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嗎?

2020-12-20 農夫也瘋狂

摘要: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嗎?

文/農夫也瘋狂

馬上就要進入大暑節氣了,「暑」就是熱的意思,而大暑就是 指大熱,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就要到來了。今年大暑節氣是在7月23日,農曆六月二十一日。大暑節氣以後,就是24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那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是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在解釋這句俗語意思之前,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何謂「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農諺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說的就是這個三伏。而三伏具體是指頭伏(一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古人對於何時入伏也是有說法的,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就是依據,其說的是在夏季節氣後第三個庚日就是頭伏了。而立秋以後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其中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因為每個庚日相差是十天。中伏的長短則不一樣了,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今年的中伏就是20天,因此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從7月12日入伏,一直要到8月20日才出伏。

了解這些以後,就很好理解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其意思是說,在立秋以後還有一伏——末伏,而這十來天是比較炎熱的。這句老話也是有道理的,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是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也就是中伏和末伏這個期間是最熱的。而今年立秋是在8月8日,正好是處於中伏和末伏期間。其實在立秋以後,有的年份還會繼續出現高溫的酷熱天氣,民間把它也稱之為「秋老虎」,所以並不是說立秋了,天氣就涼爽了,依然還會熱上一陣子。古人所總結的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人」,當然是有點誇張了,其主要是為了突出立秋以後依然天氣很熱這種現象。那麼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很多人比較關注立秋是早晚,因為在農村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如果是在早上立秋,那後面的天氣就比較涼爽了,立秋到了,酷熱天氣即將結束。相反如果是在晚上立秋,那酷熱天氣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在秋後可能還會出現秋老虎。而今年是在年8月8日03:12:57立秋,根據這句俗語來看,今年就是早立秋了。

不過,對於早立秋和晚立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俗語中的「早」和「晚」指的是陰曆的日期,而不是到達黃經角度時在一天的早晚。其具體是以農曆七月份為參照,如果立秋時還沒有進入到農曆七月份,那就是早立秋。相反,進入七月份了才立秋,這個就是晚立秋了。根據這種說法,今年是8月8日,農曆七月初八了,那就是晚立秋了。這種說法是比較背大眾所接受的,農夫也認為是有點道理的。今年應該是屬於晚立秋了,畢竟農曆七月初八了才立秋。

