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學校都敲定了期末考試的時間,而期末考試之後就是寒假,這可讓不少寶媽頭疼,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可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
從小就在接觸各種電子產品,電視、手機、平板、遊戲機,平時上學家長尚能控制住孩子,但放假了以後很難完全杜絕孩子接觸這些電子產品。
尤其是電視,更是孩子們的最愛,現在的電視都是聯網的,動畫片可以一集接著一集的播,孩子們常常是一看就是一天。
很多家長都忍不住擔心,這樣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傷害,其實家長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根據相關調查:每到寒暑假,眼科看診的人數就暴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放假在家的兒童。
看電視的孩子,和不看電視的孩子有啥不同?7歲後一眼看出不同
如果你以為電視最大的危害就是影響孩子的視力,那麼你真是小瞧電視了。
事實上,看電視不僅影響孩子的視力,更會影響孩子專注力、智力發育和語言發育等。
腦神經學家發現:孩子3歲前,每天多看1個小時的電視,在7歲時他們注意力出問題的風險就會上升10%。
孩子在看電視時,往往是非常專注的,經常一坐就是一天,這讓一些家長錯誤地認為看電視能讓孩子增強專注力。
眾所周知,電視的畫面切換的特別快,每秒甚至能達到30幀,孩子們看電視時並不是專注力提高了,而是被一直變換的屏幕吸引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有這樣高頻率的變換的,這就會讓孩子喪失興趣,尤其在枯燥的學習上更容易提不起興趣。
除了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看電視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造成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匱乏。
研究發現:孩子在看電視時的腦電波和睡眠時的腦電波十分相似。
這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孩子們看電視時多是處於一個被動吸收的狀態,他們並不會主動思考,所以大腦也是接近靜止的,好像和睡著了一樣。
老話常說:腦子不用就會生鏽,事實也的確如此。當孩子喜歡被動接受後,他們就不會主動思考,而幼兒的智力發育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孩子們自己去不斷探索。
所以3歲前常看電視的孩子不僅會注意力不集中,還會變「笨」。
正常來說,0-3歲的寶寶的語言積累期,從3歲後寶寶的語言就會進入「大爆發」時期。
但有日本研究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長和他們的語言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說孩子看電視時間越長語言能力越差。
雖然電視也會發出聲音,但寶寶的語言學習並不是光聽就可以的,是需要發音和交流的。
根據相關調查:當一個家庭打開電視後,其家庭成員間的語言溝通頻率將直接下降80%。
所以就算為了寶寶的語言發育,也要少給寶寶看電視。
該不該給孩子看電視?
既然電視這麼不好,那麼乾脆讓孩子別看電視了。
糖果媽媽並不建議大家這樣做,電視是時代的產物,我們不能讓時代逆行,太強制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尤其是上了幼兒園以後,其他小朋友都看電視,家長也很難繼續「騙」孩子電視不能看。
醫生建議:3歲以下的嬰幼兒儘量不要看電視;3歲-6歲後,每天最多可觀看45分鐘左右;6歲以後每天最多觀看一個小時左右。
家長只要控住在孩子每天的觀看時間,孩子就不會出現以上那些問題。
在節目上的選擇也儘量要以簡單、益智為主。中國青少年年研究中心,就兒童電視節目選擇給出了相關建議。
家長可以多讓孩子看兒童文學節目(如名著改編的動畫片、成語故事動畫等)。另外,像知識類節目也很適合孩子(如紀錄片或知識類的綜藝節目)。
各位家長來說說,你會讓孩子看電視嗎?你會讓孩子看什麼節目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