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強高校美育:學生修滿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資料圖:在北京建築大學舉辦的「明清官式建築彩畫藝術展」。中新網記者 李霈韻 攝

《意見》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美育工作取得可喜的進展。但是,高校美育工作與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還不相適應,與滿足廣大青年學生對優質豐富美育資源的期盼還不相適應。

《意見》要求,到2022年,高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師資隊伍建設和場館設施明顯加強,推進機制和評價體系日益完善,高校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顯著提升。到2035年,形成多樣化高質量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高等學校美育體系。

《意見》明確了高校美育工作的重點任務:要以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為重點,緊緊圍繞高校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範教育三個重點領域,大力加強和改進美育教育教學。

普及藝術教育方面,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鼓勵學校因地因校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創造具有時代特徵、校園特色、學生特點、教育特質的藝術實踐活動形式。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微課展示,培育建設一批高質量的美育精品課程。

專業藝術教育方面,高校要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學科專業體系。專業設置應與學科建設、產業發展、社會需求、藝術前沿有機銜接,建設好國家級一流藝術類專業點。提高高校藝術人才培養能力,加強卓越拔尖藝術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藝術類高校和綜合性大學聯合開展藝術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造就文化底蘊豐厚、素質全面、專業紮實的藝術專門人才。

藝術師範教育方面,支持高校設立並辦好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戲劇教育、戲曲教育、影視教育相關專業。建設一批高師改革試點學校,大力開展高校藝術師範專業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引導藝術師範專業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培養造就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紮實、勇於創新教學、善於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中小學藝術教師。

《意見》還明確了高校美育工作的主要舉措:建強美育教師隊伍,深化美育教學改革,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水平等。

《意見》要求,高校要按照在校學生總數合理安排普及藝術教育教師,鼓勵高校探索實施公共藝術課特聘教授制度。要加大教師教學崗位激勵力度,鼓勵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為美育教師職稱晉升、職業發展、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提供支撐。

《意見》要求,推進美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高校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相融合,與各學科專業教學、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 探索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規劃建設一批高質量美育慕課,擴大優質課程覆蓋面。

《意見》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美育培根鑄魂的基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持續深入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傳承的力量」「五月的鮮花」等品牌活動。藝術專業院校要大力推進主題性藝術創作活動,實施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

《意見》要求,引導高校美育教師和學生強化服務社會意識,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支持高校參與基礎教育的美育教學改革、課程教材建設等工作。實施高校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依託「結對子,種文化」「校園文藝輕騎兵」等項目,積極開展對口定點幫扶、支教扶貧、社區服務等美育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充分挖掘高校藝術場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推動高校藝術場館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政策實施範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將博物館、美術館向社會有序開放。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校學生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4月11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部屬高校須於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實施細則。
  • 教育部印發《高校美育意見》,明確學生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新時代高校美育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意見》強調,高校美育要以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為重點,緊緊圍繞高校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範教育三個重點領域,大力加強和改進美育教育教學。《意見》明確提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每名大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才能畢業, 要求過分嗎?
    每名大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才能畢業, 要求過分嗎?4月11日發布《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特別指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中辦國辦:高校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
    10月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不斷完善課程和教材體系,義務教育階段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加強大中小學美育教材一體化建設。
  • 王登峰:高校學生畢業前都要修美育學分
    新華網蘇州4月15日電(記者 王琦)「我們過去經常講,學校的美育工作就是吹拉彈唱,學學繪畫、音樂、舞蹈,這個只是作為一個學科技能方面的要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15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現場表示,「學校美育不僅僅是吹拉彈唱,它有更重要的綜合性育人的功能。」
  • 重磅消息: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面向全體學生普及藝術教育
    4月11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部屬高校須於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實施細則。
  • 美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修滿學分不能畢業
    最近, 美育太火了!!!    前不久,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其實呀,加強美育工作,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努力著。自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全國各地都將美育提上重要日程。
  • 秋季開始,大學生要多修6個學分 網友:新增兩門課,畢業日子更忙
    1、豐富多彩的美育課近日,教育部頒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規定,自9月1日起,高校的學生至少要選修1門藝術性選修課,而且每個學生修滿2個學分才能準予畢業。不過,2個學分不多。
  • 美育課程納入高校必選課程
    4月11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
  • 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強審美教育,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學分才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公布《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麗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高校把公共藝術課程與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和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完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才能畢業。做好藝術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建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有利於提高藝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 來自教育部官網,藝術課程成校際公選課,必須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來自教育部官網,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藝術課程成校際公選課,必須修滿學分才能畢業《意見》指出:」各高校要明確普及藝術教育管理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教育部重磅文件!大學生要增加一門必選課
    導讀4月11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教育部重磅文件!大學生要增加這門「必選課」
    4月11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全體高校都要新增一門「必選課」…
    4月11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
  • 高中生畢業最低要修滿144學分
    高中生畢業最低要修滿144學分 2020-07-06 16:46:13   來源:市場星報
  • 教育部:學生的藝術素養,要作為考核學校的重要指標
    如今的大學教育十分注重學生的藝術素養,其實早在4月15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美育是整個學校教育裡面差不多最短的短板,要做好這件事情,不外乎要改天換地,我們整個學校的面貌要發生重大的變化。」美育不僅僅要求從配齊、配強師資上做起,還要在改革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藝術場館建設等方面有大的突破。
  • 高考改革,這門課修滿學分,大學生才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可以解讀為高考改革的縱深,高考改革不僅從入口需要體現教育改革的初衷,提升學生的質量,引導高中教學的改革,也將從出口促進改革的深入,引導基礎教育的發展,實現從小學、初中、高中到高校的整體改革。那麼,這次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 修滿144學分才能畢業!廣東高中學分制來了!
    總學分達到144方可畢業學生修習學分由學校認定《方案》提出,高中學生三年中獲得88個必修學分,在選擇性必修課程中獲得不少於42學分(其中參加高考的學生,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以及選擇作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科目應修滿上限學分
  • 廣東普通高中推行學分制,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
    廣東普通高中推行學分制,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必修課程統一安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學生根據高校專業科目指引、興趣愛好和畢業學分要求自主選擇。廣東地方綜合課程納入選修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結合實際統籌安排。」
  • 《高校美育意見》出臺 公共藝術課程學分修滿方能畢業
    日前,教育部下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簡稱《高校美育意見》)中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專業藝術教育,藝術師範教育以及高校普及藝術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方面,《高校美育意見》提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