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在農村流行著很多俗語,這往往是前人通過總結日常生活的經驗,帶給後人的一些具有指導性的話語,因為過去都是用農曆計時,因此在這個方面大多數情況都是和農曆有關,同時在農耕和節氣方面的俗語要展整體很大一部分,這也是因為農民的生活多數情況下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著很多這方面的俗語,在老農口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從整體上看這句話是和節氣有關,「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討論的是立秋這個時間點,是說這個時間在公立時間的早晚會導致的不同結果,而這也是在比較炎熱的夏季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因為人們都希望儘快進入到一個比較涼爽的環境中,那麼氣候的炎熱真的和立秋有關係嗎?今年的立秋具體是什麼時間?
今年的立秋是在公立的八月八日,這個時間也是十分「吉利」了,農曆則是七月的第八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時間過了之後,並不是一直都會保持著涼爽的情況,因為還是會偶爾出現炎熱的氣候,那麼這句俗語有著什麼意思呢?
在定義這個早晚的時候,參照的日期是一天的早晚時間,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早上的三點十二分,這樣看來就要歸於立秋早的裡面,因此從俗語推斷,今年的氣溫在進入立秋之後應該會保持著比較涼爽的情況,但是這個定位在不同的地區也是有著不同的情況的,有些地區就是根據月份的上下來判斷,但是今年的立秋是在七月的上半月,因此這種規定也是被認定是早立秋。
從這兩種規定來看,今年的立秋都是早立秋,因此也是就被認為是在這之後會保持著涼爽的情況,但是按照氣候的發展,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符合現實的,因為氣候的變動是有著一個過程的,並不會出現在立秋之後立馬就會是氣溫下降的局面,同時在這個時間之後還會有著比較炎熱的情況,因此不符合普遍的氣溫規律。
但是這個俗語流行也是有著一定的原因的,主要就是人們對於涼爽氣溫的期待,可以通過這句話找到一個心理安慰,因此就會產生讓炎熱的日子更加好度過,這也是存在的一個價值。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