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2020-08-07 聽法一席話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猥褻兒童、網絡性侵是近兩年來社會高度關注的現象,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面對誘惑、脅迫時無法做出正確選擇,且性知識教育缺乏,無法識別侵害行為。加上網絡和上網工具的日常化,使越來越多兒童接觸網絡空間,虛擬世界使孩子更容易受到欺騙和誘導;侵害者利用網絡侵害兒童逐漸高發,防不勝防;主要侵害行為:索要裸照或裸體視頻、視頻裸聊、觀看黃色視頻或圖片等方式 。

一、認識兒童性侵害

界定:

1、《聯合國兒童公約》:將「兒童」界定為18歲或18歲以下,將「性接觸」界定為包括身體接觸和非身體接觸的性活動。

2、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性侵犯」是指兒童捲入參加不能夠完全理解的性活動,或因不具備相關知識而同意的性活動,或因發育程度限制而無法知情同意的性活動,或破壞法律或社會禁忌的性活動。

3、「性活動」包括帶有性含義的身體接觸,比如撫摸身體、撫摸生殖器以及體腔插入等,也包括裸露身體、觀看裸體、拍攝裸照、觀看色情錄像或圖片等非身體接觸。

哪些身體部位接觸可以定義為性侵害?

隱私部位;其他令我們感到不舒服、不適的身體部位或行為。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兒童性侵害的類型

1、暴力型性侵害:暴力手段、劫持、加害者群體性行動

2、脅迫型性侵害:加害者利用地位、權勢等便利威脅恐嚇

3、社交型性侵害:加害者利用與受害者熟人身份便利實施侵害

4、誘惑型性侵害:錢財、利誘

5、滋擾型性侵害:性騷擾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在近年公開報導的案例中,熟人作案比例達60%以上。學校老師(包括培訓班的輔導教師)以及校園相識的熟人(如保安、其他職工、學生等);家庭成員及親戚朋友;鄰居或有共同生活社區的人;其他熟人(網友等)。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為什麼老師性侵害學生高發?

加害者以老師的身份實施猥褻,具有天然的身份地位上的優勢;在校的孩子天真純樸,對老師有敬畏感,遇到性侵害,不敢向學校領導揭發;老師的身份極易降低家長的防備心,老師與孩子之間,老師更能獲取家長的信任;大部分家長父母都漠視孩子的異常,以為孩子在學校很安全,異常是其他原因導致的。

熟人作案高發的原因

「熟人」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同時更能降低孩子父母對他的防備心;體力和地位上的優勢,使孩子在遭受侵害後懼於地位權威或體力差距而不敢向旁人傾述;熟人施害者更能夠牽動受害者內心的情緒而使受害者在遭遇侵害時更容易選擇隱瞞來維持關係。

二、預防兒童性侵害

家庭教育

家長應教授孩子遭遇不法侵害時的應對方法,但以保證人身安全為最低限度;時刻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況,對於孩子的話語給予充分的信任;營造安全的、溫暖的家庭環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保持良性溝通;對於「性教育」,家長有責任自己學習,也有責任引導、教育孩子。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最重要的一點:家長不僅要防範陌生人,更要防範熟人作案。

熟人基於地位優勢,更加容易控制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威脅、恐嚇、利誘等手段使孩子更傾向隱瞞其遭遇性侵害的事實。因此,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告訴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或接觸,不要輕易洩露自己的住址和聯繫方式。

2、在陌生地方,如外出旅遊、購物等,不要讓孩子獨自一個人。

3、留意孩子的社交情況以及日常的表現,如果孩子有異樣表現,應當及時詢問孩子,不要在此時打罵孩子,給孩子信任,才能及時預防和止損。

4、不要隨意將孩子託付給熟人,更不要長時間讓孩子和異性熟人單獨相處,如果孩子向家長傾述熟人有不當行為,家長首先應當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第一反應不可反駁孩子,如「不可能」「你想多了」「叔叔(阿姨)只想跟你親近」等話語。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學校教育以及措施

加強防猥褻、性侵教育,讓防猥褻、性侵教育進學校、進課堂; 加強學校管理,包括對老師品德的監督與考核、強調異性老師與學生不能在私密空間獨處,在公共空間安裝監控,加強隱蔽處所、死角地方管理等;密切關注孩子的精神、身體健康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掌握家長、親屬的有效聯繫方式;學校要搭建學生舉報的有效途徑,學校接到舉報要及時處理,別讓孩子處在危險境地。

加強兒童自我意識防範

1、禁止他人碰觸隱私部位,拒絕不舒服的行為,勇敢說「不」。

2、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和接觸,也不要絕對信任熟人,更不要和異性長時間單獨相處。

