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按部就班」,不守時的人生簡直賺翻

2020-12-13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丨邂逅夏至(富書專欄作者)

不按部就班的人生充滿可能

小媛和曼曼在同一所大學念新聞系碩士,兩人情同姐妹。

畢業前夕,兩人坐在學校的湖邊,望著天上的星星,相約畢業後一起寫作出書,要當大作家。

然而,理想在現實面前,永遠都是一粒沙。

畢業後,小媛回到了老家-一個十八線小城市,而曼曼留在上海一家網絡公司實習。

小媛回到家,父母給安排了一份公職。工作一年後,又迅速安排了相親,雙方條件相當,於是兩邊家長便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了婚禮。

小媛猶豫了,並不想這麼早結婚,畢竟還有很多事想做。

緊接著父母開始諄諄善誘:「女孩子到了年紀就該結婚生子,你已經不小了,別總想那些不切實際的,現在不結婚,過幾年就是大齡剩女了。」

拗不過父母,小媛妥協了。

婚後,在公婆催促下,小兩口迅速備孕,一年後,兒子出生了。公婆身體硬朗,時而會幫忙帶帶孫子。雖然辛苦,生活也算有滋有味。

小媛沉浸在按部就班的生活裡,偶爾會想起塵封許久的電腦,和那個僅僅寫過一個開頭就擱淺的稿件。理想,仿佛越來越遙遠。

生活平淡而幸福地進行著,沒有波瀾,也沒有壯闊。直到,出現一個熟悉的名字。

一天,小媛翻看網頁,無意間看到當月暢銷書推薦,排名第一的書的作者居然是曼曼!

原來,曼曼實習期結束後,恰巧公司有一個項目,需要駐非洲3年,她考慮再三,遞交了申請表。

這一壯舉自然招來一大批反對的聲音,父母兄弟姐妹輪流轟炸。

「都什麼年紀了,項目結束回來都快30了,女人20多歲的任務就是結婚生子。」

然而曼曼選擇無視,收拾好行李,告別了父母,義無反顧地坐上了飛機。

非洲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國家,驚險刺激的草原,貧瘠的土地,為溫飽苦苦掙扎的人們。

在非洲的3年裡,曼曼愛上了這片土地,這些鮮活的經歷,給曼曼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工作之餘,她從未停止寫作,項目完成的時候,曼曼帶回來幾十萬字手稿。一回國便火速聯繫出版社出書。一舉登上熱銷排行榜。

有人說,按部就班的生活能給人極大的安全感,所以不會因為走不尋常的路而承擔風險。

但也正是因為害怕錯過,反而錯過更多。

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節奏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扎心的演講《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開始,校長慷慨激昂地給學生們講著:

再過兩年,你們就會完成 A Level 的學業;

再過三年,你們就會去自己想去的國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學;

再過五年,你們會步入職業生涯,

在座的很多同學,會進入全球頂尖公司工作;

然後你們會結婚,買房;

十年之後,你的人生就會安定下來。

十五年後,你就 30 歲了,你的人生軌跡也會就此定型。

寥寥百字,就說完了人的一生。

就在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一位學生,禮貌地打斷了校長的演講。

「不好意思,校長,我想告訴你為什麼你的這些話是錯的。」

有的人 21 歲畢業,到 27 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 25 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卻在 18 歲就找到了他們熱愛的事;有的人 16 歲時就確信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但卻在 26 歲改變了想法;

人生中每一件事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節奏。

你身邊有些朋友或許遙遙領先於你,有些朋友也許落後於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節奏。

按部就班的人生固然美好,但每個人都有規劃人生的權利。人生也不只一種可能性。

人生的意義不是每個人都按部就班活成一個樣子,而是在一樣的環境裡,活成不一樣的樣子。

不守時的人生會賺翻

羅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講的時候,介紹了一位老人——姜淑梅。

姜淑梅女士1937年出生於山東,經歷過戰亂和饑荒。沒念過書,為了生計,一輩子都在打零工。

60歲之前,她的目標就是活著。

蹉跎到了晚年,丈夫去世,姜淑梅難以抑制住悲痛,為了讓她從悲傷中走出來,姜淑梅的女兒艾苓提出讓母親學習寫字。

歲月已遲暮,人生是否逐漸蒙灰?當然不是。

她將字編成快板,讓孫女寫下來,一個字一個字照著念。路上的牌匾、廣告、說明書、電視字幕都是她認字的教材。

她就這樣日復一日、一點點學習。75歲開始寫作;76歲,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書。

