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發優勢「陷阱」、大數據應用...3位管理大師透露中國創新的問題與機遇

2021-02-18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做五力模型首先要界定行業的邊界,而科技進步模糊了行業的邊界。」

「用傳教的精神去做使命,沒有做不下去的。」

「中國創新擁有後發優勢,但也容易陷入後發優勢的陷阱.」

今日6.1,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在浙大紫金港校區求是大講堂給「大兒童」們獻上了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啟真大講堂:大數據時代下的創新之路」

三位來自中國管理界的大師在浙裡進行了智慧分享與思維碰撞,他們結合最新研究與實踐,共同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給中國創新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指出了中國企業成長與創新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令現場師生流連忘返,紛紛舉手稱讚。

6月1日,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啟真大講堂:大數據時代下的創新之路」在浙大紫金港校區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學院校長陳曉紅,加拿大約克大學舒立克商學院管理學終身教授、紐蒙特企業戰略講席教授譚勁松,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開大學商學院原院長張玉利以及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魏江出席論壇,共同圍繞「大數據時代下的創新之路」進行了深入解讀。

浙江大學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吳曉波,浙大管院副院長周偉華以及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教授鄔愛其等浙大師生共200餘人參與了此次論壇。論壇由浙大管院院長魏江主持。

浙大管院院長魏江主持並致辭

作為主辦方代表,浙大管院院長魏江教授在會上致歡迎辭。他首先對與會嘉賓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並圍繞浙大管院的發展現狀、過去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發展戰略藍圖等作了介紹。他說,浙大管院近年來大膽探索,緊跟國家和社會發展步伐,目前已形成創新創業的特色,也確立了在全國商學院中的地位,而面向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未來,管理學院將進一步發揮學院的平臺與品牌作用,繼續緊跟時代步伐,並著力構建「四位一體」的戰略發展格局——以紮根浙大紫金港校區的管理學院為本部,協同身處海寧國際校區的國際商學院以及浙江大學深圳研究院、重慶研究院共同發展。他指出,如今,長三角、珠三角,包括現在發展的環渤海區域都是國家創業的熱土,今天布局這樣的格局,將為整個學院未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同時,他強調,浙大管院要形成「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必須要有一流的專家、科學家、教師以及一流的教學設施做支撐。他非常感謝與會嘉賓們對管院的支持,同時也介紹,在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管院新大樓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相信在各方的支持和管院師生校友們的努力下,「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管理學院」的目標將會加速實現。

隨後,論壇主題演講環節在加拿大約克大學舒立克商學院管理學終身教授、紐蒙特企業戰略講席教授譚勁松細數與浙大的淵緣中精彩展開。他以「中國企業的創新之路:優勢與挑戰」為題,圍繞時代發展現狀、世界新的競爭格局、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引擎以及後發優勢陷阱等,將當前中國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娓娓道來。他說,科技的飛速變化,全球化所帶來的市場邊界模糊,全球經濟、政治、文化重心轉移以及企業越來越重視社會責任的踐行等,正在改變全球競爭格局。同時,他強調了企業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產品質量、智慧財產權保護、誠信等在中國企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如果一家公司沒有道德,商業成本會越來越高;如果一個社會沒有誠信,交易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加拿大約克大學舒立克商學院管理學終身教授、紐蒙特企業戰略講席教授譚勁松演講


而在他看來,今後一二十年裡,整個世界經濟有兩個引擎:中國和美國,而中國企業創新未來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誠信。如果中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失去了誠信,以後想要進入國際市場,走一步就如同搬一座山。他認為,要做自主創新,不僅要誠信,還要注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否則中國的創新會把一個個「先驅」變成「先烈」。此外,他還提醒大家要注意中國後發優勢的「陷阱」,中國企業趨向於接近用戶、市場以及應用,從龐大的客戶群體中迅速獲得回報,但這種「優勢」,也阻礙了對未來價值的追求以及突破性創新、自主創新,陷入戰略陷阱。

