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

2020-12-17 老胡說三農

俗語,也叫老話,一般來說,是民間從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有的俗語卻是有真實來歷的。比如,「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這句俗語就是從兩個真實故事中總結出來的。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兩個故事的來歷。

一、凍死不烤燈頭火

在宋朝的時候陝西某地有一戶姓周的人家。這戶人家本來是一個三口之家,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也蠻幸福的。但在一年秋天,男主人上山摘野果時不小心滑落山谷而墜亡。這下子竟然這個家庭陷入到了極大的窘困當中。在這種情況下,女主人劉氏只好領著剛滿5歲的幼兒周浩四處逃荒。

在當年深冬的一天,劉氏帶著周浩來到了一個叫做龐家寨的村子乞討,在天黑下來的時候還沒有討到一餐飯。正在母子倆一籌莫展之時,母子倆突然發現寨子裡的山坡上有戶人家亮起了燈。於是,母親便帶著周浩前來這戶人家乞討。

不過,母子倆這次乞討卻並沒有來對地方。因為這戶人家姓李,只有一個光棍漢,被鄉親們稱為「李光棍」。當母親敲門之後,門便被迅速打開了,只見門裡邊閃出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來。而這個漢子正是「李光棍」。話說這「李光棍」打開門一看,門口竟然站著一個陌生的中年女子和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而這位中年女子竟然頗有幾分姿色。這一下子可把「李光棍」高興透了。於是,他也不問這對母子為什麼要敲門,竟忙不迭地請這對母子進屋。

劉氏帶著周浩進到屋裡後說明了自己討飯的意圖,「李光棍」連忙說,行啊!但現成的飯卻沒有,必須現做呢!劉氏想:現做也可以,反正自己也不是不會做飯,只要能夠讓我們母子倆吃頓飽飯就行。於是,便對「李光棍」說,大哥,那可就要給您添麻煩了。如果您有麵粉,我自己會做飯。「李光棍」說,我那面甕中有麵粉,你自己做吧!

在劉氏做飯的過程中,「李光棍」的腦子可沒有閒著。他心想:我家的飯可不會讓你們母子倆白吃。你們只要吃了我家的飯,今天晚上可就得任我擺布,反正你這個女子不陪我睡覺可是不行的。但突然轉念一想,這位女子帶著的這個孩子有些麻煩,倒不如除掉這個孩子為好。但怎麼能既除掉這個孩子又不被這位女子看穿自己的險惡用心呢?他在冥思苦想。突然,他看到周浩的衣服袖子已經爛成了一縷一縷的條狀,於是,計上心來。他藉口天太冷,便招呼周浩將手放在豆油燈上烤火取暖,而周浩怎麼會知道「李光棍」的惡毒用心呢?於是,便把手放在了燈頭上。這時,「李光棍」拿起周浩衣服袖子上的爛條子就湊在了燈頭的火苗上,直到爛條子徹底點燃才鬆開。由於周浩的衣服袖子已經徹底爛成了條狀,因此,火著得很快,只短短一兩分鐘時間,整隻袖子便被引燃。在火苗的燒灼下,直疼得周浩吱哇亂叫。在廚房做飯的劉氏聽到孩子的哭聲,連忙跑過來查看,這一看不打緊,只見周浩已經被火團包圍。於是,趕緊不顧一切地撲火,但無奈撲滅的太晚了,周浩被活活地燒死了。

周浩身上的火究竟是怎麼燒起來的,劉氏心中充滿了疑問,於是,便質問「李光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李光棍」當然不會說實話,他只是說是因周浩在燈頭上取暖而引燃了袖口上的爛條子才著的火。劉氏聽「李光棍」這麼一解釋,也沒有多想,於是,便與「李光棍」一起將周浩埋葬了。

「李光棍」是光棍一條,而劉氏也成了孤家寡人。於是,劉氏便嫁給了「李光棍」做老婆。可誰知「李光棍」愛喝酒,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後,「李光棍」說出了周浩被燒死的經過,這一下子劉氏才算是明白孩子是怎麼死的。於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劉氏隨手拿起斧頭砸向了「李光棍」的腦袋,只這一斧頭,便送「李光棍」見了閻王。但從此以後,劉氏也成了瘋子,於是,逢人便說:凍死不烤燈頭火。

