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中實行學分制 修滿144分畢業 不分文理科

2020-12-25 中國網教育

我市普高新課程改革標準正式出臺,服裝設計、汽車駕駛將進入高中課堂

高考改革方案將在此基礎上進行制訂,有望近期向社會公布

華龍網訊昨天,我市出臺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標準。今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新生將按新的課程標準進行學習。他們不僅可以選修各門有意思的選修課,學習一門新課程「通用技術」,而且每個學生還必須參加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才能掙夠學分。

與以往的課程相比,普通高中新課程有哪些變化?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課程結構的變化,舊課程單純由各種學科構成,新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三個層次組成,研究性學習列為必修課程。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我市普通高中將增加一門新課程「通用技術」,服裝設計、汽車駕駛、建築設計、家政技術、簡易機器人製作等成為了學習內容,培養學生各方面動手能力。

其次,我市普通高中將全面實行學分管理。學生學習一個模塊並通過考核,獲得2學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每個模塊為1學分),學生在每個學習領域都必須獲得一定學分,三年總學分達到144分方可畢業。

在此基礎上,高中還將實行選修制,學校有充分的自主權,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學生可以選擇上自己喜歡的課。

新的課程標準實行的是模塊制和學段制。模塊主要是圍繞一個主題而形成的,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教學安排靈活,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市教委主任彭智勇說,我市開展新課改實驗就是要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把健康和快樂還給學生,把興趣和愛好還給學生。

據悉,我市普通高考的改革方案也將在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來制訂,目前教育招生考試部門正在研究討論,近期有望正式向社會公布。

記者 湯寒鋒

專家解讀

高中課程不分文理科

辯論也可成考試方式

我市高中學習生活究竟會有什麼變化?昨天,記者採訪了幾位參與制訂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專家,對此進行詳細解讀。

高中不再有文理科之分

專家們說,設置學習領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強科目之間的整合,從而使得在課程設置上不再有文理科之分。

專家表示,設置學習領域,有利於整體規劃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學生每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可以防止學生過早偏科,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每個學生課程表不同

專家表示,每學期開學時,學校將發放《學生選課指導手冊》,明確選課時間、上課教師、選課要求及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報個人選課計劃。學校將通過多種方式組織教師、學生和家長了解學校的課程計劃、學校開課情況,明確選課要求和方法,以及所開課程的考核方法。

學校對學生選課情況進行匯總,沒有學生選或很少學生選的課程要取消,學生和家長也可以提出計劃之外的選修課內容,選課達到一定人數,學校可以安排教師開設相應課程。

學生根據所選的課程安排,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課程計劃,即個人課程表,進行相應的學習。

學分制下沒有「豆芽科」

專家表示,實施學分制管理以後,學分將成為計算學生學習量和學習效果的管理辦法,音、體、美這樣的「豆芽科」將成為歷史。

新課改後,高中學校必須開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課程及大量的選修課,每門課程都有不同的學分,學生只有修夠了學分才能畢業。這樣,學生不僅要重視高考科目的學習,還要重視體育、藝術、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等課程。

每年參加一周社會實踐

在新課程標準中,社會實踐課程是必修的內容。三年共6學分,每年要進行一周的社會實踐,每周計2學分。

專家表示,社會實踐的內容可以是社會各行各業的體驗性活動,如學工、學商、學軍、學農、科技文化活動、志願者活動、勤工儉學等,也可以是學校的傳統活動,如值周班活動、俱樂部活動等。

在組織形式上,在校外或校內基地,以班級或小組(至少5人)為單位。在學分認定時,以參加與否、時間達到要求與否等為依據,不參加或時間不足,都不能給學分。

社區服務計入必修學分

新課程標準還規定了社會服務課程,要求每個學生在高中三年內為社區服務不少於10個工作日,可得2個學分。

專家表示,中學生參加的社區服務包括:在學校或家族所在社區範圍內參加義工或志願者活動,公益勞動、宣傳教育、幫貧助困、環保衛生、領養綠地、科普活動、電腦培訓等都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特長,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社會服務項目上勇於創新。