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不要惋惜自己在人生的時間表上沒能守時,不守時的人生也會很精彩。

不走尋常路,是優秀人的共性

著名語言學大師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女士,也是一位不按部就班的典範。

楊步偉出生於光緒十五年,父親是南京名門,楊步偉從小接受文化的薰陶,卻不是一個溫柔嫻靜的大家閨秀。她敢做敢為、獨立自主。

退掉婚約,在本該結婚相夫教子的年紀,她選擇了念書。

23歲那年,她從旅寧學堂畢業,便受邀成為崇實女子學校校長。

她把500多名北伐女子隊員管理得井井有條,期間還成功平息了一場士兵叛亂。

之後,她又去日本學醫,31歲那年,成為了中國第一位醫學女博士。

回國後,安頓好家人,便和同學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立醫院-森仁醫院。成為我國第一任女院長兼婦產科專家。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留美歸國的趙元任,兩人於1921年6月結了婚。此時,楊步偉已32歲。

婚後,楊步偉辭去了醫院的工作,搖身一變,變成了家庭主婦。

楊步偉婚後生育了4個女兒,暫別了「女強人」的光環,她並沒有從「硃砂痣」活成「蚊子血」,她從未放棄自我成長。

法國女星蘇菲瑪索曾說:「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

不走尋常路,是婚姻裡優秀女性的共性。

丈夫趙元任在清華大學執教期間,為了改善師生夥食,楊步偉和別人合夥成立了「小橋食社」,並且經營得風生水起。

楊步偉燒得一手好菜,潛心研究廚藝的同時,出版了一本《中華食譜》。

而後憑藉出色的才華,先後出版了散文集《一個女人的自傳》、《雜記趙家》等書。

楊步偉喜歡旅行,趙元任一直陪他去世界各地。80歲那年,楊步偉和趙元任一起自駕遊歐洲。

楊步偉幸福地生活到92歲,養育的4位女兒都非常出色,一生充實且多彩。

從女校老師到醫院院長,再到後來全職在家相夫教子,開飯店,寫書,每個階段都不按套路出牌,沒有秉承「按部就班」,但每個階段都璀璨異常。

不守時讓我們成為時間的主人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時間的進度表進行,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什麼年齡不該做什麼事。

年齡帶個我們的緊迫感,每個人都逃脫不掉。

如果過了大學,還沒談過戀愛,似乎錯過了很多。如果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生子,就會被人另眼相看。

「人生應該按部就班,每個階段必須做什麼事」,似乎像一個魔咒,約束著我們的行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無需苛求自己,喜歡的事,就放手去做。不必擔心影響了原有的節奏。因為每次選擇過後,好運都會不期而至。

每個人都有權利安排自己的人生,擺脫「按部就班」的約束。

人生總有太多選擇,有太多錯過。如果錯過了本該做這件事的最好時間,勇敢「不守時」也是一種底氣。

如果從決定開始的那一刻開始努力,即便晚了,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若選擇從未開始,會不會有些遺憾呢?

30歲辭職去考研,依然值得驕傲。

50歲開始鍛鍊參加半馬,即便最後一個跑過終點線,依然值得掌聲。

70歲開始學起DJ打碟,仍舊可以成為夜店女王。

人生只有一次,若按照劇本絲毫不差地去演,如何遇見驚喜和意外?

我們的人生,不正是因為這些驚喜和意外,才變得美好且與眾不同嗎?

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可以自由掌控人生的個體,而不是陷入人云亦云的旋渦。應該成為時間的主人,而不是焦慮的奴隸。