二、餓死不吃貓叼飯

1942年,河南發生了大饑荒,許多人都被餓死了。河南某地馬各莊的老孫家養了一隻家貓,這隻家貓很會抓老鼠。有一天,家貓從外邊叼回來了一隻大老鼠放在院子當中,但家貓卻沒吃。由於這隻老鼠非常肥碩,再加上老孫實在太飢餓了。於是,老孫便將這隻老鼠宰殺後煮了吃。可誰知吃過老鼠肉不久,老孫竟出現了中毒的症狀,不但肚子疼,而且,上吐下瀉。好在老孫的祖上當過郎中,家中存有「解藥」,再加上老孫也粗通醫術,這才撿回來了一條命。從而以後,老孫逢人便說:餓死不吃貓叼飯。

以上介紹的就是這句俗語的真正來歷。希望大家能夠收藏分享。

相關焦點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
    以至於每個人對俗語的理解也是千變萬化。今天來說說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02凍死不烤燈頭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03餓死不吃貓叼飯古人云:「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雖然少部分有點迷信,但是大多數都是祖祖輩輩的經驗總結,這些俗語流傳至今依然非常適用,它告誡人們正確的做人做事,對生活很有指導意義。一、凍死不烤燈頭火。燈頭火一般指「煤油燈」,也可以指「蠟燭」。烤燈頭火的人是愛貪蠅頭小利的人,這種人目光短淺,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絞盡腦汁,永遠不會謀大略、計深遠,這一輩子眼光都不會太長遠。最後,「烤燈頭火」很容易引發火災。手挨煤油燈太近不僅容易點燃棉衣,而且手還容易碰翻煤油,在以前的房子大多都是由木頭製成,一旦引發火災就是致命的。因此,烤燈頭火的人不會考慮後果,只想著眼前。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到底啥意思?
    這些老話也就是俗語,這些俗語當中,有的講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有的是一些人生的態度,我很喜歡那些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中,我悟出了很多道理。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從字面上來理解,前一句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快要凍死的時候,不能用燈火來取暖,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快要餓死了,也不能吃貓食。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古人氣節,令人敬佩
    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經驗總結而來的,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流傳至今。俗語就像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它的種類繁多,有描寫天氣氣象的;有刻畫古代生活的;有描寫生肖屬相的;還有反映人民氣節的,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句「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智慧諺語(一)「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剩食」是啥意思
    三,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剩食。比喻做人要有志氣,即使面臨絕境,也不靠別人的同情和施捨過日子。人一旦沒了志氣,將落得象乞丐一樣和貓狗爭食的境地!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我不知道這句俗語所有的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詢問他。他說的津津樂道,非常有道理,我受到了啟發,非常感動。~~「凍死沒烤燈頭火」人到冷的時候,身上多穿幾件衣服,可以很好的保暖,避免人被寒冬凍傷。這是最準確的防寒方法。
  • 農村你不知道的諺語,「凍死不烤燈口火,餓死了吃少貓剩食」
    我國擁有5000年延綿不斷的歷史,稱得上中國語言文化藝術的「裸鑽」,於今,這種飽經淬鍊的智慧型俗語主要在我國鄉村社會由農戶盆友口耳相傳,小編在鄉村長大的時日裡,常常聽見老人家把他們請出來教育小孩,今日小編給大伙兒共享幾則有關人這一輩子志向的必要的俗語,大伙兒能夠看一下和大家故鄉相同嗎?一、無志之士常志向,有志之士立長志。
  • 農村人都說:「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是什麼意思?
    在有著這些習俗的同時也有許多俗語與老話在農村流傳著,而且還有許多已經成為了傳達給後人的經典語錄!這些話在農村指引著一代代的人,有許多俗語和老話,都是充滿智慧的農村人,在歷經滄桑乃至在千百年之後,總結出來的一些生活經驗,也可以說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下面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講些農村經常說的幾句俗語,你們可以來看一下聽說過沒有!有可能讓你長知識哦!
