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強審美教育,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學分才能畢業!

2020-12-13 靈動的溪流

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不足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顯得很迫切。近日教育部公布《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麗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高校把公共藝術課程與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和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完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才能畢業。

做好藝術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建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有利於提高藝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意見提出鼓勵高校建立符合藝術教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為藝術教師職稱晉升、職業發展和教學科研成果評定提供制度支撐。藝術教師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師可以量化教學成績考核,培養的是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他們的職稱評審名額進行傾斜,對他們的考核評價也要採取更靈活的形式和標準,進行多元評價,達到學生,學校和社會三方對高校藝術教育都滿意的效果。

同時意見提出,要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探索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規劃建設一批高質量的藝術課程,讓更多的高校和學生受益。豐富藝術教育實踐活動形式,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微課展示。高校可以聯合周邊學校共同舉行藝術周末和校園文化藝術節,塗鴉大賽,攝影和美術展覽,校園歌手大賽等文化藝術活動。

同時堅持藝術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平臺和資源支持,比如成立大學生創業中心和文創產品市集,讓學生的創意轉化為個性化藝術產品,為社會和學生提供更多價值。

意見提出要充分挖掘高校藝術場館社會功能,將高校藝術場館納入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實施範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將博物館美術館向社會有序開放。這個政策將讓更多普通民眾能夠有機會走進高校的藝術場館和博物館,接受高校文化藝術的薰陶,提高民眾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意見提出持續深入開展高雅藝術和戲曲進校園,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等品牌活動。藝術院校要大力推進主題性藝術創作活動,實施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這個政策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傳統文化藝術素養,普及傳統文化藝術,增強傳統文化藝術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傳統文化藝術要被大眾喜愛才有尊嚴,藝術院校老師和學生可以一起進行主題性藝術創作活動,推廣高校原創文化精品,促進社會傳統文化藝術和高校現代藝術創作相結合,增強文化藝術的吸引力,比如高校可以針對建國70周年和傳統節日進行主題美術創作,把田園風格與傳統山水畫結合起來進行新創作等。

鼓勵高校因地制宜開展藝術教育,把公共藝術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之間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高校學生需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才能畢業,用制度保障藝術教育的正常運行,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文化藝術水平和審美能力。學生可以選修不同高校之間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互相承認,有利於促進高校之間優質藝術課程資源共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同時高校藝術專業設置應具有中國風格,緊緊跟住藝術發展前沿,符合高校學科建設需要,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建設好國家一流藝術類專業點,提高高校藝術人才培養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藝術人才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物修復師和陶瓷等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促進社會藝術相關產業的發展。

針對社會上中小學藝術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的問題,鼓勵高校開展藝術師範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藝術教育人才。意見提出,支持高校設立並辦好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戲劇戲曲教育和影視教育等相關專業,這些藝術專業教師在廣大農村中小學缺口較大,高校設立並辦好藝術師範教育顯得十分迫切。同時高校藝術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為推進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鄉村教育事業與城市教育的均衡發展,培養更多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紮實,勇於創新教學,懂得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中小學藝術教師。