3、外出要結伴,並告知家長,同時要注意周圍的動靜,保證自己的安全。

4、不要拒絕學校和家長健康的「性」教育,學習、了解性知識,才能更好保護自己。

5、學習自我救助方法,以便遭遇不法侵害時具有保護自己或降低傷害的能力。

6、鍛鍊強大的內心及抗壓能力,面對誘惑、脅迫能保持冷靜。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我國關於保護兒童的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強姦罪

1、強制、猥褻侮辱罪及猥褻兒童罪。

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2、強姦罪

第二百三十六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姦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姦論,從重處罰。強姦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強姦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二)強姦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姦婦女的;(四)二人以上輪姦的;(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三、降低兒童傷害程度

1、遭遇侵害時,兒童要學會求助和自救

面對武力威脅、劫持等暴力行為時,保持冷靜,不要慌亂,不要盲目掙扎,不要過分激怒對方,可以利用甜言蜜語,喚起對方的憐憫,然後抓住機會,及時脫逃。

注意:逃跑時要往人流量多的地方跑。

面對非暴力性侵害,勇敢向對方說「不」,並及時求助他人。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2、遭受性侵害後,要第一時間向信任的人講述遭遇

家長、學校在平時應當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教育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應向家長、老師或其他人傾述。

孩子遇到自己覺得不好或者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不要隱瞞,要第一時間告訴自己信任的人。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3、 保留證據、及時就醫、報案

家長、老師或其他孩子信任的人接收孩子的講述後,應當慎重對待孩子的傾述,及時查實事實,若有肢體侵害,應當及時帶孩子就醫,保留內衣、內褲、毛髮、體液等證據並同時報警,爭取保留更多的證據,使加害者受到法律制裁。

4、若證據不足導致刑事不立案時,家長應當及時尋求其他途徑,維護兒童自身合法權益

5、心理疏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讓受害兒童進行心理狀況檢查,如果心理狀況不佳,應當積極接受心理疏導,恢復心理健康,快樂成長,遠離被侵害心理陰影。