要相信,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最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邂逅夏至,富書寫作變現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財會金融圈的85後職場媽媽。願每個文字都有溫度,願每個靈魂都有歸屬,本文首發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最受不了時間被浪費的7大星座,約會要記得守時哦!
    所以與白羊座相處千萬不能讓他們等,除非他們熱度過了不打算去做了,要不然分分鐘翻白眼給你看。3、天蠍座。天蠍座非常善於安排自己的時間,因為充實的生活會讓他們感覺到踏實。但是你不要以為人家是拖拖拉拉,那是金牛所慣用的按部就班和有條不紊。如果你想要找金牛給你幫忙,取決於你會給他創造多大價值,否則的話就不要來打擾他,他寧願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情,我願意聽你講有的沒的做來完全沒有效益的事。如果你執意如此搞不好就被金牛直接拉黑了!5、巨蟹座。
  • 渡邊淳一:最不喜歡按部就班的人生(圖)
    渡邊淳一:最不喜歡按部就班的人生(圖) 渡邊也像該書的主人公去問自己的老同學們面臨這一問題時怎麼辦一樣,在創作中不斷開闢別人不寫、恥於寫的內容,拓展著新題材。此外,竺家榮表示,他高齡之時仍然筆耕不輟,作品也有著與年齡同步的特點,後期他創作了一系列關於老年人情愛的作品,比如探討老年公寓中老年人愛情的《復樂園》以及《再愛一次》等,他的創作也涉及很多社會問題。
  • 當守時成為人生態度,你越守時,人就會越靠譜!
    所以當你浪費別人的一秒鐘等待,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於人於己這種做法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時間在不同的情況下,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樣的,當你有參照之後才會發現這種區別。畢業那年咪咪和男友一起去面試,因為兩人起的有些晚,咪咪到了面試地點後面試官都在準備收拾資料走人了。咪咪趕緊掏出自己的簡歷,想要留住面試官,可是面試官並沒有理睬她。
  • 臥室不一定要裝床頭櫃,打個帶壁龕的L型衣櫃在床邊,簡直賺翻了
    其實也不一定,多數情況也就是用來放放水杯、手機啥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可留出的空間也不能白白浪費啊,這時我們就可以按照下面這位業主家來設計了▼直接捨棄一邊床頭櫃,在床頭打個帶壁龕的L型衣櫃。怎麼樣,有沒有讓人一亮的感覺?
  • 守時的人,最值得你深交
    守時的人,是值得深交的人知乎問答上,有人問:有一好朋友,每次去找她總是不守時,理由很多,生氣過好多次也不管用,是不是該友盡了.......不守時的人還值得跟她做朋友麼?「今天去不了了,臨時有安排,不好意思啊,下次我們再約。」看到這個消息,簡直是一盆冷水澆到頭上的感覺,瞬間透心涼。沮喪,失望,那股興奮勁早沒了。一開始,我還安慰自己,誰還沒有點緊急事情呢!後來,我和小芬的聚會,我永遠都是先到的那個,而小芬永遠都是遲到的那個。
  • 把守時養成習慣
    現代化的時間日益精細化、網格化、高效化,然而在現代社會亦有很多「延時症患者」,上課遲到、會議遲到、飯局遲到、出遊遲到、約會遲到等現象屢見不鮮……守時的文明素養未能與現代化的腳步同頻共振。  守時即守責,「責」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這個學期筆者擔任導師全校研究生公共課的助教,三次平時小作業都有規定的截止上交日期,但總有很多學生拖延幾天並不定時地發郵件補交,因此原本統計好的作業名單都得花費時間多次修改,原本一項簡單的工作變得繁瑣複雜。學生按時上交作業既是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工作和時間負責。他人沒有義務圍繞著自己轉。
  • 英國大臣「遲到」1分鐘辭職 各國如何看待守時這件事?
    貝茨按原計劃走進上院會議廳時,以為自己一時糊塗搞錯了時間,認為這屬於嚴重失職、不尊重他人,於是隨即向利斯特以及全體上院議員當面誠摯道歉並提出辭職申請。李雪琳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的一條短視頻記錄了這段經過,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熱議。有網友說:「貝茨勳爵辭職簡直是最具『英國範』的舉動了。」還有網友認為:「貝茨勳爵給這個充滿虛偽道歉的時代樹立了誠懇道歉的榜樣:懺悔,走人。」
  • 你的人生會因「守時」二字更加出彩!
    不守時的人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就誤了別人的時間。因而他們可能錯失機會,與成功無緣。一些失敗者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時間是如此的寶貴,從而養成了浪費時間的習慣。因此,不懂得辦事守時使他們在現實中吃了不少苦頭。
  • 30歲,我才明白按部就班是最好的人生
    30歲,就像一個巨大的分界線,將我們的人生分成兩半。01「30歲了,我才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真後悔以前沒有好好上學!」這是表弟30歲生日時對我說的話。現在的他,明白了按部就班的好處,明白了什麼年齡應該做什麼事情,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成長吧。可惜時光不能回返,他只能加倍努力,把自己的時間掰成兩半用。希望在35歲時,他能遇到更好的自己,過上按部就班的幸福生活。
