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智慧諺語(一)「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剩食」是啥意思

2020-12-17 愛民號

中國有著5000年延綿不斷的歷史,諺語堪稱中國語言文化的「鑽石」,而今,這些久經淬鍊的智慧諺語主要在中國農村社會由農民朋友口口相傳,小編在農村長大的日子裡,經常聽到老人們把它們請出來教育小孩,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幾則關於人生在世立志的重要性的諺語,大家可以看看和你們家鄉一樣嗎?

一,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指缺乏雄心壯志的人經常立志,不斷改變自己的目標,最終將一事無成;真正有大志向的人卻為自己制定長遠的目標,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實現它們,最終獲得勝利!

二,不怕路遠,就怕志短。不怕路途遙遠,就怕沒有走下去的決心和勇氣。強調成敗的關鍵在於人是否有志氣。

三,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剩食。比喻做人要有志氣,即使面臨絕境,也不靠別人的同情和施捨過日子。人一旦沒了志氣,將落得象乞丐一樣和貓狗爭食的境地!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雖然少部分有點迷信,但是大多數都是祖祖輩輩的經驗總結,這些俗語流傳至今依然非常適用,它告誡人們正確的做人做事,對生活很有指導意義。一、凍死不烤燈頭火。燈頭火一般指「煤油燈」,也可以指「蠟燭」。在農村有句俗語叫「人窮不走親,手冷不烤燈」,說的就是你窮,親戚會看不起你,你手冰冷,烤燈火不起作用。「凍死不烤燈頭火」也告誡人們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目光短淺、不要做事不考慮後果,這類人往往會丟掉朋友之間的信任,斷掉自己的事業。二、餓死不吃貓叼飯。「叼」指用嘴夾住,「貓叼飯」說的就是非常微量的食物,僅夠貓吃一嘴。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古人氣節,令人敬佩
    俗語就像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它的種類繁多,有描寫天氣氣象的;有刻畫古代生活的;有描寫生肖屬相的;還有反映人民氣節的,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句「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食」,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到底啥意思?
    這些老話也就是俗語,這些俗語當中,有的講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有的是一些人生的態度,我很喜歡那些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中,我悟出了很多道理。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從字面上來理解,前一句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快要凍死的時候,不能用燈火來取暖,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快要餓死了,也不能吃貓食。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
    今天來說說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02凍死不烤燈頭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03餓死不吃貓叼飯古人云:「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吃貓貓叼來的飯和「吃嗟來之食」意思是一樣的,古人認為:這是一個丟了做人氣節的開始。2、貓的食量很小,它叼來的食物對於一個飢餓的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越吃越難受。無異於飲鴆止渴,自取滅亡。
  • 俗語:「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
    比如,「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這句俗語就是從兩個真實故事中總結出來的。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兩個故事的來歷。一、凍死不烤燈頭火在宋朝的時候陝西某地有一戶姓周的人家。這戶人家本來是一個三口之家,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也蠻幸福的。但在一年秋天,男主人上山摘野果時不小心滑落山谷而墜亡。
  • 農村你不知道的諺語,「凍死不烤燈口火,餓死了吃少貓剩食」
    大家好,感謝關注,今天小編給大家聊一聊農村的諺語。一、無志之士常志向,有志之士立長志。指欠缺豪情壯志的人常常志向,連續不斷超越自己的總體目標,最後將一無是處;真實挺大理想的人卻給自己制訂長久的總體目標,用鍥而不捨的勤奮去建立他們,最後取得勝利!二、不害怕路遠,就怕志短。不害怕路途遙遠,就怕沒有走下來的信心和膽量。注重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所在人是不是有志氣。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農村人都說:「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是什麼意思?
    這些話在農村指引著一代代的人,有許多俗語和老話,都是充滿智慧的農村人,在歷經滄桑乃至在千百年之後,總結出來的一些生活經驗,也可以說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下面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講些農村經常說的幾句俗語,你們可以來看一下聽說過沒有!有可能讓你長知識哦!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而冬至這一天也是很多農村祭祀先祖,以祈福來年農作物能夠有更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對於後期天氣也更為注重,而這裡所說的「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具體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鼠年二月有「九」嗎
    在不同的節氣季節中,就做不同的事,這就好比「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是一個意思的。 那麼,農村的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 意思就是從冬至這天開始計算,數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完了。 「餓死豬狗」,表示氣候變化影響莊稼收成 而在「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話中,很顯然,這個「九」,也與上面的「九」是一個意思的。簡單說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農曆二月份如果還在數九的話,那麼來年的收成就會比較好。
  • 農村諺語:「六月初一流一流,狗子不吃白饅頭」農民:那吃啥呢
    比如這句農村諺語:「六月初流一流,不吃白饅頭」,農民:那吃啥呢?這句話是用了極度誇張的手法,意思是狗都吃得太好了,連白面饅頭都吃膩了。這是為了說明在農曆六月初這一天,如果下雨下得地面上產生流水,由高處流到低洼,雨水充沛的這一年會豐收,農民收入就很大,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當然吃的就會很好了,搞得小狗都挑食了。
  • 農村諺語「驚蟄聞雷,穀米賤如泥」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諺語「驚蟄聞雷,穀米賤如泥」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並非是這句俗語的準確性有多高,畢竟每年冬至節氣,陽曆固定在12月22號左右,何來月上旬?月中旬和月下旬呢?經過村裡老人們的提示,他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是以農曆冬至節氣到達的時間為依據。
  • 農村俗語「狗來窮,貓來富,豬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狗年當然要旺旺了,當然豬、狗、貓都是農村常見的動物。農村的諺語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農作物的種植還是親鄰之間的情感關係都有著成熟的知識體系。而應用在動物身上的諺語也很多。題目的諺語和我們的叫法不一樣,我們都是這樣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你知道「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嗎?1. 豬來窮農村經常用豬來形容一個人好吃懶做,因為它不僅吃得多,而且還不幹活。整天吃飽了睡,睡醒了吃。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是啥意思?
    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災荒年景,據史料記載,僅僅在西漢年間,因災荒而餓死的人口就接近總人口的一半。而在近代歷史上的1942年,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先後發生了旱災和蝗災,僅河南全省,就有150萬人死於飢餓或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
  •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下一句更為經典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其實這一句話算是古人對生活的總結,也是一種對後輩們生活的告誡,起到警示作用,更是一種古人生活智慧的體現。三更天大約是現在晚上11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左右,科學告訴我們,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 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啥意思?
    廣大農村,也深受傳統思想的薰陶。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也頗有骨氣,那就是:「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看完或許你就明白了!我們還是先從字面上理解這句俗語「餓死不吃蔥,人窮不走親」的意思,那就是:「在古時候的農村,寧肯餓死也不要去吃大蔥;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就不要經常去親戚家走動。」這句話一如既往的直白明了,表面上看似非常有骨氣,內在實則飽含辛酸!
  • 「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是啥意思?好多人都誤會了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馬就是稀罕物,平日都難以見到,更別說吃馬肉了。那再問各位一個問題,是否吃過騾子肉呢?100%的人都是否定的回答,包括我也一樣。以前回農村的時候,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過這麼一句話:「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這是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