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諺語,說的還靠譜?

2021-02-08 品味黃池

諺語是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經驗總結,並用簡短押韻、朗朗上口的語句濃縮出來,這樣就容易讓人記住。二十四節氣諺語充分體現了人們的生活哲學和豐富的智慧,給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提供了很多經驗借鑑,對指導人們生產生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諺語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經驗,還有樂趣。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因為每天放學後都要被安排乾點農活,經常走到半路天就譁譁的下大雨。那時聽父親說,天下不下雨,你可以看出來,比如說「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當自己大一點讀過點書後,觀察天氣,回味這句話還真有點道理。


二十四節氣諺語,你聽說過幾條?人類的活動,或多或少給氣候帶來些變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這些諺語,用自己的觀察檢驗一下是不是靠譜。



春諺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烏雲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烏雲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岸。(三月水少不夠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夏天早來,卻因涸早,晚冬收穫減少。)

閃爍的星光,星下風會狂。(星光閃爍,夜雖晴,有大風。)

雷打蟄,雨天陰天四九日。(驚蟄日鳴雷,雨或陰的天氣會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透早東南黑,午前風甲雨。(東南邊有烏雲)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以內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無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風,夏天刮北風,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氣都很冷。)




夏諺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雲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穫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五月端午前,風大雨也連。

紅雲日出生,勸君莫出行。(日出時,有紅雲是颱風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過五月節,天氣尚未穩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無風也雨意。(颱風季節,沒有風也有雨意。)

六月綿被揀人甲。(六月身體虛弱,尚須蓋綿被。)

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田蠳若結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飛乃雨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諺

六一,一雷壓九臺。(六月一日鳴雷,該年颱風少。)

七一,一雷九臺來。

五月蝶,討無食。(五月花季已過。)

六月攏無巧,七月頓頓飽。

風臺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溼。(尚有多日下雨。)

雲布滿山底,透暝雨亂飛。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攪土。(白露這天,不可擾動土壤,以免損害農作物。)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紅柿出,已是秋天,天氣轉涼。)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氣候不順,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個月無焦土。(八月八日下雨,佔長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宮頂的小七星,天亮時,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風降,臭頭扒佮掐。(九月秋天風乾燥,臭頭會癢,喜抓癢。)

烏雲飛上山,棕簑提來披。(滿山烏雲,定有雨,出門帶雨具。)

烏雲飛落海,棕簑蓋狗屎。(滿天烏雲飛向海邊,表示轉晴,不須雨具。)


冬諺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陰轉晴。午後下雨,就會到半夜。)

霜降,出無齊,牽牛犁。(霜降時,稻穗長不齊,收穫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貧彈查某領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陽下山快。懶女人工作不完。)


晚霧即時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霧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無焦土。(月底下雨,佔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烏寒著無藥。(陰冷天氣,雖落霜,如有日照可溫暖,否則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當圓。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風雨。(傍晚,西北天上有烏雲,半夜有風雨。)

十二月初三,黑龜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中,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節在月底,冬天不會冷,會冷在次年一二月間。)


