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時的人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就誤了別人的時間。因而他們可能錯失機會,與成功無緣。一些失敗者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時間是如此的寶貴,從而養成了浪費時間的習慣。因此,不懂得辦事守時使他們在現實中吃了不少苦頭。
如果你錯過了與他人約定的時間,那麼你失去的也許僅僅是信任;但如果你連與自己約定的時間都錯過了,那麼你失去的就不僅僅是信任,甚至可能是人生的方向。
拿破崙說,他之所以能打敗奧地利人,就是因為奧地利人不懂得5分鐘的價值。而在滑鐵盧一戰中,拿破崙的失敗也與他沒有把握好時間有關。而在當今的商業社會中,迅捷和準時同樣重要。
許多渾渾噩噩、最終一事無成的人的失敗,僅僅是因為沒有把握好當初關鍵的5分鐘。失敗者的墓碑上字裡行間都充滿了這樣的警示:「太晚了!」往往就在幾分鐘之間,勝利與潰敗、成功與失敗就會轉手易人。
所以,我們說恪守時間是工作的靈魂所在,它同時也代表了明智與信用。
商業界的人士都懂得,商業活動中某些重大時刻往往會決定以後幾年的業務發展狀況。
如果你到銀行晚了幾個小時,票據就可能被拒收,而你借貸的信用就會蕩然無存。守時,還代表了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風範。有些人總是手忙腳亂的工作,他們總是急匆匆的樣子,給你的印象就好像他們總是在趕一輛快要啟動的火車一樣。他們沒有掌握適當的做事方法所以很難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總之,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塊表可以隨時看時間。事事習慣「差不多」是個壞毛病,從長遠來看更是得不償失。
一位青年人跟應聘公司約好了面試時間。但到了面試那天,他卻未能準時赴約。二十分鐘後,這位青年才匆匆趕來。公司的部門經理問他遲到的原因,他支支吾吾地說:「遲到一二十分鐘,也沒什麼關係吧?」
部門經理很嚴肅地對他說:「能否準時赴約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由於你不能準時趕到,你已經失去了初試的機會。而且,你也沒有權利看輕我的時間,認為讓我等二十分鐘是不要緊的,因為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這個青年聽後很受感動,從此養成了守時的習慣,最終他取得了成功。」
許多時候,我們不能遵守時間並非由於一些客觀因素,而是源於自身的拖沓。拖沓的習慣會毀掉一個人的前程。《韋氏新世界英語詞典》給「拖沓」下的定義是:「把不愉快或成為負擔的事情推遲到將來做,特別是習慣這樣做。」
如果你是個辦事拖沓的人,你大概在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這種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藉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裡,其實他們本來是能完成任務而且進行下一步工作的。
有幾個辦法可以有效地對付拖沓的習慣:
1.確定一項工作是否非做不可
有時,我們感覺到一項工作不重要,於是做起來就拖拖拉拉。如果這項工作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而不要拖延後又後悔。有效分配時間的重要一環,就是把可有可無的工作取消掉,把你的日程表中亂七八糟的東西清除掉。
2. 把工作委託給其他人
有時候,工作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歡做,你不願意做,或許與你的個性或特長有關。這時,如果你把工作委託給一個更適合、更樂意做的人,你和他都會成為贏家。
弄清楚完成一項任務有什麼好處,然後行動起來。我們往往因為看不到完成一項任務有什麼好處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說,我們做這項任務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工作後得到的好處。應付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從你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項工作。如果你有一個重大目標,那你是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兒,去完成有助於你達到目標的工作的。
3.養成好習慣
養成拖沓的人,要完成一項任務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這個壞習慣。每當你發現自己有拖沓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確定你的行動方向,然後再自我提醒: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一個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漸漸地,你的工作模式就會發生變化。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是在謀殺,守時不僅是在尊重別人,也是在為自己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