其實,根據往年的數據來看,立秋以後都會持續熱上一段時間的。至於立秋節氣後會不會出現「秋老虎」,這個就不好確定了,畢竟天氣是變化莫測的。如果立秋節氣以後副熱帶高壓在南落過程中依然長時間控制南方地區,那就極大可能會出現「秋老虎」天氣。各位朋友,你認為關於立秋哪種說法靠譜呢?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本文由農夫也瘋狂創作,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立秋什麼時候?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啥意思,今年立秋什麼時候?現在已經是七月下旬時間段,我國正式進入高溫持續天氣。在這個時間段裡,也是我國一年中最高溫的時刻: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是從立夏節日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計算。
  • 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這個時間點立秋,有什麼說法?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後的天氣應該是很涼快的,今年立秋之後即使是下過好幾場雨依然是很熱,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今年立秋立得有些晚,準確的時間是在8月7號21點30分34秒,農曆的六月二十六,立秋立的晚也就提醒人們今年的秋天還很熱,並且農村有句俗語:「秋後一伏,熱死老牛」。
  • 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早是晚?
    這些生活智慧匯集濃縮成的一句話便成了世代相傳的俗語。俗語往往取自於生活最後又用之於生活,是祖先留下的智慧結晶。那麼,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如果這一年裡面,立秋的時間是在早上或者是相對來說比較早的時候,就算是早立秋,如果這立秋的時間是在晚上或者比較晚的時間,那就算是晚立秋。
  • 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在農村流行著很多俗語,這往往是前人通過總結日常生活的經驗,帶給後人的一些具有指導性的話語,因為過去都是用農曆計時,因此在這個方面大多數情況都是和農曆有關,同時在農耕和節氣方面的俗語要展整體很大一部分,這也是因為農民的生活多數情況下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著很多這方面的俗語,在老農口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立秋後還會熱嗎?
    導讀: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秋」?立秋後還會熱嗎? 不知不覺,7月份成為了過去式,如今已經進入到8月份了。而在八月份的上旬,將要迎來一個對於農民來說十分關注的日子——立秋。在公曆8月7日(農曆六月十八日),就迎來了二十日節氣中第13個節氣——立秋了。
  • 2019年立秋是哪天?立秋節氣後還熱嗎?農村俗語給出參考答案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現在正處於三伏天。對於農村人而言,即便是在這樣酷熱的天氣之中;依舊會選擇外出勞作,做好除草澆水的工作,因為現在正是莊稼生長的關鍵時期。從朋友圈中,看到不少朋友都去農村大山裡面避暑;那麼2019年立秋是哪天?立秋節氣後還熱嗎?農村俗語給出參考答案!
  •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具體啥意思?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具體啥意思?在農村生活當中,人們根據平時的氣候現象,總結了很多的農村諺語。而且通過這些農村諺語來指導農業生產,為應對後期農業生產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可以說,作為農村的人們來說,智慧是無窮的。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啥意思?
    對於立秋,農村有句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說的是立秋早晚對之後天氣的影響,如果是立秋早的話,說明這年秋天的天氣是比較涼爽的;如果是立秋晚的話,那沒立秋之前就是酷熱的夏天,肯定會熱上好長一段時間的。於是農村俗語就用「熱死牛」這樣誇張的比喻來形容天氣的炎熱。
  • 「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這幾天南方的降雨也陸續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炎烈日了。降雨一停,太陽出來了,酷熱天也就開始了。為何說今年有兩個「中伏」呢?啥時候最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明白「伏」到底是啥意思。關於伏天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盛行了,其中伏就是「藏伏」的意思,表示的是陰氣受到陽氣而被迫藏伏了。一年中有三個伏,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留下了很多有意思,也很有種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沒那麼複雜,朗朗上口也簡單易懂。關於這些常聽到的俗語,農民甚至把他們當做幾千年經驗的總結,他們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這些俗語都給他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當然也有些人會認為,俗語只不是是農民們的口頭禪而已,哪有什麼科學依據。
  • 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立秋越來越近了,距離現在還不到十天的時間,我們就能夠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到來之後,天氣畫風突變,雖然白天還會依然的炎熱,但在早晨和晚上,已經能夠感受到了習習涼風。
  •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啥意思?立秋後下雨就不熱嗎
    晚上風停了,把我熱醒了,立馬開了空調,後來電閃雷鳴把我吵醒,趕緊把家裡的屋外的窗戶關上。今天白天是陰天,溫度下降不少了,但是窗外的知了還是在賣力的鳴叫著,溫度還是在30℃以上。「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結合昨天到今天的下雨,我來說說感受。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啥意思?立秋分早晚?
    不久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立秋節氣了,立秋的到來是代表著秋天的開始。同時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一年分四季,而秋季中一共有6個節氣,分別是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然而人們經常會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總結,描述著立秋到來之後的天氣狀況。
  •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今年啥時候立秋?收成怎樣?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今年啥時候立秋?收成怎樣?現在正值夏天,相信大家都盼望著秋天能夠快點兒到來,這樣天氣就可以漸漸轉涼了。今年的氣溫又比以往高了不少,反正筆者是覺得高溫天氣讓人相當煩躁。因此每年夏天都希望這段時間快點過去,可是偏偏天不遂人願,這一年中最熱的天氣還沒到來。其實相比於我們,務農的人更加喜歡秋天,因為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在以往那個以農業為主的年代更是如此。因此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和收成有關的俗語,其中有很多都和我們的24節氣有關,就比如這句「七月立秋,種啥收啥」。
  • 今年立秋為8月7日,但三伏天8月24才結束,是否有秋後一伏之說?
    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也是農曆六月十八。而目前來看,現在整個時間段還是處於炎熱的三伏天氣,人們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也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一個時段。而這個時段裡天氣的空氣溼度也是很高。三伏天又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
  • 三伏天裡望立秋,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你知道嗎
    由於今年夏天全國普遍雨水比較多,突然天晴以後,就立馬進入了三伏天,氣溫仿佛突然就升高了一般。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降雨最多的季節。高溫高溼的天氣讓人們有一種在蒸籠裡面的感覺。悶熱的天氣讓人們非常盼望立秋。
  •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是啥意思?立秋下雨好不好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立秋雨天孬?啥時能涼爽?時間都去哪了?轉眼間,立秋節氣就需要來到!例如,村內的劉大爺,村內的老支書,最善於廣為流傳出來的俗語,現如今立秋節氣到來,劉大爺嘴中免不了有關立秋的俗語,例如,「立秋無雨是空秋」啥實際意義,立秋雨天不太好?許多父老鄉親煩擾夏季的酷熱,也盼望立秋後天性能涼爽出來,那麼,立秋後啥時能涼爽呢?
  • 立秋時節,之後的天氣還會熱嗎!老話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
    今年的夏天是異常的悶熱,全國多地氣溫高達40多度,人們對於涼爽的秋季越來越渴望。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到來拉開了帷幕,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自然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那麼,今年立秋時節的天氣會是怎麼樣的呢,會像大家所嚮往的那樣涼爽嗎?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剛剛打開日曆才發現明天就立秋了,今年的立秋時間明顯早於往年,而立秋也是二十四節中的第13個節氣,代表著秋季的到來,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立秋以後並不意味著天氣立馬轉涼,依然會悶熱一段時間,但是立秋的時間點對於農作物的生長十分重要,像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就是對農收、氣候所做出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