辯論也可成考試方式

專家表示,考試從內容到形式上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在考試內容上,重點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關注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淡化以記憶性內容為主的考試。

在考試方式上,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如辯論、課題研究、情景測試等,打破唯紙筆測試的傳統做法。部分學科還將實行開卷考試,更加重視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記者湯寒鋒

相關焦點

  • 福建啟動新高考改革,高中畢業需修滿144個學分!
    簡單的說:2021年起,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高中畢業需修滿144個學分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修I、選修普通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學習並考核合格,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為14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16學分,選修I課程不少於22學分,選修II課程不少於6學分。
  • 合肥高中採用新課程新教材 修滿144分才可畢業
    學分怎麼算?很多師生心裡還沒底。合肥市教育局出臺《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學校可調整課堂教學時長,探索長短課時相結合。
  • 合肥「新高中生」要修學分了 三年修滿144分才能畢業
    學分怎麼算?很多師生心裡還沒底。日前合肥市教育局出臺了《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最低修滿144 學分才能高中畢業,學校可調整課堂教學時長,探索長短課時相結合。探索長短課相結合在學制和課時上,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後與以前差別不大。
  • 合肥印發方案:普通高中學生和大學生一樣「修學分」修滿144分才能畢業
    全省高一新生們除了全部啟用新教材還將開始各學科的「修學分」計劃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高中生語文、數學必修8分和以往高中課程最大的不同,新課程中要求了高中生也必須和大學生一樣開始「修學分」。按照《方案(試行)》,全市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如語文、數學的必修學分為8分;英語、思想政治為6分;歷史、地理為六分等。
  • 高中生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本報訊 這學期,合肥高中的高一新生們全部用上了新教材,開始各學科的「修學分」計劃,比如,語文、數學必修8分,英語必修6分……9月15日,合肥市教育局發布《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其中提出,將積極探索市域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有效工作機制。
  • 高中學分制來了 修滿144分方可畢業
    通訊員 馬冰 /供圖株洲日報記者 孫曉靜株洲日報訊 全體高一新生注意,從今年秋季起,高中也要像大學一樣,開始學分制。這也意味著,高中教育正式邁入新高考、新教材、新課標的「三新」時代。記者近日從市教育局獲悉,省教育廳已印發了《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20年版)》(以下簡稱《方案》),自2020年秋季高一年級開始實施,高中生須修滿最低學分144分方可畢業。
  • 浙江高中新課改發布 學生修滿學分就能參加高考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浙江高中新課改發布,學生只要修滿學分就能畢業,參加高考。改革方案把突破重心放在了切實加強選修課建設上,選修課學分從28分提高到48分,佔總學分的三分之一,必修學分從116分減少到96分;選修課由學校自行設立,學校可自行安排課程,實行「選課走班」制。
  • 新學期高中實行學分制了
    廣大學生家長注意了,今秋新學期開始,高中實行學分制,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近日,省教育廳研製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等文件,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實施。根據指導意見,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
  • 修滿144分才能畢業
    全體高一新生注意,從今年秋季起,高中也要像大學一樣,開始學分制。這也意味著,高中教育正式邁入新高考、新教材、新課標的「三新」時代。記者近日從市教育局獲悉,省教育廳已印發了《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20年版)》(以下簡稱《方案》),自2020年秋季高一年級開始實施,高中生須修滿最低學分144分方可畢業。▲北師大株洲附校推出的生命教育課程,學生完成課程可獲得學分。
  • 淮海工學院自由轉專業 修滿學分即可畢業
    ,校長晏維龍表示:「如果把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改革比作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們願意做高教改革的』小崗村』。」在導師的指導下,淮海工學院的學生四年有三次自由選專業的機會;學生可以從4000多門課的課程庫裡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課程;教師實行掛牌上課,學生可以自由選教師。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自由選學制,三年內修滿180個學分可以提前畢業……  4月17日,《中國教育報》「走進高校新聞特別行動」以「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為題,頭版頭條報導了淮海工學院學分制改革的成果。
