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幾位老農聊天,聊起了現在的孩子。其中,有一位老農講: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了,不但衣食無憂,而且,還充滿了自由,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比過去地主豪紳家的小姐的生活都要強上一百倍呢!
老農的觀點我有些不太贊同。我說:「現在的孩子的確是很幸福,但也不能說比過去地主豪紳家的小姐的生活要強一百倍。過去地主豪紳家的小姐都有丫環僕女伺候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現在的孩子可沒有這種待遇呢!」
老農見我這麼一說,頓時把臉一沉開言道:你恐怕是影視劇看多了吧?中影視劇的毒太深。而過去地主豪紳家小姐的真實生活你並不知道。難道你都沒有聽說過在我們農村廣泛流傳的「小姐入繡樓,一千八百愁」這句俗語嗎?如果你聽說過這句俗語,你就不會有這樣的認識啦!
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呢?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我便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老農說:
在影視劇中,地主豪紳家的小姐都是有丫環僕女伺候著的,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一般來說,地主豪紳家都有繡樓。只要小姐過了十歲生日,就必須單獨送入繡樓,而且,除了送飯、送水的需要之外,繡樓的木梯也必須抽掉。就這樣,小姐開始了自己獨立的生活。
所謂的繡樓並不是休閒娛樂的地方,而是做女紅的地方。小姐被送入繡樓之後除了必要的休息時間之外,是需要學習刺繡針織之類的活的,而且,除了生病之外是需要天天學習或練習的,甚至到了大年初一都不能休息。應該說小姐的生活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枯燥工作中度過的。
據資料介紹,古代的繡樓朝向不一,但一般以面向南或面向東為主。倘若繡樓是朝向南的建築還好一些;而如果繡樓是朝向東,那麼,只有在上午的時候,陽光才能夠斜斜地透過木窗照到房間裡邊,但到了下午的時候,房間就會顯得比較幽暗了。試想:一個人每天都需要過一段幽暗的時光,人的心情會好嗎?即便是繡樓面向南,房間裡的陽光整天都比較充足,但每天都機械地重複著一個動作,心情會快樂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難道小姐都不可以走出房間透透空氣嗎?答案是白天不行,晚上可以。據稱,過去的小姐都屬於「隱秘人」,是不可以隨便讓人看到的。如果小姐白天走出房間,就有可能被家裡的長工看到,從而失去小姐的「神秘感」,所以,地主豪紳家的「家法」就規定:小姐在白天的時候不得走出房間半步。否則,是要被父母處罰的。在嚴苛的「家法」制約下,小姐也只有到了晚上,才能走出房間,站在房間外面的走廊裡仰臉望一望星空和皓月。我們可以想一想,小姐的這種生活像不像監獄裡犯人的生活?因此,古代地主豪紳家裡小姐的日子一般都是在愁煩中度過的,她們心裡有多苦,她們流過多少淚,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在正常情況下,小姐在繡樓裡的生活需要呆夠六年才算是結束,因為呆到六年的時候小姐已經長到了一十六歲,是需要嫁人了,所以,小姐到這個時候才能夠結束愁煩的生活。而六年的時光恰恰是一千八百天哪!因此,便有了「小姐入繡樓,一千八百愁」的說法。
「哦!原來地主豪紳家小姐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啊!那看起來現在大多數孩子的生活與她們相比是幸福得多了呢!」我感慨地說。
「是啊!僅僅從生活的層面上來講,現在的孩子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這個社會,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呢!」老農回應道。
的確如此。如果不是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有現在如此幸福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