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姐入繡樓,一千八百愁」是啥意思?

2020-12-09 老胡說三農

與幾位老農聊天,聊起了現在的孩子。其中,有一位老農講: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了,不但衣食無憂,而且,還充滿了自由,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比過去地主豪紳家的小姐的生活都要強上一百倍呢!

老農的觀點我有些不太贊同。我說:「現在的孩子的確是很幸福,但也不能說比過去地主豪紳家的小姐的生活要強一百倍。過去地主豪紳家的小姐都有丫環僕女伺候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現在的孩子可沒有這種待遇呢!」

老農見我這麼一說,頓時把臉一沉開言道:你恐怕是影視劇看多了吧?中影視劇的毒太深。而過去地主豪紳家小姐的真實生活你並不知道。難道你都沒有聽說過在我們農村廣泛流傳的「小姐入繡樓,一千八百愁」這句俗語嗎?如果你聽說過這句俗語,你就不會有這樣的認識啦!

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呢?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我便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老農說:

在影視劇中,地主豪紳家的小姐都是有丫環僕女伺候著的,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一般來說,地主豪紳家都有繡樓。只要小姐過了十歲生日,就必須單獨送入繡樓,而且,除了送飯、送水的需要之外,繡樓的木梯也必須抽掉。就這樣,小姐開始了自己獨立的生活。

所謂的繡樓並不是休閒娛樂的地方,而是做女紅的地方。小姐被送入繡樓之後除了必要的休息時間之外,是需要學習刺繡針織之類的活的,而且,除了生病之外是需要天天學習或練習的,甚至到了大年初一都不能休息。應該說小姐的生活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枯燥工作中度過的。

據資料介紹,古代的繡樓朝向不一,但一般以面向南或面向東為主。倘若繡樓是朝向南的建築還好一些;而如果繡樓是朝向東,那麼,只有在上午的時候,陽光才能夠斜斜地透過木窗照到房間裡邊,但到了下午的時候,房間就會顯得比較幽暗了。試想:一個人每天都需要過一段幽暗的時光,人的心情會好嗎?即便是繡樓面向南,房間裡的陽光整天都比較充足,但每天都機械地重複著一個動作,心情會快樂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難道小姐都不可以走出房間透透空氣嗎?答案是白天不行,晚上可以。據稱,過去的小姐都屬於「隱秘人」,是不可以隨便讓人看到的。如果小姐白天走出房間,就有可能被家裡的長工看到,從而失去小姐的「神秘感」,所以,地主豪紳家的「家法」就規定:小姐在白天的時候不得走出房間半步。否則,是要被父母處罰的。在嚴苛的「家法」制約下,小姐也只有到了晚上,才能走出房間,站在房間外面的走廊裡仰臉望一望星空和皓月。我們可以想一想,小姐的這種生活像不像監獄裡犯人的生活?因此,古代地主豪紳家裡小姐的日子一般都是在愁煩中度過的,她們心裡有多苦,她們流過多少淚,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在正常情況下,小姐在繡樓裡的生活需要呆夠六年才算是結束,因為呆到六年的時候小姐已經長到了一十六歲,是需要嫁人了,所以,小姐到這個時候才能夠結束愁煩的生活。而六年的時光恰恰是一千八百天哪!因此,便有了「小姐入繡樓,一千八百愁」的說法。

「哦!原來地主豪紳家小姐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啊!那看起來現在大多數孩子的生活與她們相比是幸福得多了呢!」我感慨地說。

「是啊!僅僅從生活的層面上來講,現在的孩子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這個社會,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呢!」老農回應道。

