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啥意思?燕子真不去屠夫家築巢嗎?

2020-12-24 關山聽風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一句古老的俗語,對現在的人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主要是現在農村的屠夫家裡都不窮,有的屠夫家裡還建了漂亮的小樓房,買了小車,過上了小康生活。

屠夫,即民間從事殺豬的人,農村稱殺豬匠。舊時,農村屠夫與城鎮、集市以經營肉鋪為生的屠夫是有區別的。城市、集市的屠夫是一種職業性質的,只是一種稱呼而已,事實上也是一種商人,與開店鋪的沒有區別,都是經商,也就是做買賣。這種職業屠夫在古代就有了,家境並不貧窮,有的還比較富裕。

比如《水滸傳》中的被魯達三拳打死的鎮關西,開肉鎮,家裡就很富裕。《儒林外史》有一篇範進中舉的故事,範進的嶽父也是一個開肉鋪的屠夫,與普通百姓相比,日子過得並不差,有吃有穿,家裡還有一點餘錢,在範進中舉之前,還看不起窮酸書生女婿範進。

舊時,遠離城鎮和集市的農村,小農經濟都是自足自給,除了大一些的交通條件好的村莊有專門賣肉的案桌外,一般的村莊是不賣肉。農村都有固定的集市,在北方稱為廟市、節場,一般是一旬有一到兩次,一次短的一天,長的三天。北方的廟市、節場時間交易時間比較長。而在南方農村,則稱為墟場,也稱為集市,有一旬三墟(集),也有一旬兩墟(集)。比如湖南的農村集市在一天內的交易時間比較短,一天中,比較大的墟場交易時間為三到五個小時,小的墟場交易時間只有半小時至一個小時。湖南人把到這種集市交易,稱為趕墟、趕集、趕場,意思就是要趕上集市交易的時間點。

不管是北方的廟市、節場,還是南方的集市,在固定的場地和時間交易時,非常熱鬧,不交易時,就是空蕩蕩的場坪,冷冷清清,不像城鎮的鋪子和攤子,天天有生意可做。

舊時,屠夫是一種最讓人瞧不起的職業,沒有人願意從事這種職業,凡是家裡經濟稍好的人,都不願做屠夫。農村有一種傳統的迷信說法,一是說十個屠夫九個命不長,說屠夫殺生過多,壽命不會太長;二是說屠夫因殺生太多,死後要進地獄受懲罰。舊時,農村人大多迷信,屠夫種手藝就是成了農村人的禁忌。只有家裡貧窮的農村男人,才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拿起殺豬刀給村裡人殺豬。

因此,直到現在,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說,過去殺豬殺牛的人都是一些窮人。舊時農村確實是這樣。「燕子不入屠夫門」與另一句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因為這些人家太貧窮,家裡的住房條件差,燕子看不上,不會到這種人家築巢。

一般來說,農村的屠夫都是兼職的,主要職業還是農民,其次才是屠夫。農村俗話說:「木匠家沒凳子坐,屠夫家沒有豬殺」。屠夫家為什麼沒有豬殺?因為舊時的屠夫都是一些家裡很貧窮的人,沒有本錢,養不起豬,哪來的豬殺?

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由於對這段歷史不了解,燕子不會去屠夫家屋簷下築巢,是因為屠夫家常殺豬,太吵鬧,也太髒了,或者說殺氣很重,燕子就不會到他們家裡去。

其實,舊時農村屠夫家哪來的豬殺,十年還不一定能殺兩頭豬。屠夫家裡窮得叮噹響,房屋四面透風,破破爛爛,燕子連築巢的地方都找不到,能進這種家門嗎?有的屠夫家裡甚至是土磚屋,上面蓋的是茅草,或者純粹是茅草屋,燕子自然也不會選擇這種人家築巢。