  • 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是過去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俗語,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細細品味,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今天也很適用。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吧?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這句俗語不難理解,只看字裡行間的意思,我們就能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一個人,在快被餓死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去敲寡婦家的門?去要一點吃的呢?這是不是有些不太近人情了?我們要完全理解這句俗語,還要從過去說起。在過去,人們的思想非常守舊,人們的生活也非常貧困。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而冬至這一天也是很多農村祭祀先祖,以祈福來年農作物能夠有更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對於後期天氣也更為注重,而這裡所說的「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具體什麼意思呢?
  •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上人說:「凍死不攀緣,這是我一生的寫照,我在東北時,冬天、夏天都穿三層布。底下是一層,上面一層是補了丁的,一塊一塊地挨著補上去。當時我冷嗎?冷!那為什麼要這樣堅持下去?因為我要『凍死不攀緣』嘛!」關於「攀緣」,上人一直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施以教訓。
  • 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啥意思?
    從小到大,許多家長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成長為一個有骨氣的人,比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俗語「二月沒有九,餓死雞和狗」什麼意思,今年二月有九嗎?
    俗語「二月沒有九,餓死雞和狗」什麼意思,今年二月有九嗎?隨著溫度的降低,真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前幾天小編回老家,大街上都沒有什麼人,原來都在家烤火呢!關於天氣的俗語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二月沒有九,餓死雞和狗」什麼意思吧。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並非是這句俗語的準確性有多高,畢竟每年冬至節氣,陽曆固定在12月22號左右,何來月上旬?月中旬和月下旬呢?經過村裡老人們的提示,他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是以農曆冬至節氣到達的時間為依據。
  • 俗語「一不做,二不休」,很多人不知道來歷,看完漲知識了
    有的俗語一聽就知道來歷,知道在講什麼,就比如說「春土不過三日雨,冬土不過三日霜」。大家瞧一眼,就知道這是在說四季的變換。但有些俗語卻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比如這個「一不做,二不休」。相信很多人初次聽到這個俗語,如果不聽其他人跟你講解這是什麼道理的時候,一定是一臉懵逼的狀態。
  • 貓糧吃不完怎麼辦,三花貓叼來臭襪子蓋住碗,這口味有點重啊
    網友黃寶兒飼養了一隻可愛的三花貓,平時貓咪舉止優雅,看起來相當淑女,但當主人發現它的一個「重口味怪癖」時,差點崩潰了……有一天,主人突然發現貓咪的貓碗旁邊多了幾隻襪子,還是自己穿過準備要洗的那些。一開始主人以為是自己不小心掉在這邊的,但收視了幾次後,依然有襪子出現在貓碗旁邊,主人才開始重視起這個「怪現象」。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時間過得是真快,雖然天天宅在家裡不能外出,每天感覺有點無聊,但是春節的小長假也已經結束了,並且馬上就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正月十一這天,也就是公曆2月4日,24節氣之首的立春也到了.很多人都知道2020年是鼠年,今年是「雙閏年」兼「雙春年」.現在雙春年的立春節氣到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二月沒九,餓死雞狗」這句俗語呢?說的是什麼意思?
  • 俗語: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人活著就是爭一口氣啊
    文/古茗俗語: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人活著就是爭一口氣啊俗話說得好,人活全靠一口氣。這口氣是什麼氣呢?當然就是志氣!我國從古至今關於「志氣」的俗語、成語、詩、詞、歌、賦多到數不過來。說起志氣,小編想到了一句俗語「餓死不吃嗟來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寧可餓死,都不會吃別人施捨的食物,能說出這句話的人一定有很高的志氣。這句話的典故源自戰國時期的齊國。
  • 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看似很有骨氣,實則飽含辛酸
    這句俗語充分說明現在的人情世故已經與金錢直接掛鈎,人情冷暖,唯有自知。在餓的時候千萬別吃蔥,心裡會更加不好受,人窮不要走親,會讓親戚看不起,落得一身諷刺。一、餓死不吃蔥人在飢餓的狀態下,不要去吃蔥,因為餓的時候,我們的胃非常空,吃了會感覺非常燒心。「吃蔥」根本就無助於緩解飢餓,更有可能給自身帶來其它的麻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空腹吃大蔥,胃裡會有一種灼燒感,就是人們平常說的「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