  • 為什麼外國人明明愛遲到,卻被誤以為很守時?哪些國家最守時?
    在沒有出過國門,也沒有結交外國朋友之前,我以為歐美人是最守時、最有時間概念,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時間管理的書,書裡教育我們守時,都會拿外國人舉例,說某某事業有成的老外,在創業之初如何如何遵守時間,如何如何一秒不差的赴任何一個哪怕非常普通的約會,因此很多中國人都被灌輸上:老外都非常守時,
  • 不要忽視守時的重要性
    成功者都有守時的習慣,一個約會常常遲到、付款常常延期的人,其信用度必定小得可憐,沒有人會願意與這樣的人交往。拿破崙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能戰勝奧地利人,是由於奧地利人不知道5分鐘的價值。而實際上,即使1分鐘的不準時也會讓自己遭遇一場不幸。兵貴神速,拖拖拉拉的軍隊必敗無疑。
  • 男人寵愛女人的最高境界:不拒絕
    結婚十年的夏梅和周勇感情一直都很好,生活中只是偶爾小吵小鬧,不過每次都是周勇像哄孩子一樣哄夏梅,用閨蜜的話說,「夏梅被周勇寵得不能再寵了,簡直寵上天了」,家裡活什麼也不讓夏梅做,從來不讓夏梅進廚房,怕弄髒她的手。
  • 守時與守信
    守時與守信 發表時間:2012-03-12   來源:中國文明網意思說的是八點開會,稀稀拉拉的,十點能開起來就不錯了,事實上,確實如此,本來很守時的人,經過三番五次地早到苦等,也就把準了脈搏「八點開會十點到。」了,被個別不守時的人拉下水。不同的是,開會與作息時間不一樣,倘若上班遲到是要受批評的,還有可能扣工資和獎金,因此,很多人把開會與上班區別對待。
  • 守時很重要
    人際交往中,守時是一種素質,遵守時間的男人,予人以謙謙君子之風;而遵守時間的女性,則更叫人另眼相看。可以設想,永遠不懂得守時的人,生活中也一定是過於隨性、沒有章法的人。如果說,普通人際交往中尚能忍受不守時的話,那麼,職場上的守時,則關乎一個人的品行,經常會被提到「是否尊重他人」的高度來看待。
  • 人生要有五守:守「獨」、守「愚」、守靜、守時、守信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行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一個將軍必須要有靜心,不能自亂陣腳,沒有靜心是不能打贏戰爭的,就是泰山崩於眼前也不能驚慌。這樣才能穩定軍心。而蘇洵的兒子我們所熟悉的蘇東坡更是發展了這種靜氣,在他的《留侯論》中說:「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也正是憑著這一份靜氣,在半生的官場漂泊中,守著一顆靜心泰然處之。
  • 做人要惜時,做事要守時。
    做人要惜時,做事要守時。塑造自己的形象,現代人離不開時間觀念。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有效利用自己的時間,守時、惜時、不拖延。 切記:時間就是金錢。做人要惜時,做事要守時。 2.別漠視業餘時間 合理安排自己的業餘時間,對人生是一種豐富,對事業是一種催化。 3.盜竊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注重效率,是猶太人的商業智慧。 猶太人經商格言中,有一句叫「勿盜竊時間」。
  • 做一個守時的人,守時是檢驗人品的基本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講究守時,守時是判斷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有句話說「準時是帝王的禮貌」,可見守時是一種可貴的美德。守時的人一定是靠譜的的人,靠譜的人大多有契約精神,為對方著想不會佔別人便宜,有基本原則,更靠譜的人一般都會提前五到十分鐘。
  • 真正的聰明人:守時、守矩、守心
    李叔同的做法,被許多不太注重「守時」稱之為怪癖,甚至覺得不可理喻。但他不僅這麼要求別人,也如此要求自己。於李叔同而言,一個人可靠不可靠、誠實不誠實、守信不守信,只有一個標準:看他守時還是不守時。深以為然,守時,是一種誠信,也是一種修養。正如康德曾說:「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 守時的人,最值得深交
    守時,才能獲良友知乎問答上,有人問:「有一好朋友,每次去找她總是不守時,理由很多,生氣過好多次也不管用,是不是該友盡了?」卻忘了,無論交友還是做事,守時的背後,藏著的是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不守時,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信譽,還可能是珍視自己的良師益友,乃至愛人。前幾天,單位的一男同事跟我們抱怨:「你們女同志,是不是都喜歡鑽牛角尖?
  • 守時,是一種態度:你有多麼守時,別人就會對你有多放心
    守時,其實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懂得尊重別人,懂得規劃自己的生活的態度。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金錢,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就是謀財害命。你讓一個人等你,就是在浪費一個人的生命,你讓一群人等你,就是在浪費一群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