小時候,我們村裡有一位上了年紀的屠夫,他可以說是我們村裡最後一位傳統型小農經濟時代的舊式屠夫。對他的生活,我的記憶非常深刻。

他家的房子不算很差,是木房,四排三進兩層,青瓦蓋頂。左邊一進的一樓用木板裝好,前面是茶屋(廚房),後面為夫妻住房,樓上裝好一間,為孩子住房。還有兩進是空架子,連堂屋都沒有裝好。那時,我還在他家沒有裝好的木屋架子上打過鞦韆。這種房屋燕子是不會來築巢的,我家鄉的燕子一般在堂屋內,或者堂屋外的樓板上築巢。

我小時候見到他的房子是什麼模樣,到我長大走出村子的時候,他家的房子依舊是那個樣子,一點也沒有改變。

他是我們村有名的屠夫,殺豬的手藝很好,去毛去得乾淨,內臟清理得也很乾淨。他有一手絕活,割肉時斤兩割得特別準,要割兩斤就是兩斤,分毫不差。村裡的人都喜歡請他殺豬,他也樂此不疲。每當有人請他殺豬的時候,他就扛著一根光滑的長鐵桿和兩副鐵鉤,背著殺豬的刀具,上門去給人家殺豬。

村裡殺豬有三種情況,一是殺年豬,二是紅白喜事殺豬,三是殺豬賣,都是請屠夫上門。殺年豬和紅白喜事殺豬,按村裡的傳統規矩,除了請屠夫吃一頓槽血肉外,每殺一頭豬,割二斤二兩肉送給屠夫,不用付任何其他費用。殺豬賣,由主人請屠夫殺家裡的豬到墟場賣掉,除了割二斤二兩肉送給屠夫,還要算一天的工錢。

舊時,在小農經濟的環境中,農村中的屠夫大多以這種方式獲得報酬,因此,農村說屠夫是不愁吃肉,但發不了財。據村裡老人講,村裡這種規矩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當時的農村,大多按這種規矩辦事。

我們村裡的那位老屠夫,一直恪守這種老規矩。改革開放後,村裡一些年輕的人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這種老規矩才被打破。他們到農戶家裡買活豬,有時候用眼睛估測重量,然後討價還價,最後講好價錢。有時候用秤稱毛重,按斤論價。這些屠夫都是一次性把整頭豬錢付清,把豬趕回家中,次日殺掉,到市場上去賣,以賺取其中的差價和工錢。

平時,村裡殺年豬,紅白喜事殺豬,請年輕的屠夫,他們不要肉,而是要現金。開始是兩斤肉的價錢,後來是三十、五十、一百,到現在一般是一百五到二百元。有了這些年輕一代的屠夫,村裡請人殺豬到集市賣的人家很少了,一般都是賣活豬。我們村裡的那位老屠夫,因不習慣這種市場模式,也就封刀不幹了。讓人驚奇的是,自從他不做屠夫了,沒過幾年,他家的房子全裝修好了,那時,他家裡的豬圈常年餵養了兩三個豬。

年輕的屠夫們也走上了致富之路,家裡的住房也建得漂漂亮亮,燕子自然也就飛入他們的家裡築巢。如今,當年改革開放之初,開始從事屠夫職業的那一代的人,大多進入老年了,而新一代的屠夫不斷又接上來了。

