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先秦時代稱為「詩」或「詩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尊「詩」為經典,定名為《詩經》。
」
《詩經》現存詩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 500 餘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分為風、雅、頌三章。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五國風,大部分為東周時期的作品,小部分作於西周后期,以民歌為主。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王畿地區的作品,均為周代朝廷樂歌,多歌頌朝廷官吏。
「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 40 篇。其中周頌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為西周統治者用於祭祀的樂歌,內容多歌頌周代貴族統治者及先公先王,共 31 篇;魯頌為公元前 7 世紀魯國的作品,歌頌魯國國君魯僖公,共 4 篇;商頌是公元前 8 世紀到公元前 7 世紀宋國的作品,共 5 篇。
《詩經》作為一部經典著作,對我國歷史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
風:國風 周南、國風 召南、國風 邶風、國風 鄘風、國風 衛風、國風 王風、國風 鄭風、國風 齊風、國風 魏風、國風 唐風、國風 秦風、國風 陳風、國風 檜風、國風 曹風、國風 豳風;
雅:小雅 鹿鳴之什、小雅 南有嘉魚之什、小雅 鴻雁之什、小雅 節南山之什、小雅 谷風之什、小雅 甫田之什、小雅 魚藻之什、大雅 文王之什、大雅 生民之什、大雅 蕩之什;
頌:周頌 清廟之什、周頌 臣工之什、周頌 閔予小子之什、魯頌 駉之什、商頌。
由於《詩經》全文帶注釋和譯文較長,小編從明天開始,會按照上圖表格,按類別陸續發完305篇詩經。
課題名稱:《素讀經典在中小學立德樹人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審批單位:中國陶行知研究會
課題號:ZT2019102
主持人:陳琴(「素讀」經典課程創始人、古詩詞吟誦專家,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創造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指導單位: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單位: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創造教育專委會、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
歡迎參與「十三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素讀經典在中小學立德樹人實踐中的應用研究》的課題研究與實驗
微信又 叒改版了~
更新後很多小夥伴都說找不到我們了,
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為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