「理論是一種力量,支撐你的實踐和操作性技能。」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開大學商學院原院長張玉利則以「網絡數據時代的企業成長理論」為題,講述了中國企業成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他以當前已實現高成長的企業為例,生動形象地向現場師生們展現了一個企業的成長軌跡,包括創業,生存,擺脫束縛、成功發展,起飛階段以及成熟階段等,並從理論的角度,建議大家在網絡和數據環境下,應該將成長「要素」轉化為成長「驅動」,因為詞的轉化會讓我們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比如中國經濟增長主要的因素是什麼?可以反過來說,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什麼?這有助於我們構建因果的關係。我們做研究,要把what變成how,同時也要關注why。」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開大學商學院原院長張玉利演講


而關於成長驅動,他強調了資源驅動、創新驅動與願景使命驅動對企業健康持續成長的重要性。此外,他還從戰略適應、平臺與生態以及創業微生態等角度對網絡數據時代下的企業成長理論進行了深入剖析,並向現場學者們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經驗——做研究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從管理現象中挖掘科學問題。因此要注重「好奇心、聯想、條理性、相關、因果以及機理」的重要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學院校長陳曉紅以「大數據時代下的行業應用創新與實踐探索」為題展開演講。她說,如今,大數據正成為經濟、管理、數學學科交叉研究的新熱點,也正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如重構製造與服務產業體系,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大數據也正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的新機遇、促進技術創新應用的新引擎以及行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她還結合一系列案例,分析了大數據驅動的運營模式與行業應用創新,包括大數據時代下的採購管理、物流管理、產品設計、精益生產、質量管理、新零售應用、移動醫療應用、全域旅遊應用以及精準創業、風險與對策等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學院校長陳曉紅演講


此外,陳曉紅院士還向現場師生們分享了她們團隊正在做的一些研究案例,如湘江水汙染的大數據分析與精準治理、基於大數據的精準營銷等,並提出,這是一個最富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只有培養「大數據思維」,研究「大數據科學」,創新「大數據技術」,推動「大數據治理」,創造「大數據融合」,實現「大數據應用」,才能贏取「大數據未來」。最後,她告誡年輕學者們,做研究,要做到「頂天立地」,才能實現真正的成功。

魏江院長的主持下,陳曉紅院士、譚勁松教授、張玉利教授共同圍繞「放眼中國40年的發展,有人說,中國不創新,也有人說中國創新發展太快,那麼中國創新到底怎麼樣了?」「大數據會對創業理論研究帶來挑戰嗎?等話題進行了圓桌討論。他們結合一系列社會現象與數據等,講述了大數據時代為中國創新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也為中國創新創業領域的學者們提出了研究方面的建議。他們生動而精彩的探討迎來現場掌聲陣陣,也激發了現場師生們的深入思考與踴躍提問。

圓桌討論

論壇最後在魏江院長的總結辭中圓滿結束。此次論壇「乾貨滿滿」,現場與會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也非常期盼「啟真大講堂」未來能夠帶來更多智慧分享。「啟真大講堂」是浙大管院傾力打造的高端系列論壇,集學術性、創新性、實戰性為一體。作為該活動的主辦方,浙大管院以培養引領中國發展的健康力量為己任,未來也將繼續啟迪智慧、傳授真知,為中國管理學科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智庫支持,並不斷貢獻管理智慧。

