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不過,分類技能還要提高,廚餘垃圾中還是容易混入垃圾袋、衛生紙等其他垃圾。
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已試點 1 年多,居民駕輕就熟
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是南京市率先試行生活垃圾 " 定時定點 " 分類投放的小區。
11 月 1 日,垃圾分類動真格了,但對這裡的居民來說是 " 小菜一碟 "。上午 8 點多,家住 7 棟二單元 1 樓的張春香已經收拾好了前一天尚未處理的生活垃圾,準備出門投放。" 以前出門就是垃圾桶,感覺很便利,剛撤掉的時候,我們真的還蠻不習慣的,過了一個月也就適應了。" 張阿姨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垃圾桶撤走了,樓前乾淨清爽了,夏天連蚊蟲都少了很多,真的挺好。
坐落在小區角落的 " 金堯山莊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 是一處透明房子,看上去就像是 24 小時的自助銀行。走入其中,記者發現,內裡設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等 4 類分類垃圾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箱又細化到了塑料、金屬、織物和紙張。
" 原先單元樓下的 22 個垃圾桶,佔據了小區不少空間,現在撤桶並點了,且不說車位變多了,我們還給社區居民增設了人行步道。" 堯化街道堯新社區主任助理羅婷介紹,小區生活環境變好之後,百姓們切實體會到了垃圾分類的好處。" 目前小區裡 508 戶居民,戶戶都有垃圾分類投放卡,覆蓋率達到了 100%!"
△小區居民將家中垃圾帶到金堯山莊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後,居民們可以在每天 6:30-11:00、17:00-21:00 至投放點投放垃圾,引導員也會在現場指導居民進行分類投放。投放前用垃圾分類投放卡刷一下,垃圾桶就會自動開啟。在投放可回收物時,垃圾桶還會自動稱重,在屏幕上顯示重量和可兌換積分數,居民們可以用這些積分在惠民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米麵油、雞蛋、蔬菜,這些都可以兌換到,方便又實惠,真好!" 張春香說。
翠島花城小區:9000 人小區怎麼分類,除了環保屋還有流動車
位於雨花臺區的翠島花城小區,有 60 棟住宅樓,住著 2500 多戶,9000 多人。
11 月 1 日,現代快報記者在小區看到,小區裡早已設置了 5 處垃圾分類環保屋。在 4 號環保屋前,上午 9 點多,還有不少人陸續來投放。
67 歲的王琳拎了兩包垃圾和紙盒子前來,刷卡,投放,非常嫻熟。王琳說,自己是小區中第一批站出來支持垃圾分類的 " 先行者 ",為了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自己還特地將垃圾分類宣傳單貼在了冰箱上,便於自己隨時看隨時分。不僅如此,她還搜集了一個垃圾分類口訣: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有了這個口訣,王阿姨垃圾分類就更有譜了,她還將這個口訣發到姐妹群裡,讓姐妹們也能更容易做好垃圾分類。
在努力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的同時,王阿姨還有了 " 特別 " 的收穫:自己家三歲的寶寶也成了垃圾分類的 " 小專家 "。" 現在都不用培訓,什麼垃圾該丟到哪裡,他心裡都有數。平時他自己吃零食的包裝袋,都會主動丟到其他垃圾裡。"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因為小區體量大,為了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在小區的中間位置還設置了 4 處流動車收集點,放上了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收運時間是早上 6 點半到 9 點半,晚上 6 到 8 點。" 這是對環保屋的補充。" 翠島花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周紅蘭介紹,今年 4 月,翠島花城社區被選為南京市 64 個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小區之一。起初,小區裡一些住戶也不支持。" 為什麼環保屋要建在我家單元樓前?"" 垃圾分類太麻煩了!"" 垃圾分類和我有什麼關係?" 之後,周紅蘭帶著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了一系列入戶、廣場宣傳,拿著環保屋的效果圖挨家挨戶跑。周紅蘭想要先說服老人,再由老人做年輕人的思想工作,就這樣垃圾分類終於在小區開展起來。
" 現在小區裡的住戶都特別給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翠島花城小區的垃圾投放率已有 70% 提升到了 90% 以上。" 周紅蘭說起這些時特別自豪。
桃園人家小區:快報記者直擊廚餘垃圾到中轉站全過程
除了建垃圾房的小區,不少沒建房的小區在垃圾分類大考前撤桶並點,建起臨時收集點。秦淮區雙塘街道桃園人家小區有 10 棟居民樓,600 多戶居民,在一周前,小區剛剛實行撤桶並點,設置了三處垃圾分類臨時收集點。
△桃園人家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垃圾
1 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在小區裡遇到了正在扔垃圾的唐阿姨,生活垃圾該怎麼分?她早就熟門熟路了,現在還帶動一家人分類。" 我拎了兩包垃圾,一包是廚餘垃圾,另一包是可回收垃圾。" 唐阿姨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她在家裡擺放了 4 個垃圾桶,產生的垃圾直接對應投放。接下來她還準備在網上購買新型的垃圾桶,不用再套上塑膠袋,這樣更環保。
△唐女士在指導員的幫助下進行垃圾分類
在小區 10 棟旁邊就有一個收集點,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對應擺放著 4 個垃圾桶。在投放時間內,每個收集點都會有指導員,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包軍表示,垃圾分類第一天上午,居民們分類的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大多數都能按類投放,對於部分搞不清的居民,他們也都進行了指導。
△廚餘垃圾清運車正在將小區裡分好的垃圾運去中轉站
記者拉開廚餘垃圾桶,發現裡面還是容易混入了一些垃圾袋,衛生紙和螃蟹殼等物,此時,廚餘垃圾回收車開進小區,準備收運,分類指導員用鉗子將垃圾袋、衛生紙等夾出,放入其他垃圾桶。隨後記者跟隨清運車,來到了朝天宮西街廚餘垃圾中轉站。清運車內的廚餘垃圾被倒進了中轉站內的移動式廚餘垃圾箱,隨後垃圾箱將被大型廚餘車運走,送往城南處置中心進行資源化處理。安城集團環衛公司清運二公司副經理朱偉介紹,該中轉站 11 月 1 日剛啟動,每天可以轉運 20 噸的廚餘垃圾。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侯天卉 宋經緯 季雨 周明 李鳴 馬壯壯 江楠 趙丹丹 / 文 吉星 鄭芮 / 拍攝製作
(編輯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