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這學期,合肥高中的高一新生們全部用上了新教材,開始各學科的「修學分」計劃,比如,語文、數學必修8分,英語必修6分……9月15日,合肥市教育局發布《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其中提出,將積極探索市域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有效工作機制。
【積極探索】
「合肥版」普高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爐
為對接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廳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這學期開始,合肥各高中的高一新生們全部換上了新教材,但課要怎麼上?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面對這些疑問,不少學校和老師也還「沒有頭緒」。
而合肥市教育局發布的這一方案,則給出了具體的「答案」。
「將積極探索市域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有效工作機制。」市教育局表示,接下來,將深入開展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加強教研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專業支撐作用,組織開展新課程新教材實施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探索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有效途徑。
同時,開發選課走班信息管理系統,規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完善管理體系、評價體系,探索選課走班背景下的班級自主、合作管理有效途徑,完善學生發展指導制度。
【學制和課時】
學校可根據教學需求,開展「長短課時」相結合的探索
實行新課程後,合肥各高中的學期、課時有沒有變化?
記者了解到,在學制和課時上,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等)11周。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45分鐘計。在保證科目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學校可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調整課堂教學時長,開展長短課時相結合的實踐探索。
每學年分兩學期,每學期是否分學段安排課程,由學校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結合實際需求自主確定。學生通過18課時的科目內容學習可獲得1學分,科目教學時間安排一般為18課時的倍數。
【課程類別】
高中課程分三項: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根據《方案》要求,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習。
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必須在本類課程規定範圍內選擇相關科目修習;其他學生結合興趣愛好,也必須選擇部分科目內容修習,以滿足畢業學分的要求。
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學生多樣化需求,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學科課程標準的建議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等開發設置,學生自主選擇修習。
【科目與學分】
語文、數學必修8分
和以往高中課程最大的不同,是新課程中要求了高中生也必須和大學生一樣開始「修學分」。
按照《方案》,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比如,語文、數學的必修學分為8分;英語、思想政治為6分;歷史、地理為4分等。
「所有學校必須開齊開足國家新課程方案中規定的學分下限需要的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特長發展和學校特色發展的需求。」市教育局表示,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勞動等課程,保障實驗教學內容和課時,不得隨意增減各科目學時總量。
【畢業學分】
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
更重要的是,今後,合肥的高中生們必須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按照要求,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88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不少於42學分(其中參加高考的學生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以及選擇作為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科目應修滿上限學分;對於不選考的科目,鼓勵學生結合興趣愛好選修部分模塊);選修課程不少於14學分。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梅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