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是啥意思?有何道理呢?
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一個瓶子裝滿了水,搖它是不響的,裝半瓶子水的時候,稍微搖它會咣當咣當響。
這句話用來比喻有些人獲得一點小成就,取得一些成績,就顯擺自己的能耐,到處張揚,驕傲自滿;而有些人相反,取得很大成就,做出好成績卻比較低調謙遜,保持不停學習的態度,專心做事情。
那麼,如何理解「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這句話呢?具體如下:
對於「一瓶子不響」這樣的人來說,他們踏實做事,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們追求的並不是外在的名譽地位,他們有著專注於事物本身的定力。
而對於「半瓶子咣當」這樣的人來說,他們在認知上有一定局限,更多是追求外在的成功,取得了一定成績就驕傲自滿。同時虛榮心作怪,到處張揚,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褚時健先生的故事我們多數人都聽過一些。褚時健先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經營糖廠,八九十年代經營煙廠,進入二十一世紀經營農業,都獲得了成功。褚時健先生無論是在煙廠還是種橙子,都是有著踏實認真、精益求精的態度。
褚時健先生談論自己的一生時,說自己沒有庸庸碌碌地生活,沒有混過日子,曾經有過輝煌也曾跌落過低谷,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在全心全意地做事,不虛度時光,努力對社會做出貢獻。
對於這個例子裡面的主人公,很好為我們詮釋了「一瓶子不響」的內涵,他們對人生有更高的領悟,他們身上有著對踏實把事情做好的執著,這是他們對自己的內在要求。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子的人,值得我們去向他們學習 。我們在平時工作中,更多去關注在做好事情上面,力求做出一番成績,不辜負我們的人生。
(作者:遊龍公子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