沉默是地獄的深淵,維權才是救贖。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兒童侵害事件頻發,該怎麼給孩子啟蒙,教會自我保護?聽聽這堂課
    猥褻兒童、網絡性侵是近兩年來社會高度關注的現象,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面對誘惑、脅迫時無法做出正確選擇,且性知識教育缺乏,無法識別侵害行為。加上網絡和上網工具的日常化,使越來越多兒童接觸網絡空間,虛擬世界使孩子更容易受到欺騙和誘導;侵害者利用網絡侵害兒童逐漸高發,防不勝防;主要侵害行為:索要裸照或裸體視頻、視頻裸聊、觀看黃色視頻或圖片等方式 。
  • 兒童事件頻發:孩子的啟蒙教育,何時開始才不算晚?
    這些事件除了痛惡壞人本身,也從側面說明了許多家庭,對孩子xin教育做的不夠。導致孩子遇到這類事件時並不知道是自己遭到了侵犯。其中,有些家長覺得對孩子難以啟齒,而有些家庭覺得談姓是道德敗壞,還有一些家庭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切入此類教育話題,總而言之,兒童啟蒙xin教育本身在中國確實有所欠缺。
  • 幼兒園歹徒砍人事件頻發,孩子應該怎麼學會去保護自己
    幼兒園歹徒砍人事件頻發,孩子應該怎麼學會去保護自己10月26日上午的時候,重慶一女子在一所幼兒園門口手持菜刀行兇,砍傷14名孩子。學校的保安和工作人員出售才將其制服,警方趕到現場處置,將受傷的孩子送往醫院。
  • 兒童性侵案頻發,父母如何對六歲以下的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
    被性侵兒童以7~14歲的中小學生居多,一方面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成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標,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安全教育缺失較為嚴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提醒父母不得不加強對孩子的保護,以及正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和保護意識。
  • 國際失蹤兒童日|保護兒童最好方法就是教會他們自我保護
    國際失蹤兒童日|保護兒童最好方法就是教會他們自我保護 2020-05-26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生跳樓事件頻發,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複課後學生跳樓事件頻發,全國各地紛紛傳來了震驚的消息。這些孩子小到小學生,大到初中,高中,大學生。讓我們痛心不已的同時不禁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堪重負,放棄自己的生命?《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指出:中國兒童自殺居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孩子死於自殺,8個自殺未遂。(人民網)師生衝突、家庭衝突、學業壓力、抑鬱症、都是致孩子瞬間崩潰,自殺的典型誘因。基於今年疫情原因,孩子們經過漫長的居家網課學習方式,面對開學,難免有些不適,再加上學習壓力大,才導致這一次一次悲劇的發生。
  • 女童被帶走失聯,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家長何時給孩子上一課?
    網友B,家長對於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確實該加強。網友C,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比富足的生活更重要。與此同時,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話題也引起了家長們的熱議。在感慨時下環境中潛藏著巨大的風險的同時,有必要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
  • 幼師虐童事件頻發:針扎虐打、性侵,如何保護孩子免遭侵犯?
    【導讀】:近些年來,幼師行業頻頻曝出虐童事件,很多懵懂的孩子被幼師進行毆打虐待,乃至於性侵。我們無法想像經歷過這些不幸的孩童會有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幼師對孩子教育生涯起到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即使頻發虐童事件,家長們都不得不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中。
  •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平安健康才是福,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從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開始面對更多的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危險係數大大提升。所以,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是每一個家庭的必修課,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3.特定事件中的自我保護這一類是最危險的,基本上遇上這樣的事件那就是一個家庭的坍塌,一旦事件發生,那麼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這類事件危險可能存在於任何地方,可能在家,可能在學校,可能在任何的公共場所。所以我們特指這類惡性事件單獨列舉。
  • 兒童性侵事件頻發 性教育不容忽視
    近年來,各種駭人聽聞的兒童性侵案件時有出現。那些本該是青春活力、單純燦爛的年紀,卻因為一些人的暴行從此墜入了生命的深淵。每一次事件的發生,都刺激著我們敏感的神經。面對隱藏在暗處的人渣,作為父母,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安全教育。如果我們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性教育,或許就能夠避免這些傷害。這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更是一種保護。
  • 惡性虐童事件頻發,人大代表建議刑法增設虐待兒童罪
    惡性虐童事件頻發,人大代表建議刑法增設虐待兒童罪 澎湃新聞記者 王健 2016-03-0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
  • 如何預防不法侵害? 兒童保護公益課程進校園
    如何預防不法侵害?、保護隱私、性侵預防、危險處理等方面進行學習互動。通過趣味問答、情景模擬等方式,教會少年兒童如何辨別性侵行... 近日,蕪湖市婦聯聯合安徽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赴三山經濟開發區開展「兒童保護公益課程進校園」活動。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近7成青少年犯罪受不良網絡影響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近7成青少年犯罪受不良網絡影響 原標題: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創新發展白皮書(2009-2019)》披露,過去10年,在該院審理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性侵類犯罪的受害人數佔到一半以上
  • 《素媛》:提高孩子的「警惕心」,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
    1、孩子年齡小,心智不成熟 近年來,拐賣兒童的案件數量因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所減少,但在很多比較落後的地區,拐賣兒童事件發生頻率還是很高。有的人販子甚至還揚言:「世界上沒有我拐賣不了的孩子」、「我有的是招數來拐賣孩子。」等等。這正是他們吃準了孩子的弱點。
  • 《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給孩子自我保護六大忠告
    由此也引發了一場關於女孩應該如何自我保護的話題。  8月27日上午,由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一書,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作者籤售會,同時一場「守護成長,靜待花開:讓孩子遠離傷害」的主題討論在此展開。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還比較關心孩子的安全,擔心孩子受傷、走丟或被陌生人帶走。
  • 膠帶封嘴等侵害學生事件頻發 滬"黑外教"誰來管?-外教,凱頓,辦學...
    圖片說明:從朱女士4歲半兒子嘴巴上撕下的雙面膠。本文圖片均由投訴人朱女士提供幾天前,滬上一家校外培訓機構發生外教用膠帶封學生嘴巴事件。雖然該機構在事發後聲稱已辭退該外教,但引發的輿情仍在發酵,焦點就在如此品行不端的外教,是如何進入辦學機構的以及今後教育單位該如何防微杜漸,嚴聘嚴管外教。事件源於有家長投訴凱頓兒童美語(長寧分校)的一名外教,上課時用雙面膠貼住孩子的嘴巴,且班上不止一名學生有這樣的遭遇。
  • 【安全教育】公安大學犯罪學教授:比起保護孩子,更應教會孩子保護...
    「 精彩導讀 比保護孩子更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從孩子開始學會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該逐漸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當遭遇不測而父母不在身邊時,如何讓自己轉危為安。   」 最近,著名安全教育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教授王大偉的一篇文章火了!文章標題是《告訴女孩,身邊也有大灰狼》。王大偉教授講述了三起小女孩慘遭性侵或傷害的案例,以此警示人們一定要「告訴女孩,身邊也有大灰狼」。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情境的正確理解和一定的安全知識,所以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制止,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有生命之憂。但是再愛孩子的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孩子、保護孩子,只有家長積極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範意識,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 留學生安全事件頻發 學生有自我保護意識最重要
    留學生安全事件頻發 學生有自我保護意識最重要 2014-08-21 11:34:24近年來,留學生安全事件屢有發生,隨著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群體越來越龐大,在美的中國留學生安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眼下又將有一大批中國學子赴美留學,留學專家指出,很難說哪個國家絕對安全,重要的是學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 虐童事件頻發,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據了解,2017年11月22日晚開始,有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並提供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隨後,北京警方展開調查,並於11月26日晚就該幼兒園疑似遭針扎、被餵藥一事進行了通報,涉嫌虐童的幼兒園國際小二班教師劉某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