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Off Duty指南裡推薦亞洲零食垂直電商Snackoo
去年九月, 華爾街日報生活方式欄目推出了《工作之餘》(Off Duty)的今秋潮流指南,這家美國最知名媒體之一的指南中,不僅有秋季最新的服飾鞋履、家居裝潢、美妝、旅遊潮流介紹,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新面孔——亞洲零食垂直電商Snackoo,它精選的亞洲零食和送到家門口的訂閱盒子服務,讓欄目編輯們讚不絕口。
雖然目前亞裔只佔美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左右,但亞裔已經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少數族裔群體, 2010 年至 2016 年間從 1700 萬快速增長到了 2100 萬人。隨著文化交流融合加深、全球物流快速發展,許多原本來自亞洲、只在亞裔社區火爆的食品也走入美國,逐漸被更多的普通美國人所接受,尤其是得到視野更加國際化、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美國千禧一代的歡迎,慢慢進入主流。
Snackoo正是這股潮流中一個頗令人矚目的創業公司。這個垂直電商公司自 2015 年 12 月網站上線以來,已經吸引了不少熱愛亞洲零食的用戶。目前月交易額已經突破 100 萬美金。
2017 年的黑色星期五,Snackoo網站訂單數量激增,而且覆蓋了全美各州。創始人Baylor和同事們隨後幾天,一直是從早上九點一直忙到半夜 12 點,在總部倉庫裡打包產品,終於將數千訂單按時送出。
訂閱盒子 引領電商潮流
Snackoo最早只是單賣零食,隨後推出訂閱盒子服務,即在一個盒子中裝入 15 到 20 種不同的零食,以一個月 25 美金一盒的定價送貨上門。因每月固定派送,加上零食組合多變,既有儀式感又有驚喜感的訂閱盒子服務一推出,就幫助Snackoo網羅了不少忠實粉絲。不少Youtube網紅主動要求與Snackoo合作,並在自己的頻道上與粉絲們分享每月收到Snackoo訂閱盒子的驚喜體驗。
YouTube上眾多博主上傳了Snackoo的開箱視頻
說起自家的訂閱盒子,Snackoo創始人Baylor十分自信:「我們挑零食的方法,就是確保我喜歡吃,我的團隊也喜歡吃,保證一定是最好吃的零食。」 Baylor從小受父母影響,熱愛創業帶來的刺激和解決問題的快感。因為喜歡旅行,享受在世界各地與美味零食的相遇,她就建立Snackoo,希望能把味美可人的亞洲零食帶到美國,跟更多人分享。
她的願景和此前的成功電商創業經驗,為她贏得了一筆大約 50 萬美金的天使融資。團隊一開始只有兩人,到現在全職和兼職員工一共 40 人。公司全職員工主要負責商務拓展、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等工作。
目前Snackoo剛剛完成了 3000 萬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它之所以備受青睞,除了業績不俗之外,也搭上了「訂閱盒子」電商模式的東風。
近些年,訂閱盒子的電商模式,在美妝、搭配服飾、食品等不同垂直領域都逐漸成為潮流。 2012 年成立的Nature Box一誕生就備受關注,成立三年後,他們的年銷售額超過了一億美金。 2015 年NatureBox宣布獲得 3000 萬美元C輪融資。該輪融資後,該公司融資總額達到 6000 萬美元。五年前在灣區誕生的Dollar Shave Club最終在 2016 年被快消品巨頭聯合利華以 10 億美元收購。2017,亞馬遜為Prime用戶推出的免費試衣訂閱盒子Prime Wardrobe,GAP為用戶推出了嬰幼童服裝訂閱服務都讓這種模式增加了不少關注度。
訂閱盒子這種電商模式既能培養消費者習慣,增加消費者對產品與品牌的依賴,同時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數據也成為公司掌握的重要信息,更精準的用戶畫像能助力公司實現精準營銷,合理安排庫存,增加營業額。
數據驅動 抓住用戶需求
曾在斯坦福學習,有計算機科學與商科雙重背景的的Baylor對於數字十分敏感。從選品、網站建設到用戶分析,大數據對於Snackoo極其重要。
