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經驗總結而來的,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流傳至今。俗語就像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它的種類繁多,有描寫天氣氣象的;有刻畫古代生活的;有描寫生肖屬相的;還有反映人民氣節的,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句「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
    俗語,也叫老話,一般來說,是民間從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有的俗語卻是有真實來歷的。比如,「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這句俗語就是從兩個真實故事中總結出來的。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兩個故事的來歷。
  • 農村智慧諺語(一)「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剩食」是啥意思
    三,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剩食。比喻做人要有志氣,即使面臨絕境,也不靠別人的同情和施捨過日子。人一旦沒了志氣,將落得象乞丐一樣和貓狗爭食的境地!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我不知道這句俗語所有的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詢問他。他說的津津樂道,非常有道理,我受到了啟發,非常感動。~~「凍死沒烤燈頭火」人到冷的時候,身上多穿幾件衣服,可以很好的保暖,避免人被寒冬凍傷。這是最準確的防寒方法。
  • 農村你不知道的諺語,「凍死不烤燈口火,餓死了吃少貓剩食」
    我國擁有5000年延綿不斷的歷史,稱得上中國語言文化藝術的「裸鑽」,於今,這種飽經淬鍊的智慧型俗語主要在我國鄉村社會由農戶盆友口耳相傳,小編在鄉村長大的時日裡,常常聽見老人家把他們請出來教育小孩,今日小編給大伙兒共享幾則有關人這一輩子志向的必要的俗語,大伙兒能夠看一下和大家故鄉相同嗎?一、無志之士常志向,有志之士立長志。
  • 農村人都說:「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是什麼意思?
    在有著這些習俗的同時也有許多俗語與老話在農村流傳著,而且還有許多已經成為了傳達給後人的經典語錄!這些話在農村指引著一代代的人,有許多俗語和老話,都是充滿智慧的農村人,在歷經滄桑乃至在千百年之後,總結出來的一些生活經驗,也可以說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下面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講些農村經常說的幾句俗語,你們可以來看一下聽說過沒有!有可能讓你長知識哦!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而冬至這一天也是很多農村祭祀先祖,以祈福來年農作物能夠有更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對於後期天氣也更為注重,而這裡所說的「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具體什麼意思呢?
  • 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啥意思?
    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這句俗語不難理解,只看字裡行間的意思,我們就能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一個人,在快被餓死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去敲寡婦家的門?去要一點吃的呢?這是不是有些不太近人情了?我們要完全理解這句俗語,還要從過去說起。在過去,人們的思想非常守舊,人們的生活也非常貧困。
  •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時間:2020-03-20 11:37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時間過得是真快,雖然天天宅在家裡不能外出,每天感覺有點無聊,但是春節的小長假也已經結束了,並且馬上就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正月十一這天,也就是公曆2月4日,24節氣之首的立春也到了.很多人都知道2020年是鼠   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 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啥意思?
    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也頗有骨氣,那就是:「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看完或許你就明白了!我們還是先從字面上理解這句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的意思,那就是:「在古時候的農村,寧肯餓死也不要去吃大蔥;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就不要經常去親戚家走動。」這句話一如既往的直白明了,表面上看似非常有骨氣,內在實則飽含辛酸!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並非是這句俗語的準確性有多高,畢竟每年冬至節氣,陽曆固定在12月22號左右,何來月上旬?月中旬和月下旬呢?經過村裡老人們的提示,他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是以農曆冬至節氣到達的時間為依據。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是啥意思?
    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災荒年景,據史料記載,僅僅在西漢年間,因災荒而餓死的人口就接近總人口的一半。而在近代歷史上的1942年,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先後發生了旱災和蝗災,僅河南全省,就有150萬人死於飢餓或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俗語是民間傳播的一句話,肯定有人聽過這句話,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嗎?
  • 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至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我並沒有弄明白,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餓死不敲寡婦門寡婦一語出自《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