今日編輯:段婷

歡迎關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王林:4大條件支撐中國重要戰略機遇期,一定要避免3個陷阱!
    在6月16日正和島島鄰大會上,正和島藍色島鄰、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林教授發表了「敬畏規律,『永進無潮"的演講,闡述了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4個條件,解讀了習總書記提到的3個陷阱。只要避免了這3個陷阱,中國應該會繼續高歌猛進。島君精心編輯該演講,推薦給大家。
  • 宋磊|後發優勢論的隱形結構及其中國意義
    本文藉助工業化研究領域三位代表性學者的論述,將後發優勢論首倡者格申克龍被忽視的洞見抽象為三個層層遞進的命題,揭示後發優勢論的隱形結構。後發優勢論的隱形結構表明:成功發揮本土因素的正面影響的後進國家可能在與生產活動有關的企業組織形態領域實現重要創新。後發優勢論的隱形結構指明了改進中國故事講述方式的方向,提示了中國實踐之中初步具有範式變遷性質的企業組織形態創新可能存在的領域。
  • ...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觀摩研討培訓會議將在煙臺皇冠假日酒店...
    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觀摩研討培訓會議將在煙臺皇冠假日酒店召開 2020-04-15 | 來源:水母網 https://www.eol.cn/ceici/ 記者日前獲悉,「2019中國(煙臺)健康養生養老博覽會
  • DeeCamp2020大師課落幕,李開復、張亞勤等12位大師都講了什麼?
    課上,他從六個方面分析了中國AI如何彎道超車,崛起成為AI超級大國。1.大批優秀的年輕AI工程師;2.堅韌頑強的企業家;3.產品創新急起直追;4.高度網際網路化產生海量數據;5.中國AI投資全球領先;6.有力技術發展的政策。
  • 基於大數據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基礎與市場機遇探究(一)
    基於大數據共有的特徵,該理論框架主要關注大數據的不同應用,以滿足高層決策者們不同的管理期望,也會兼顧到不同組織的基礎設施、管理成熟性、發展階段和實際的能力。資源基礎理論(RBT)研究方法的目的在於讓人們認識到戰略管理領域需求的靈活多變性,以便對數據、技術和戰略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夠做到全新的理解。隨著日甚一日的經濟數位化,學術研究也必須要適應「更好地解析這些全新且獨特有趣管理」的現狀。
  • DataHunter 榮獲2017中國大數據·數據可視化領域最佳創新應用
    本次大會以「智領先機,數見未來」為題,包括政府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領袖、投資人等在內的眾多知名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未來我國大數據健康發展及可持續創新之道。作為中國大數據產業最盛大、最具專業性及深度的行業聚會,本次大會還針對國內優秀的大數據服務商和行業應用案例進行了相關評選和徵集。
  • 山東大學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
    12月3日,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揭牌暨王橋院士聘任儀式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研究院王文興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橋教授,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浪潮集團副總裁張革等出席活動。儀式由山東大學副校長、青島校區校長韓聖浩主持。
  • 打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國樣本
    會議發表6000餘字公報,透露了豐富信息。為深入學習領會五中全會公報精神,10月30日上午,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辦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與世界」線上金臺沙龍。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表示,中國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成就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九屆五中全會更是為此築起強大「防護網」。應對好兩大挑戰,做好六方面工作,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在對大數據內涵和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後就會發現,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有大數據技術和大數據思維兩種方式。在應急管理的事前準備、事中響應和事後救援與恢復的每一階段都可以引入大數據的應用,每個階段對大數據的應用程度也會因其需要應對內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大數據的應用有助於提高應急管理效率、節省成本和減少損失。我國需要在大數據戰略、大數據開放政策、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具體應用形式等方面做出部署與探索。
  • 信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在滬啟動
    「信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儀式」28日召開。他希望能藉助本次大賽,匯集一批優秀的數據創新應用項目,共同推動黃浦數字經濟建設,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裘薇、上海市黃浦區科委主任胡勇、上海市社會信用促進中心主任傅春、中國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顧翼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晟安共同啟動了信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