選品上,Snackoo通過數據分析掌握全球各地零食流行趨勢。目前Snackoo已經在超過七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可以深入當地供應鏈的買手團隊。買手團隊能夠保證充足、可靠的直接供貨。Baylor開玩笑稱,總部員工們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人肉試吃」,他們找來最流行的零食 ,如果大家一致認為好吃就加入選品種。目前Snackoo平臺上零食品類 16 種,每個月團隊都要挖掘 50 到 100 種不同的新產品。如果用戶訂閱了Snackoo盒子,每個月他們能吃到不重樣的零食。
數據也幫助Snackoo更好地了解用戶,摸清他們的喜好和消費習慣。Snackoo團隊每天基本上都會安排與新老用戶溝通,了解他們訂閱/取消的原因,了解客戶對選品的看法,與用戶的密集溝通,令他們掌握了大量客戶基本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形成用戶畫像,將其分成不同群體和類型。
Snackoo剛剛推出的Chinese New Year Box限量版新年盒子
劃分群組後,Snackoo團隊會針對這些群體的細緻分析,了解他們的生活消費習慣,找到針對他們做營銷的有效渠道。比如他們的用戶不少喜歡看漫畫、或者喜歡時尚,喜歡嘗試新鮮事物,他們會有意識地在相同人群出沒的地方做廣告等。同時,這些消費者在網站上的流量購買行為也會得到細緻記錄,點擊率、停留率、頁面跳出率、點擊、購買、回購等眾多數據都成為公司了解消費者喜好的重要指標。
有了這些數據,Snackoo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預測銷量,更及時地補充貨源。不少食品有最佳食用期的限制,平臺也會將平臺數據共享給賣家,並提供庫存和周轉期的預估,方便賣家進行備貨,最大化地提升商品、信息、資金流通的效率,這些做法都可以保障熱門零食的供應。
而通過平臺數據沉澱以及從其他網站抓取的數據,Snackoo後臺會篩選消費者認為好吃的產品,通過精準分析,推送給消費者,做到千人千面,讓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零食清單」。Snackoo訂閱盒子的用戶也能因此受到滿足她們期待的新品零食。Baylor介紹稱,目前Snackoo訂閱盒子取消率大約為15%,滿意度和用戶黏性都很高,而行業平均一般是30%到40%左右。
Snackoo建立了穩定的供貨渠道、自建庫存,一般用戶晚上下單2- 3 天后,即可收貨。而在亞馬遜或其他亞洲零食網站上購買零食,等待時間通常至少是一周以上,而且很多熱門零食在這些網站上還常常缺貨。用戶如果對零食不滿意的話,可以隨時退貨,就算開包之後也是一樣。而在上線以來,Snackoo的基本退貨率僅有0.01%,貨品損耗成本很低。
帶領中國零食品牌出海
2017 年 5 月,Baylor獲得了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的特等獎,參賽項目超過 4000 個。與此同時,作為杭州市政府基金重點孵化項目,她和團隊也積極地在中國找貨源,與不少中國的品牌洽談合作,探討拓展海外市場的方式和途徑。 7 月,Snackoo平臺改變了以往集貨自銷的模式,開始開放第三方品牌入駐,Baylor也開始在國內招商,第一批就有超過 300 家供應商報名,最終 10 家獲選入駐。目前已經有五家大的零食品牌希望藉助Snackoo,幫助打開海外市場。
Baylor表示,目前的發展重點就是希望能穩固供應鏈,擴大sku數量,預計到明年年底,平臺上會有近千家第三方入駐,產品品類也將從原來的 4000 多個SKU擴大到 4 萬個,讓顧客有更多選擇。
Snackoo的市場總監Helen Fang介紹,目前Snackoo營銷的重點,主要是在美國的亞裔和亞洲移民群體,還有盒子訂閱服務的潛在用戶們。
Helen小時候就隨父母移民來美,但那些關於零食小吃的兒時記憶卻至今印象深刻。她在矽谷有多年創業經驗。 2011 年她加入coupons.com,負責電子零售打折券業務,成功幫助公司在 2014 年上市。她與Baylor結識後,對Snackoo成為「買全球、賣全球」零食電商平臺的願景十分認同,就再次加入創業。
在Helen看來,亞洲零食進入美國主流社會,挑戰不小。「最主要的障礙之一就是語言。除了要精準翻譯零食的配料和營養,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把零食的口感口味、品牌、亞洲零食的特別之處傳遞給消費者。」
但Helen堅信,Snackoo未來的市場並不局限在亞裔社區。隨著亞洲文化、亞裔社區的影響力日漸增大,社交媒體連接不同社群的能力加強,Snackoo面對的也是巨大的機遇。 「全美1. 62 億人每天會吃兩三次零食,我們要讓亞洲零食被包括在這個巨大的需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