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深入推進企業債券註冊制改革
9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新證券法要求,深入推進企業債券註冊制改革,加強信息披露和事中事後監管,推動企業債券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人民幣持續升值 外資入市添動力
9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調升397點,報6.7825元,時隔16個月重返6.8元上方。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持續升值為外資流入證券市場提供新動力。
券商加速上線基金投顧產品
作為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一大抓手,基金投顧業務對試點證券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9月以來,券商上線相關產品節奏明顯加快。基金投顧試點業務開展至今已有近一年時間,7家試點券商中有5家已經推出相關產品。業內人士認為,證券公司憑藉多年財富管理轉型積累的投顧團隊以及依託賣方研究資源的資產配置能力,有望在獲批機構中脫穎而出。
神秘自然人股東攪動 皖通科技股東大會議案全數被否
皖通科技(002331)9月16日晚披露,今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當天下午舉行,包括增補選舉陳翔煒擔任董事在內六項議案全部被否決。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本次股東大會投票前夕,皖通科技第一大股東南方銀谷與皖通科技現任董事易增輝籤署一致行動協議,南方銀谷及其一致行動人安華企管、易增輝合計持有21.96%股權。此外,自然人王晟通過承接皖通科技前實控人王中勝等人持股而加入「戰局」。巧合的是,本次股東大會相關議案反對票主要來自於南方銀谷及一致行動人和自然人王晟。
上海證券報
揭開神秘面紗!保密運行3年後 阿里犀牛補缺「新製造」
保密運行3年後,懸念深埋的阿里新物種最終揭曉。16日下午,阿里巴巴旗下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犀牛智造工廠」同期正式投產,補齊了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板塊。從服裝產業切入、專接小訂單、實現「定製服裝批量化生產」,成為這家樣板工廠的最大賣點。
萬億小貸市場迎來強監管!不得以暴力或威脅使用暴力方式催收
又一萬億元規模的市場迎來監管的進一步規範。銀保監會官網9月16日發布信息稱,近日印發《關於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就小額貸款公司業務範圍、貸款金額、貸款用途、貸款利率、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管客戶信息等提出具體要求。
對規則套利說不!斬斷科創板「底價發行」利益鏈
9月15日晚,科創板IPO發行人上緯新材發布發行公告,宣布IPO發行價為2.49元/股,扣除發行費用後,預計募集資金淨額7004.27萬元,募資淨額不足該公司去年全年的淨利潤。這樣極端的低價發行結果令市場譁然。
證券時報
上市公司監管步入精準監管時代
為推進上市公司分類監管、精準監管、科技監管,健全風險防控制度,提升一線自律監管效能,促進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規範運作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圳證券交易所於8月30日發布《上市公司風險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分類管理辦法》」)。這是一項非常值得重視的監管政策。
註冊制市場化定價機制須堅持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上緯新材以低市盈率發售新股,預計7004萬元的超低募資淨額引發全市場關注。與此同時,科創板和創業板一些擬IPO項目,不少詢價機構給出的報價也讓人大跌眼鏡,多在投資價值報告估值下限基礎上打兩折至七折,實際募資額遠低於計劃募資額。於是,不少市場人士開始驚呼,註冊制拉低IPO發行價。但筆者想說的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必須堅決支持市場化定價機制。
科創板中長期走勢值得期待
隨著首批科創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獲批落地,工銀瑞信科創ETF將於9月22日公開發售。對此,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趙栩表示,從指數角度來看,相較於估值,科創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成長性更為重要,未來科創50指數也有望迎來更多優質上市公司。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增加、板塊市值增大、代表性及市場影響力增強,科創板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銀保監會強化小貸公司監管 強調負面清單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規範經營行為、防範化解風險,促進小額貸款公司行業規範健康發展,9月6日,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強調事中事後監管和負面清單管理,對小貸公司行業亟需明確的部分經營規則和監管規則作出規定。
證券日報
保價穩供成效繼續顯現 發改委四舉措穩「雙節」物價
9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8月份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發改委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當前,物價水平總體處於合理區間。CPI同比漲幅已連續四個月在3%以下運行,8月份漲幅為近17個月以來最小值。從後期來看,我國物價平穩運行的基礎依然堅實,隨著生豬生產逐步恢復以及翹尾因素明顯收窄,預計CPI同比漲幅將繼續趨穩。
資本市場成民企融資重要渠道 年內A股IPO中民營企業佔比超八成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持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隨著深化改革推進,資本市場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對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也明顯提升。《證券日報》記者據e數據統計,截至9月16日,年內IPO企業中,超過八成為民營企業。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的實施,資本市場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民營企業要利用好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和併購重組功能,做大做強主業,同時加快與新興產業的融合,實現轉型升級。
新三板掛牌銀行業績分化嚴重 上半年淨利同比兩升六降
隨著半年報收官,新三板掛牌的8家銀行業績「水落石出」。與商業銀行整體表現相似,新三板掛牌銀行的資產規模同樣出現普漲,大部分銀行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與此同時,新三板掛牌銀行的業績分化態勢也更趨明顯。正在為衝擊A股IPO做著準備的齊魯銀行、如皋銀行業績繼續增長,而另外6家掛牌銀行則全部出現下滑,其中最高的下滑幅度超過60%。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要做大做強做優我國上市公司
2020年9月15日,中國資本市場迎裡程碑時刻,A股第4000家上市公司登場,上海沿浦(605128)以44.02%的漲幅結束華麗首秀。「No.4000」為我國激情四射的資本市場做出了一個精彩註腳,同時也正式開啟了A股市場的「4000家時代」。「中國資本市場步入了『而立之年』,30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滬深A股上市公司已經突破4000家,呈現了多層次、多業態『百花齊放』的姿態,印證了我國資本市場新時代的到來。」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A股市值已經達到73.54萬億元,超過國家GDP(2019年為99.09萬億元)的70%,上市公司利潤總和佔全國規上企業利潤總和的40%,是整個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也是頂梁柱,這需要我們下一步要抓好領頭雁,築牢壓艙石。」
人民日報
固定資產投資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 投資有望延續回穩向好態勢(經濟聚焦)
隨著穩投資各項政策措施持續顯效發力,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恢復,投資增速繼續保持回升態勢。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4%,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好穩投資工作,發揮好投資關鍵作用。投資,在穩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日前,8月經濟數據公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恢復態勢。如何看待投資降幅進一步收窄?投資年內累計增速何時能轉正?穩投資的同時,如何穩外資?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9月例行發布會進行了深入解讀。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