現在的年輕人,看到的農村屠夫,就是改革開放後的屠夫,再也不是舊時過貧窮日子,讓人瞧不起的屠夫,自然也就對「燕子不入屠夫門」的意思不容易理解了。

這句俗語與大多數俗語一樣,為了說明某種問題,往往帶有誇張性。 燕子入不入屠夫家的門,即便是舊時,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住房條件好的話,燕子照樣住屠夫家。其實這種誇張手法,舊時人們並沒有較真,也沒有摳住字面意思不放,明白講的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啥意思?燕子是如何分辨的?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啥意思?燕子是如何分辨的?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他們的後代,以免後輩們走了彎路。農村老人常說:「燕子不進愁家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那燕子又是如何分辨自己要安家的地方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而不是愁家呢?「燕子不進愁家門」,這句話的意思,通俗的說就是燕子不會在那些家裡人經常吵吵鬧鬧,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和諧的人家裡築窩生活。
  • 農村老話:「燕子不進愁家門」,說的啥意思?燕子是怎麼知道的?
    可以看出這些俗語基本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到人們的養生、品格、社會現象等等,這也基本上是與中國的俗語具有共同之處的。不過中國有一句俗語卻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所特有的,那就是「燕子不進愁家門」,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農村老話,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的老人會說到這句話。
  • 俗語說:燕子不進愁家門,什麼意思?燕子又是怎麼知曉的?
    俗語說:燕子不進愁家門,什麼意思?燕子又是怎麼知曉的?文/縱觀歷史全聞燕子不進愁家門,這是一句俗語。我們也都知道,俗語有很多,有關於生活的,有關於自然現象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說說關於自然現象的吧。「燕子不進愁家門」。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燕子築巢吧,在屋簷上邊築巢繁衍下一代,對於燕子來說,人們的屋簷是它們的第二個家。春來秋去,燕子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吧。但是,為什麼會有燕子不進愁家門這一俗語呢?
  • 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家貓不入白事堂,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家貓不入白事堂」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諸多的俗語之中,對於小動物的描寫也是相當不少的,對於這些小動物的習性對於人類的生活都有具體的描述,這些習性也被廣泛用於俗語老話之中,仔細想想還真的具有幾分道理存在的。
  • 老人常說的「燕子不落苦寒之門」,是啥意思?燕子還會嫌貧愛富
    農村老話「燕子不落苦寒之門」,是啥意思?難道燕子會嫌貧愛富?相信很多人對燕子都不陌生,因為從小學的課本中我們就聽過一句俗語「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燕子是一種益鳥,它能夠捕捉農業生產中的一些害蟲,能讓莊稼更好的生長,有莊稼醫生之稱。
  • 農村屋簷下的燕子是如何築巢的?為何燕子要在房簷下築巢?
    而沒有巢穴的燕子,那就會抓緊時間築巢。它們先會挑選築巢的地方,經過多方考慮以後,一旦確定了築巢的地點,就會及時築巢。那農村屋簷下的燕子是如何築巢的?為何燕子要在房簷下築巢?小時候農村的燕子非常多,村裡不少人房簷下面都有燕子窩,有些房子下面甚至還有好幾個燕子窩。沒事的時候,就常搬著凳子觀看燕子築巢。
  • 農村俗語:「野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野貓子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嗎?在農村裡,人們對一些動物的到家也是非常忌諱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吧。比如有俗語說「狗來富,貓來窮」,「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等俗語。雖然說這些動物的到來屬於迷信,但是人們卻講究一些心理安慰,總是盼望著一些吉祥的動物來到家門,一些晦氣的動物遠離家門。說到這,李子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首先,「燕子不進寒門」,這句話就是大白話,從字面上很容易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燕子不會在家境貧寒的地方築巢。」難道燕子會察言觀色,並且還是一個「勢利眼」的動物嗎?
  • 俗語「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寒門」,到底啥意思?
    早些年的時候,每到夏天的傍晚,人們都喜歡三五成群地呆在樹下,講一講農村裡的趣事。俗語在農村頗為流行,農村的老人們不時地說出幾句,雖然俗語表面上通俗易懂,但是它背後的意義卻令人深刻。在我的記憶當中,這句「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寒門」,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它說出了一個家庭幸福與否的關鍵。先來看一看俗語的上半句,這句中的「夜貓」指的就是貓頭鷹,那為什麼說夜貓不進無病家呢?原因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複雜,這主要還是和古人的思想有關。
  • 又到了燕子築巢的時節,農村人說,燕子築巢好兆頭?
