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種植經濟作物的話題上,老農說:種植經濟作物也需要遵紀守法,寧肯窮死,有些經濟作物也是不能夠種植的。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我可以給你聊一聊。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的意思來。老農說:
所謂的「老鼠愁」其實是指植物蒼耳子。由於蒼耳子的果實上長滿了刺,給老鼠偷食蒼耳子的果實造成了困難,因此,許多地區的農村將蒼耳子稱為「老鼠愁」。
「老鼠愁」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據科學考證,大約在1.3億~1.35億年前的白堊世紀,就已經有「老鼠愁」植物的存在。
在我國,「老鼠愁」的分布區域非常廣泛,安徽、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山東、江西、湖北、江蘇、河北及河南等地區均能夠尋覓到「老鼠愁」的身影。一般情況下,野生「老鼠愁」多在丘陵、低山、荒野、路邊、溝旁、田邊、草地、村旁等處生長。
經科學測定,「老鼠愁」的果實中含有蒼耳子甙、樹脂、中亞油酸、油酸、生物鹼、棕櫚酸、硬脂酸、維生素C和色素等,具有一定的祛風除溼作用,能夠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溼和止痛。不過,「老鼠愁」已經被認定為有毒植物,其中,以果實的毒性最強,是不能夠隨意食用的。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部分地區為了發展經濟,便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老鼠愁」。但由於「老鼠愁」的產量不高,收購價格也偏低,因此,許多種植「老鼠愁」的鄉村都賠了錢。自此以後,許多農村人都說「餓死不種『老鼠愁』」。現如今,幾乎是沒有人去種植「老鼠愁」的。
所謂的「冠蓋頭」其實是指植物罌粟。由於罌粟成熟後的果實上殘留有花冠的蓮座,因此,在一些農村地區,人們習慣稱罌粟的果實為「冠蓋頭」。
「冠蓋頭」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多個花型和花色,花朵看上去非常漂亮,深受人們的喜愛。
「冠蓋頭」原產於南歐、 印度、緬甸、寮國及泰國北部,後來,引進我國民間進行種植,但由於「冠蓋頭」中可以提取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鹼、那可丁等麻醉藥物,因此,自古以來就被認定為製毒植物,在許多國家都是被嚴禁種植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以身試法,隨意去種植「冠蓋頭」,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當然,非法種植「冠蓋頭」所能夠獲取的經濟利益肯定要高於種植「老鼠愁」的經濟利益。但隨意種植「冠蓋頭」是非法的,不管能夠獲取的經濟利益有多大,都是不能種植的,而任意種植「老鼠愁」是合法的,哪怕是種植「老鼠愁」會賠錢,也不至於能夠觸犯法律規定。因此,農村才有了「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的說法。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才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普通老百姓的覺悟還真是很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