的確如此。如果不是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有現在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我可以給你聊一聊。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的意思來。老農說:所謂的「老鼠愁」其實是指植物蒼耳子。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鼠年也即將過去。明年將會迎來大家所喜愛的牛年。明年是辛丑年,按照農村的說法,辛也就是金,所以明年將會是一個金牛年。明年是牛年,對於牛年在民間向來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年份,熟知的俗語有:牛馬年,廣種田。這也是源於對於牛馬的喜愛,想一想做牛做馬為人類勞碌一生,而且無怨無悔,尤其是在農耕時代。牛馬更是農田之中的得力幫手,所以對於牛馬有什麼理由不喜愛呢?這句俗語正句叫做:牛馬年,好種田,最怕雞猴這兩年。
  • 農村俗語「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啥意思,忙還好?
    沒有誰說那個農村的農民不勤快的吧,而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正因為農村裡面的農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基本是閒不下來的,因此,勤勞一詞也被慣用在農民身上,而老祖宗把農村生活的一些經驗總結了起來,也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農村俗語老話,那麼,農村俗語「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啥意思,忙還好?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啥意思?燕子是如何分辨的?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啥意思?燕子是如何分辨的?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他們的後代,以免後輩們走了彎路。農村老人常說:「燕子不進愁家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那燕子又是如何分辨自己要安家的地方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而不是愁家呢?「燕子不進愁家門」,這句話的意思,通俗的說就是燕子不會在那些家裡人經常吵吵鬧鬧,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和諧的人家裡築窩生活。
  •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啥意思?燕子真不去屠夫家築巢嗎?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一句古老的俗語,對現在的人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主要是現在農村的屠夫家裡都不窮,有的屠夫家裡還建了漂亮的小樓房,買了小車,過上了小康生活。屠夫,即民間從事殺豬的人,農村稱殺豬匠。舊時,農村屠夫與城鎮、集市以經營肉鋪為生的屠夫是有區別的。
  • 山西100多年前的繡樓,看看古代千金小姐的閨房,是什麼樣子
    之前走訪過很多山西的農村,在不少古村中都會發現廢棄的地主大院。對於古代女子的繡樓,大家是不是十分的好奇。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千金小姐住的繡樓是什麼樣的?圖片中的是山西北部農村一處廢棄的地主大院,坐北朝南的一進院落。從外邊看,牆體已經多處坍塌,磚瓦也散落一地,很顯然至少已有幾十年無人打理了。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小寒節氣。小寒節氣的到來,也宣告著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來臨。小寒處於二三九,天寒地凍人亂吼,這個季節是滴水成冰氣溫低的凍的人都亂吼。
  •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
    文/青夕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工作學習會用到 我們都清楚在農村流傳下來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設計的範圍也特別的廣泛。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凹凸指的是啥?了解一下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凹凸指的是啥?了解一下小時候在我們調皮或是做錯事的時候,像爺爺奶奶這一輩的人總是通過一些俗語教育我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想必對此更加感同身受。當然不止是這樣而已,在一些爺爺奶奶坐一起聊天時也是俗語頻出,雖然有很多俗語對當時的我來說還比較複雜,但是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想這就去俗語作為語言文化其最為獨特的特色和魅力。所以說俗語大都是來自於農村或是古代生活水平比較普通的人民。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大多反映普通人民或是農村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當然它的內容含義可謂是包羅萬象面面俱到。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俗語:「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為什麼這麼說?
    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在之前,這些俗語的道理成了人們為人處世的參照,教給了廣大農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準則,讓人們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少走了許多的彎路,所以說這些俗語能夠流傳幾千年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同樣也領先世界幾千年。之所以能領先世界幾千年,也是因為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那時候人們會把日常生活中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人生大道理,通過簡單的幾個字俗語,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有很多的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一直在流傳著。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家,基本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一句俗語來。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裡所包含的道理,一樣適用於現代社會。但隨意社會科學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也說不上幾句俗語來。今天就跟大家聊幾句現在在農村還相當流傳的俗語。
  • 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農村流傳著,而這些農村俗語全都是來自我們祖先,通過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經驗。而這些俗語也可謂是環象眾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哲理。而這些哲理都可以說是至理名言,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也正是因為現在我們所碰到的一些社會現象,在我們祖先的時候也存在過。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國家也實行了免費9年義務教育,而這些農村俗語卻很少會出現在教科書裡,而導致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農村俗語少之又少。
  • 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有更深的意思
    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有啥說法?卻有更深的意思!關於閏月的農村俗語還是很多的,比如有叫「閏四月,吃樹葉」,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等等。而這些農村俗語雖然看似平淡,卻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的智慧之言,讓我們後人少走彎路。2020年自然是個閏月年,又是閏四月,今天是農曆四月十七,還有十來天就進入閏四月份了。而在閏四月的時候,農村裡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關於閏四月的事情。比如這句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說的是什麼呢,在農村有啥說法?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在農村流行著很多俗語,這往往是前人通過總結日常生活的經驗,帶給後人的一些具有指導性的話語,因為過去都是用農曆計時,因此在這個方面大多數情況都是和農曆有關,同時在農耕和節氣方面的俗語要展整體很大一部分,這也是因為農民的生活多數情況下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著很多這方面的俗語,在老農口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家貓不入白事堂,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家貓不入白事堂」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諸多的俗語之中,對於小動物的描寫也是相當不少的,對於這些小動物的習性對於人類的生活都有具體的描述,這些習性也被廣泛用於俗語老話之中,仔細想想還真的具有幾分道理存在的。
  • 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7月7日,迎來了今年的今年的小暑節氣。而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流傳著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下雨好嗎?小暑和大暑一樣,都是反映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氣,其對應的則是小寒和大寒。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暑的解釋是:「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
    文/明酉禾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人這一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快樂。在以前農村就有一句俗語,它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這句俗語叫做"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前一句的意思是,財富是不會輕易的被我們得到。一個人要是著急尋求財富,那麼他往往更加難以實現目的。因為,賺錢確實是一件不簡單的事。而且,賺大錢就更難了。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