品味黃池---   一個富含文化內涵的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常識速記 | 中國二十四節氣諺語
    後臺回復「資料」,0元下載考前資料2019國考行測常識知識點: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有什麼?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有哪些?
  • 行測常識 | 中國二十四節氣諺語(上)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是你知道與其相關的二十四節氣諺語都有什麼嗎?今天,小編將為廣大考生介紹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
  • 巧記二十四節氣英文表達(附二十四節氣諺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巧記二十四節氣英文表達(附二十四節氣諺語) 2020-01-06 10:1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前史今生 | 二十四節氣速記口訣、命名規律、諺語大全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0102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命名的「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
  • 二十四節氣:講述光陰的故事
    《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化學工業出版社)在內容設置上按照時間順序,讓每個節氣包含氣候變化、農事活動、傳統習俗、飲食養生、詩詞諺語等內容,同時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加入了每個節氣各地的一些傳統習俗,使得內容更加生動活潑。
  •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這些諺語,你知道多少?百科
    中國有很多諺語,在古代人們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常常就會通過二十四節氣來判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的諺語,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立春節氣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 立冬節氣的古詩合集 關於立冬節氣的諺語走在這裡了
    立冬節氣的古詩合集 關於立冬節氣的諺語走在這裡了時間:2020-11-07 15:06   來源:百思特購物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節氣的古詩合集 關於立冬節氣的諺語走在這裡了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古人從很久以來就開始過二十四節氣了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在傳統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近年來,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二十四節氣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哪些新的應用?如何更好地傳承?
  •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用?簡單有效記住全部二十四個節氣的訣竅
    「清明穀雨,凍死老鼠」,是小編最早了解二十四節氣的一句諺語,上小學時,小編奶奶教會。說的是清明,穀雨這兩個節氣,因為氣溫的不穩定(即冷空氣南下),有時候異常冷。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一套時間曆法, 用來指導農耕活動,是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如果不百度,不看手機上日期同步的節氣,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能完全把二十四個節氣全部說出來的極少,那麼如何簡單、快速的知曉並記住二十四節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訣竅。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民俗專家細說廈門版「節氣歌」
    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時間,這個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這二十四個節氣在廈門本地有著怎樣的傳承和故事?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了解。
  • 節氣諺語說立冬晴暖一冬,而網友說今冬是六十年最冷,那誰對呢?
    手殘的、認真的筆者發揮學科優勢,回到歷史之中找尋歷史依據,於是從老祖先二十四節氣諺語中找尋答案。02立冬諺語說立冬晴一冬暖公曆每年11月7日或8日為立冬。在千百年中,老祖先積累了許多簡單的經驗,流傳下來,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的節氣諺語。那就先看看立冬有沒有什麼諺語,跟立冬之後冬天是否很冷的判斷相關。幸運的是檢索到內蒙古大學碩士研究生李璐同學曾專門研究節氣諺語,寫成《二十四節氣諺語研究》。其中專門對「四立」中的立冬做了專題分析。其中,搜集的諺語有與今天天氣情況正好一致,然而結論似乎與網友的判斷不太一樣。
  • 每個人都是二十四節氣的傳承人
    在傳統的農業時代,不僅各項重要農業生產活動的安排離不開節氣知識,日常的衣食住行和一般的社會生活也常常會受到節氣系統的約束。這一點,僅從「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冬至大過年」之類人們耳熟能詳又不勝枚舉的諺語中,就可見一斑。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文丨圳論評論員 莊媛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從「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從「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到「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從「春分到,蛋兒俏」到「清明前後,點瓜種豆」……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早已超越傳統的農耕文化,融入到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時間:2018-11-06 19: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 關於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雖然是同一個立冬節氣,但是在我國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是大不相同的。
  • 國學問答之二十四節氣
    為了記憶方便,人們又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如下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 「二十四節氣」如何活化與傳承
    12月2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民俗學者張西昌做客鄭州輕工業學院的非遺大講堂,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對自然規律的再認識和人文化,它不僅為農事生產提供標示,同時也因地域、族群、信仰、生活方式等差異而不斷衍生豐富的民俗,如注入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節氣以及『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可以說,它是農業文明的線索與基石。」
  • 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保護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2016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了國人對二十四節氣的高度關注。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保護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 市委幼兒園開展「二十四節氣」主題教育
    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一天,市委幼兒園又準時向家長和小朋友們推出了「白露」節氣的家庭活動指導方案。這其中,有「白露」節氣的寓意、天氣特徵、民俗、美食、詩詞欣賞、諺語等等,指導方案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深受家長和小朋友們的歡迎。自去年起,市委幼兒園便在班級、園所的環境創設中有意識地加入了「二十四節氣」的元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
  • 小雪節氣:詩詞、諺語、俗語收藏大全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智慧結晶的一種體現,而從古至今,關於小雪時節的諺語、詩詞都不少。本期,雪月與大家分享關於小雪節氣的諺語和詩詞。先說小雪節氣有三候,這三候說的是什麼?三候閉塞成冬: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天氣愈發的嚴寒,經過初雪之後天地閉塞,人們的生活出行也將受到影響,而變得封閉。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冬季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文思泉湧。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創造「二十四節氣」給自己定KPI
    3月21日,是 「春分」節氣。有句諺語:「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說的是春分和秋分這一天,正是太陽直射赤道的日子。會背二十四節氣歌,也知道有哪二十四個節氣,但是問起二十四節氣從哪來,怎麼來?我們說了,二十四節氣中包含了氣象和物候信息,是為了指導農作而誕生的,但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氣候變化多樣,除了中原區域以外,既有受高原山地氣候影響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