    【列山氏五穀原創文章】「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春天來了,又到了燕子歸來的時節。燕子是一種候鳥,冬天的時候去了氣候更為溫暖的南方,而到了春天,燕子又重新回到了北方。而燕子歸來,嘰嘰喳喳,熱熱鬧鬧,一切變得更有生機了。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憂愁門,做窩只選安康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種類十分多,其內容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產類的俗語就有「春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勸誡警示類的俗語有:「馬在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鬥」,「人要有志氣,樹要有硬皮」等等,俗語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生動活潑的風格來反映漢民族特有的社會生活,並讓人們從中悟出一些生活及人生的意義
  • 「燕子築巢來我家,吉祥如意年年有」,燕子農村築巢有什麼講究?
    「燕子築巢來我家,吉祥如意伴君來」,人們都說燕子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代表著吉祥、如意,然而並不是誰家都會引來燕子築巢,因此農村哪家有燕子來築巢絕不會有人驅趕!甚至會有人故意人為吸引燕子到家來!在農村老家,燕子來過你們家築巢嗎?
  • 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動物這麼有靈性?它靠什麼分辨?
    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動物這麼有靈性?它靠什麼分辨?農民是非常有智慧的一類群體,他們善於觀察和總結,所以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以前農村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所以隨處可見各種小動物,而這些自然界的小動物在農民眼中並非單純的動物,本身都具有特殊的含義。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比如烏鴉,由於全身都是黑色的,又喜歡吃腐爛的食物,再加上發出來的叫聲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所以很多農民看到烏鴉就會覺得很晦氣,甚至認為自己家裡即將發生什麼不吉利的事情。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俗語的誕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且包羅萬象,這些俗語凝聚著老一輩的智慧。很多日常中看到的東西都會被拿來做成各種比喻,像燕子和家狗這兩種最常見的東西,都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農諺,像這句,「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 燕子會「記仇」嗎?燕子窩被捅了,它們還會回來築巢嗎,為什麼?
    摘要:燕子會「記仇」嗎?為何燕子窩被捅後,它們不再回來築巢了?長期以來農民和燕子都是很和諧相處的,燕子幫農民抓害蟲,而它們在農民的屋簷下築巢,農民也不會去破壞燕子的巢穴,相當於是給燕子充當了「保護傘」的作用。在農村裡老人也常告誡小孩子,不要去破壞燕子的窩,不然燕子會記仇,它們不再回來家裡築巢了。那燕子會「記仇」嗎?為何燕子窩被捅後,它們不再回來築巢了?
  • 在農村燕子並不是會在所有人家築巢,它是如何判斷呢?
    燕子在農村是吉祥鳥,深受人們的喜愛。如果那家的屋簷下有燕子築巢,那麼就意味著他家會大富大貴。我舅舅家就有一個燕窩,有次去他家正好看到燕子在築巢,它們嘴裡一般都會銜著泥巴和草葉,一隻築巢,一隻負責放哨,分工很明確,一兩天就能壘起一個窩。
  • 老人說:「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到底是啥意思
    老人說:「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到底是啥意思「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農村田園生活總是令人嚮往!忙於農活,年長者在聽各種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些精彩的諺語,這些諺語是農民們千百年來在生產和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諺語通過生動的語言形式,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工作,指出事件的真相做了,現在也不得不佩服這些農村的古語,例如,這句諺語的「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是什麼意思?
  • 燕子窩不能戳?燕子築巢有講究,這麼些年你做錯了啥?
    不過也有人不喜歡燕子在家裡搭窩,一方面是因為燕子在院子裡嘰嘰喳喳的怪吵人,還總是拉得一地,到處都是白色的粑粑,非常影響美觀;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信燕子是福氣一說,覺得有錢人家的房子裝修精美,絕對不會讓燕子來築巢,而築巢的大多數地方基本都是平房,也沒有為主人家帶來多少福氣。
  • 農村燕子築巢看家境,並不是所有人家都會去,選定了趕都趕不走?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大家應該聽說過「燕兒來要發財,燕兒走要討口」、「燕子不進苦寒門」等等,如果依照俗語來說,燕兒來肯定是好事情,並且能夠在家裡築巢,這也說明了燕子非常喜歡自己找的
  • 家裡有燕子搭窩,該不該除掉?聽聽農民說的這句俗語,就明白了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不少的俗話俗語,老人很喜歡說,因為很多俗語裡面都蘊含著道理,直到如今也是非常受用的。年輕人有可能聽不太懂,不過只要一解釋那就知曉意思了。很多俗語都是跟生活相關,都是長久的經驗留下來的總結話語。比如這句,老人喜歡說的:燕子不進愁家之門,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