  • 修滿學分能否提前畢業
    老胡看教育 修滿學分能否提前畢業 胡建波     幾天前,有學生在老胡博客上留言:「請問院長,是不是只要修完學分就可以畢業了?我很想早點畢業!」對著電腦屏幕,老胡一下子有些蒙,不知道該如何回復。    看到學校有這樣想自主安排學業的學生,老胡甚感欣慰,但學校目前的教學制度卻無法滿足他們的願望。想起學生那失望的眼神,身為院長難免有些沮喪。    實際上,提前畢業只是一種情況,還有的學生想延遲畢業。這兩種需求的滿足都需要基於完全學分制的彈性學製作為制度保障。
  • 修滿144學分才能畢業!事關安徽一地高中
    學分怎麼算?很多師生心裡還沒底。合肥市教育局出臺《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學校可調整課堂教學時長,探索長短課時相結合。
  • 浙江今秋入學新高一實行學分制管理 可提前畢業
    我省今秋入學的新高一,全面實施新的課程結構和評價機制  實行學分制管理,允許學生提前畢業  5月24日,本報曾報導《我省今秋開始全面實施高中課改》。  允許學生提前畢業  逐步實行學分制收費  根據《方案》規定,逐步實行普通高中學分制收費。將學費分為註冊學費和學分學費兩部分,實行學分制收費。在2012—2013學年選擇若干普通高中進行試點。2014年秋季入學,在全省全面執行普通高中學分制收費制度。
  • 【解讀高考】教育部:高中將實行學分制
    學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種,學生通過選課學習並且考試通過之後即可獲得學分,學分通常與績點一起用來衡量一個學生學習的質量。學分的多少是學習的量,績點的高低是學習的質。學分制首創於哈佛大學,之後傳入中國,中國的一些高校試行之後,1978年開始中國幾乎有所的高校都實行學分制一直至今。
  • 2018年起,福建啟動新高考改革,高中畢業需修滿144個學分!要注意的是....
    簡單的說:2021年起,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考生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3門選考科目成績組成。學生在選修I課程中至少應獲得22學分。選修II課程:由地方、學校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開發若干模塊,學生按照畢業或升學修習以及個性化發展特殊需要進行選擇。學生在選修II課程中至少應獲得6學分。
  • 湖北試行學籍管理新規 高中生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湖北試行學籍管理新規 高中生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昨日(1日新規定明確提出,我省普高生學籍實行全省統一網絡管理,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普高不再允許留級和跳級。  有教育人士稱,在此之前,我省普高學籍管理適用的是2006年發布的學籍管理規定(以下簡稱「2006年規定」),我省2009年正式實行普高課改,目前已經走到第三個年頭。課改推行學分制和綜合素質評定,舊的學籍管理「跟不上趟」了。新規定的出臺,在學籍註冊、學分管理、培養手段上有所突破。
  • 四川新課改:修滿144分才能畢業 9月1日實施
    今後高中實行學分制,總學分達到144學分方可畢業。  新課改之後教學有哪些變化?學生、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學生怎樣才能順利畢業……這些問題已成了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  昨天,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副廳長何紹勇通報了全省新課改的準備情況,這是省教育廳就新課改召開的首場新聞發布會。  目前,全省新課改準備就緒,全省高一年級大約2.7萬名任課教師接受了培訓。
  • 未修滿相應學分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湖南今秋開始實施高中學分制
    開設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 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分;未修滿相應學分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減少高中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日前,湖南省教育廳印發《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20年版)》,自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 未修滿相應學分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湖南今秋開始實施高中學分制
    開設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 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分;未修滿相應學分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減少高中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日前,湖南省教育廳印發《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20年版)》,自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 貴陽高校推行學分制 本科生修完學分可提前畢業
    貴陽高校推行學分制 本科生修完學分可提前畢業   根據昨日出臺的《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學分制管理辦法(試行)》,即日起,我省高校本科專業全面推行學分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本科生在規定修讀年限內修滿學分即可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