總的目標是到2022年,高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藝術教師隊伍建設和藝術場館建設明顯加強,藝術教育評價體系日益完善,高校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顯著提升。你是怎麼看待教育部要求加強高校學生的審美教育,大學生修完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才能畢業,高校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這件事呢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加強高校美育:學生修滿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
  • 教育部:高校學生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4月11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部屬高校須於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實施細則。
  • 重磅消息: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面向全體學生普及藝術教育
    4月11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部屬高校須於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實施細則。
  • 來自教育部官網,藝術課程成校際公選課,必須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來自教育部官網,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藝術課程成校際公選課,必須修滿學分才能畢業《意見》指出:」各高校要明確普及藝術教育管理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每名大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才能畢業, 要求過分嗎?
    每名大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才能畢業, 要求過分嗎?4月11日發布《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特別指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王登峰:高校學生畢業前都要修美育學分
    新華網蘇州4月15日電(記者 王琦)「我們過去經常講,學校的美育工作就是吹拉彈唱,學學繪畫、音樂、舞蹈,這個只是作為一個學科技能方面的要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15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現場表示,「學校美育不僅僅是吹拉彈唱,它有更重要的綜合性育人的功能。」
  • 美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修滿學分不能畢業
    前不久,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其實呀,加強美育工作,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努力著。自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全國各地都將美育提上重要日程。
  • 高考改革,這門課修滿學分,大學生才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可以解讀為高考改革的縱深,高考改革不僅從入口需要體現教育改革的初衷,提升學生的質量,引導高中教學的改革,也將從出口促進改革的深入,引導基礎教育的發展,實現從小學、初中、高中到高校的整體改革。那麼,這次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 高中生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根據《方案》要求,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必須在本類課程規定範圍內選擇相關科目修習;其他學生結合興趣愛好,也必須選擇部分科目內容修習,以滿足畢業學分的要求。
  • 網絡教育收費標準:一學分一百?要修滿多少學分才可以畢業?
    大家不要太擔心,一般只要是完成學校所規定的各門考試,然後平時的成績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獲得畢業需要的學分還是很容易的。舉個例子:重慶大學網絡教育高起專重大網教學院的畢業學分需要有80學分,學習年限一般是2-5年。
  • 教育部:學生的藝術素養,要作為考核學校的重要指標
    如今的大學教育十分注重學生的藝術素養,其實早在4月15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美育是整個學校教育裡面差不多最短的短板,要做好這件事情,不外乎要改天換地,我們整個學校的面貌要發生重大的變化。」美育不僅僅要求從配齊、配強師資上做起,還要在改革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藝術場館建設等方面有大的突破。
  • 高校必須設體育課程 大學生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高校必須設體育課程 大學生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2011-08-25 09:48 來源:eol 作者:
  • 山東高校將允許大學生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新聞—科學網
    「高校怎麼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習效果為中心?我認為,大學教育,知識培養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有的時候,大學學了4年,學生到了社會上這些知識已經過時了。」他認為,大學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我認為現在的學校、老師對於學生研究得不夠,根本不懂學生在想什麼。你說,他們都不了解學生,又怎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層次人才?」
  • 藝術將成高校必修課 修滿學分方能畢業治得了功利病?
    【財新網】(記者 宿慧嫻 實習記者 湯佩蘭)「學校美育不僅僅是吹拉彈唱,當然包括吹拉彈唱,它有更重要的綜合性育人的功能。」在4月15日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強調,要將美育教育作為每個人都一定要學、一定要考、一定要評價的內容,而且考核評價要真正進入學生的成長和升學評價體系裡面。  教育部近日出臺《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高校要面向人人普及藝術教育。
  • 中辦國辦:高校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
    10月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不斷完善課程和教材體系,義務教育階段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加強大中小學美育教材一體化建設。
  • 教育部印發《高校美育意見》,明確學生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新時代高校美育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意見》強調,高校美育要以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為重點,緊緊圍繞高校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範教育三個重點領域,大力加強和改進美育教育教學。《意見》明確提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山東高校今後將允許大學生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
    山東高校今後將允許大學生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   學校應加強 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我認為現在的學校、老師對於學生研究得不夠,根本不懂學生在想什麼。你說,他們都不了解學生,又怎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徐夕仁是一位大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他對現在的高等教育並不滿意。「一些老師為了保證課堂出勤率,採取『點名、扣分』等方式把學生強行『綁架』到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又會高到哪裡去?」
  • 解讀高中新課程設置丨修滿學分才能畢業,學生可以「走班」上課
    同時,高中學生課程修習通過學分和學業水平考試進行管理,學生高中三年至少修滿 144 學分方可畢業。——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統一設置。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必須在本類課程規定範圍內選擇相關科目修習;其他學生結合興趣愛好,也必須選擇部分科目內容修習,以滿足畢業學分的要求。
  • 《高校美育意見》出臺 公共藝術課程學分修滿方能畢業
    日前,教育部下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簡稱《高校美育意見》)中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專業藝術教育,藝術師範教育以及高校普及藝術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方面,《高校美育意見》提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教育部重磅文件!大學生要增加一門必選課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部屬高校須於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