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到底啥意思?有何道理?

2020-12-19 三農前線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農村,老一輩人為了方面農事,把一些日常的生活經驗編成了俗語,方面人們進行勞作。其中有一部分俗語說的就是天氣方面的,比如「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這也是今天咱們要說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老俗話「龍不抬頭天不下雨」中描述的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其實在很多傳說當中,都有這種說法,龍是主宰下雨的想像中的一種動物,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如果說一龍治水,就會出現風調雨順的現象;如果說九龍治水,就會出現天氣乾旱,或者是洪澇災害,這主要是過猶而不及的原因!

在我國的就農曆中有「二月二,龍抬頭」之描述。歷史名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畢竟春天來了,春耕即將來近,「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傳說中的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這樣就可以緩解農民種地的旱情,經過一個冬天,土壤的水分流失特別嚴重,天乾物燥,希望主宰水的傳說中的龍王下下一場透地雨,便於農民種地獲得秋季豐收。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如果錯過了種植莊稼的好時機,就耽誤了一年的收成。

其實二月二還有很多的農村俗語,比如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也就是這一天春天來了,雨水逐漸增多,萬物復甦,大地開始返青,祈求龍來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當然2月2還有另一種傳說,因為驚蟄在2月20前後,可以說是萬物復甦,溫度不斷的上漲,驚蟄一聲雷,驚動了百蟲出洞,會造成疫病發生期望在這一天龍抬頭的時候,鎮住這些百蟲傳播疾病,畢竟傳說中的龍各種動物的主宰。所以在這一天,農民在元宵節放在糧倉裡的用麵粉做的龍燈,傳說中真的會抬頭,大家留意一下。

總之,龍是我國傳說中吉祥的動物也是主宰,雨水的祥瑞的動物,哪裡風調雨順都是由能說的算,比如西遊記裡就說了四大龍王,影響到了一輩一輩的人的觀念。其實龍只是傳說中的想像的動物,在現實當中不存在這種想像中的祥瑞動物,可以說是一種虛幻的迷信說法而已。畢竟在過去科技不發達,在大旱之年,也沒有辦法來寄託漢語之情,只有靠這種迷信的祈禱的方式,期望蒼天降雨,緩解旱情。大家對於「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這句俗語有什麼看法?進行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處家過日子不容易,尤其是在比較貧窮的農村,更是經歷過艱苦的窮日子,所以特別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幾千年來,廣大勞動人民認真總結生活經驗,再用智慧和聰明來指導生活。那麼,農村俗語「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小姨哭姐夫,點到就算數」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眾多古老的農村俗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教育和警示人們去如何為人處事的,其中基本上都含有比較深刻的道理。當然,有時候由於時代的原因,有的可能說得粗俗一點,誇張一些,但是,大多說得實在樸素,仍然可以讓人們從中受教和得益。那麼,農村俗語「小姨哭姐夫,點到就算數」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辛丑牛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啥意思呢?
    對於農民來說,種地自然是按照一年當中的節氣來進行的,在以前的時候農民在對於展望莊稼的耕種收穫來說也是按照農村特有的一種預測方式,那就是「黃曆」,黃曆也是農民在平時的耕種,婚嫁等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就拿前幾天來說,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幾位老農民就在討論農村的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叫「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乍一聽的時候還摸不清是啥意思,然後我就湊近聽了一下,你別說還真那點意思,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是啥意思,秋老虎厲害嗎
    下個月的八號就是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了,所以在農村關於立秋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秋老虎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7月7日,迎來了今年的今年的小暑節氣。而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流傳著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下雨好嗎?小暑和大暑一樣,都是反映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氣,其對應的則是小寒和大寒。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暑的解釋是:「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農村的早晨空氣清新之中夾雜著一絲絲的清香,鳥兒也在樹頭上嘰嘰喳喳的打鬧著,家門前的小狗也懶洋洋地打著哈欠。小編也覺得很疑惑,什麼84、73、36的,這些數字到底有什麼道理,裡面又有什麼人生哲理呢?後來經過老人的解說才算搞明白這句話裡所包含的意思來。下面小編就分享給大家吧!1、「莫提三十六」是什麼意思呢??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在2月4日,也就是正月十一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了。在過去立春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節日。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農村流傳著,而這些農村俗語全都是來自我們祖先,通過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經驗。但在農村只要上了年齡的老人,隨口都能說上幾個農村俗語。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說上幾句俗語,不知大家聽過沒有?1、有錢不娶入生妻、無冤難成夫妻這句俗語主要是說夫妻之間的一些事情。「有錢不娶入生妻」這句話裡的「生妻」在古時候就是丈夫還健在的女人。而且「生妻」通常多是因為被丈夫休妻休掉的女人。
  • 農村俗語「三劫到老,七劫到頭」,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過去的農村老輩們常常告誡晚輩們,人生之路,一定要堅持走好走正走完美,「三劫到老,七劫到頭」啊。那麼,這句俗語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而農村俗語中的「三劫『』和『』七劫」,只不過是借道家教義理念,來說明人生多苦難和多磨難,有許多艱難險阻,並非是實數。只是作為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雖然要經受困難和挫折,但是,一定要走得正,行得端,堂堂正正,有始有終,才能不枉一生,善始善終。
  • 農村老人常說「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是啥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老人常說「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是啥意思?有何道理呢?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一個瓶子裝滿了水,搖它是不響的,裝半瓶子水的時候,稍微搖它會咣當咣當響。那麼,如何理解「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這句話呢?具體如下:對於「一瓶子不響」這樣的人來說,他們踏實做事,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們追求的並不是外在的名譽地位,他們有著專注於事物本身的定力。
  •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實話,作為小編還是第一次聽說,應該屬於地方性農諺,值得學習研究。
  • 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在農村很多人都會覺得房子的風水好不好是直接關係到家庭的運勢,因此他們在建造房子的時候,不管是選址還是房子的戶型都特別的講究,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也是和蓋房子的風水有關的。這句俗語就是「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想必很多年輕的人們都沒有聽說過這句俗語,但是如果問一下家裡的老人,他們沒準就會知道。
  • 俗語「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啥意思?春分下雨好嗎?
    俗語「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啥意思?春分下雨好嗎?時間:2020-03-20 11: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啥意思?春分下雨好嗎? 2019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十五日,迎來了今年的春分節氣。
  • 農村俗語:「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為什麼這麼說?
    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在之前,這些俗語的道理成了人們為人處世的參照,教給了廣大農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準則,讓人們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少走了許多的彎路,所以說這些俗語能夠流傳幾千年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可以說是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但又不乏深意。這句話就屬於這種情況,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就被這句「狗怕彎腰」給吸引了,太形象了,相信大部分農村人都知道,有些狗只要人一彎腰就會被嚇跑。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下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 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
    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時間:2020-02-03 21: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