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2020-12-12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抖腿萬事空

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我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無論是「舉手」或是「投足」,都講究行為規範,因此,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之說法。尤其在魏晉以前,我國民間對於「怎麼坐」有非常多的講究。

比如,我國古代在坐姿上分為「安坐」、「跪坐」、「正坐」、「恭坐」、「卑坐」、「肅坐」以及席地而坐、正襟危坐、雙手垂坐等等,可以說古人將坐的姿勢分得非常細。

雖然說古人將坐姿分得這麼細,但每一種坐姿裡都不允許抖腿,因為古人認為:抖腿要麼證明某個人的心態不安定,要麼證明某個人對人不尊重,所以,一個人無論採用哪一種坐姿,古人都要求不能抖腿。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很少有人在坐下時去晃動雙腿。

如果一個人在坐下後經常出現抖腿現象,那麼,就會被古人認為此人的心態不好,也不懂得尊重人,因此,需要敬而遠之,永遠不會與這種人打交道,從而使這種人成為了孤家寡人,無論TA需要別人幫助TA辦什麼事情,別人都不會出手相幫,從而使TA在一生中都需要自己去解決一切困難。而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有些困難是自己解決不了的。因此,TA的一生就有可能啥事也幹不成,從而空度了一生。因此,古人是非常忌諱坐下後抖腿的。

有人說,抖腿能夠緩解緊張、焦慮和不安的情緒,在無聊、煩躁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抖腿。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所以,還是儘量別抖腿為好。

二、皺眉窮一生

皺眉的意思是指雙眉緊蹙,表示憂慮或不悅的神態。

其實,偶爾皺眉倒沒有什麼,就怕把皺眉形成一種習慣。而皺眉的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掉了。

在農村,皺眉被稱為「哭喪臉」,是不招人喜歡的。一旦一個人經常皺眉,臉上缺乏笑容,那麼,是不招人喜歡的。而一旦一個人不招人喜歡,那麼,就會缺少朋友。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縱然是自己能力再大,也需要有幫手。如果自己連朋友都沒有,還怎麼會有人幫助呢?一旦一個人缺乏了幫助,那麼,單靠自己發展將會是非常困難的。恐怕自己就會陷入到貧窮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因此,無論是誰,都不要經常皺眉。其實,這就是「皺眉窮一生」的來歷。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仔細想想,這句俗語還是蠻有意義的,因此,特意分享出來,供大家思考。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說的有道理嗎?
    對農村文化感興趣的人,會注意到農村老人喜歡說俗語,那些俗語裡面包含著老人們的智慧,很多俗語,今天看來都很有用處。在農村對小孩的傳統教育,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為的是小孩長大以後面對社會,不管做什麼都能給人家一個良好的印象。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啥意思?你抖腿嗎?
    相比之下,俗語同樣來自於民間,出自於老百姓之口,但其卻能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主要的還是創作者的初心不同。古人俗語大多都是勸人向善和經驗之談,即便個別具有局限性,但大多都具有積極的普世價值 ,而今人的段子創作之初衷便只為博人一樂。今天筆者要說的是近幾天聽民間老人常說的一句「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俗語整體看來有些傷人。
  • 農村老人常說,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小時候我們吃飯的時候家裡的大人一定會教我們一些餐桌禮儀,比如只有大人動筷子了之後小孩子才能吃飯,又或者吃飯的時候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發出聲音,還有就是吃飯的時候要一隻手拿著筷子另一隻手扶著碗,最最重要的是幾乎沒有大人是喜歡小孩子抖腿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所以一般小孩子如果這樣做的話肯定要招來一頓罵的
  • 農村俗語:「窮死不做賊,冤死別告狀」啥意思?為什麼不能告狀?
    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話,不妨常常和村子裡的老人聊聊天,不僅可以陪陪老人,還能聽到許多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其實農村的俗語,基本上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但其實留下來的俗語,質量也是層次不齊的,其實這個質量也是指它在當今社會有沒有一定的意義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是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長見識了
    俗語最初起源於民間,是老祖宗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出的道理。尤其在我國古代,那個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也不發達,而通過俗語口口相傳,能讓人們少走很多彎路,規避掉很多陷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人抖窮,樹抖死」,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也同樣的精彩,也是精華所在,卻少有人知。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住在農村,對農民而言很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房子,一個是土地。房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見證了一個農民家庭的一代又一代的延續。
  • 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所謂「窮得乾淨」是說,人不管如何貧窮,衣服都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怕是過去的那種補丁摞補了的衣服,也應該如此,至少要把衣服洗乾淨,縫補整齊一些再穿。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農村的俗語、諺語,更是表現出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些俗語、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平日的生活,或是習慣習俗以及天文現象等總結出的簡短精煉的語言,比如「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穀倉」等就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得傳承。
  • 農村俗語「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人有三怕:一怕沒錢二怕有病三怕子女不孝順。莊稼也有三怕:一怕乾旱無雨,二怕高溫高溼,三怕寒風霜雪。農村老話,有對人生教訓的感慨也有對農桑經驗的總結。「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包含的意義更大,把人生的感慨和農桑的總結都完美地概括了出來。這句俗語原話各地應該有很多的版本。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
  • 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聽能聽到「這人說話真有意思、真文雅」,當然也有人常說「這話說得真俗」,這種情況在農村地區經常出現。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我們總說俗語,大家真知道什麼是俗語嗎?如今很多地區都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所以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話就很少有人在說了,不過在廣闊的農村地區它們還是很受歡迎的,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俗語其實就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因此農村才是它們真正的根據地。
  • 俗語說的「人搖福薄,樹搖葉落」是啥意思?有什麼特殊道理?
    俗語說的「人搖福薄,樹搖葉落」是啥意思?有什麼特殊道理?在農村裡有特別多有趣的老話,這些老話其實就是所謂的農村俗語。一般來說俗語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能明白它的大致意思理解它的道理,而這些俗語也是被老人們口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隨著時間的打磨,不斷的在被優化,慢慢的就帶上了一些生活上的大道理。那麼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人搖福薄,樹搖葉落」,那麼這一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殊含義,又蘊含著怎樣的道理?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