  • 高校教育創新如何應用大數據
    > 高校的大數據創新(應用)大多是一種倒逼式的創新,即大數據技術成熟促使網際網路教育企業採取創新模式來改變學習方式(大多以營利為目的),這種方式在社會上引起關注,最終被高校關注,並應用到高校教育創新中。
  • 內卷、二元到內生:農業視角下中國經濟發展的邏輯和機遇
    其二是近十年的增長放緩趨勢,這一趨勢伴隨著後發優勢的退卻、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城鎮化的減速和逆全球化潮流,這讓很多人感到焦慮。 如果從農業的視角去審視中國經濟發展背後的邏輯,或許可以在面對經濟增長放緩時減少焦慮,並能窺視未來經濟發展的機遇。
  • 美國高校管理信息化與大數據應用
    在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的今天,運用大數據促進高校教學管理體系發展,提高其科研、教學、管理質量和效益意義重大,且已逐漸成為高校管理發展的主要趨勢。美國高校以開發利用大數據為基礎,促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過實踐活動人們也發現,在這一領域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大數據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分析了大數據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指出了大數據人才培養的現存問題,然後以「大數據應用技術課程」為例,在重構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規範教學過程和完善教學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大數據專業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與實踐,致力於創新培養兼具工程實踐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的跨界複合型大數據人才。
  • 專題辯論: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全文)
    主持人陳平:  周其仁教授是中國早期改革裡面是非常有影響的經濟學家,所以你從他發言的風格可以看到,他有一個非常擅長的特點就是改變遊戲規則進行制度創新。我今天議題是中國今後未來的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你只談到了挑戰,沒有談到機遇,所以希望下一個演講者有所改進。  張維迎:  其實這個題目我也是特別擅長的,我研究的問題比較具體。
  • 【他山之石】陳國青 等:「大數據—小數據」問題:以小見大的洞察丨《管理世界》
    摘要:在數字經濟時代,基於數據的管理決策變成了新的決策範式,並為管理實踐賦予了創新源動力。把握決策範式轉變機遇的一個重點是如何利用大數據這種新興的生產要素,通過大數據賦能以提升管理決策的水平。進而,從語義反映的「代表性」、「一致性」、「多樣性」的視角出發,系統性地梳理和闡釋了這一問題的科學內涵、求解路徑、實踐意義和管理啟示。通過「大數據—小數據」問題提煉而成的以小見大的洞察,可以為數據驅動的決策和創新性價值創造開拓廣闊的空間。
  • 深刻解析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的挑戰不斷、40年工業大數據研究總結...
    深刻解析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的挑戰不斷   工業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一個國家強大競爭力背後的力量支撐。我國工業位居世界第一,卻大而不強。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高端和高價值產品欠缺,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處於中低端狀態,中國工業企業急需轉型和升級。
  • 關於徵集電力行業大數據優秀應用創新成果(論文)的通知
    >各會員及有關單位:  2020年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和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為更好地展現電力企業在大數據應用領域取得的成就,推廣優秀應用成果,促進電力行業大數據技術應用創新,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電促會」)現面向會員企業徵集電力大數據優秀應用創新成果和相關論文,彙編《
  • 養老進入大數據時代,一號護工智慧養老迎來機遇
    在峰會上,與會嘉賓並為2018養老十大品牌獲獎企業頒獎,以一號護工為首的應用大數據系統進行養老服務的十大企業榮獲「2018智慧養老十大品牌」殊榮。即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等多領域推進「網際網路+」。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 畢馬威以大數據分析「大師賽」 推進中國體育產業數位化轉型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張素)2019ATP上海大師賽即將收官。記者12日從賽事組委會獲悉,畢馬威中國通過自身的創新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應用方式,為本屆賽事提供支持。10月5日至13日,2019ATP上海大師賽在上海旗忠網球中心舉行。畢馬威中國副主席龔偉禮介紹,畢馬威中國第二年成為「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唯一指定審計、稅務及諮詢服務贊助商」,也是看準這一賽事對於中國體育賽事發展的促進作用。「隨著數字經濟飛速發展,數字經濟業務發展按下『快進鍵』,許多全新且複雜的稅務問題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