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紅:創新,讓傳統戲劇服裝製作煥發新生

2020-12-22 騰訊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這句出自《詩經》的話,說的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時精益求精、反覆琢磨的工作態度。

儘管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亦是如此。杭州江幹,在錢塘江文化的薰陶下,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擁有非凡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他們,沉浸於自己喜愛的行業,堅持堅守,專心專注,敬業精業,創新創造,用新的工藝和現代的範式,將一個個熟悉的物件,重新想像和重新塑造,讓它們煥發新光彩。

弘揚工匠精神,是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為此,江幹區委宣傳部聯合每日商報社推出「傳錢塘江文化 揚新時代匠心」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江幹非遺傳承人,欣賞「匠作」,聆聽「匠心」,看江幹如何在新時代傳播錢塘江文化,弘揚工匠精神。

中國戲曲凝結著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種類多達300多種。這些戲曲雖風格各異,唱腔百調,但都需要非常講究的行頭,哪怕是個草臺班子,再破再爛,「行頭」一定要有一兩件。

戲劇服裝,集歷史、面料、工藝、圖案、結構一體,是典型的中國服裝文化的活化石。

王勝紅,19歲開始從事戲劇服裝製作,26年間,他設計製作了近170個劇種服裝,達8萬套。2014年,王勝紅創立了「南宮秀」品牌,把戲服的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相結合的定製新中裝。

目前,傳統戲劇服裝製作技藝已成為杭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王勝紅是唯一傳承人。

傳承、創新,進而煥發新生。王勝紅希望,更多人能通過「南宮秀」這個品牌,了解中國服裝文化。

從戲服到中式高定服裝

王勝紅是千島湖人,1995年來到杭州,師承戲服大師樓國榮。剛開始的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臨摹圖案,從最初的小花,到祥雲、龍鳳,王勝紅每一樣都得學。

「那時候,我每天都要用掉2支2B鉛筆,現在也如此,只不過現在繪畫速度更快了,再複雜的圖,幾分鐘就完成了。」

7年半的學徒生涯,讓王勝紅入了戲服的第一道門。但他是個有心人,當學徒時除了設計戲服,還學會了一整套戲服的製作流程。1992年,王勝紅決定走出去闖一闖,他在杭州塘河路開了自己的第一間工作室,專門做戲服。

做戲服共有13道工序,選料、染色、畫圖、打版、配色、刺繡、裁剪……每一道工序都至關重要。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戲服上的圖案。行內有這樣一句話:寧穿破、不穿錯。

剛入行時,師傅曾送給王勝紅一本戲服製作圖集《戲劇服飾圖考》,如今他依舊珍藏著。泛黃的紙張、破爛的封面,似乎都在訴說著當年王勝紅在戲服製作上的辛勤付出。

「圖案最能反映一個時代,人物角色的地位,出不了半點差錯。我們戲服上的每一個圖案都是根據古書和古戲服複製出來的,這和文獻考古是一個道理,都要有出處。」

2014年,王勝紅再一次創新,創辦了「南宮秀」,把戲服、中裝、杭繡三者結合,打造具有藝術性的新中裝。世界鋼琴教父喬瓦尼2016中國巡演的5套中式服裝,2022年亞運會宣傳片、城市形象發言人穿的中式禮服、接旗儀式禮賓禮服都出自「南宮秀」。王勝紅還曾擔任杭州2018世界遊泳錦標賽開閉幕式服裝總設計師,他把傳統元素、杭州元素、運動元素完美融合,推出了中國國家隊隊服等令人眼前一亮的服裝。

即將上線富有杭州韻味的宋風服裝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宮秀」的主營業務戲服製作受到了嚴重影響。

「員工不能沒活幹,不然他們沒信心啊!」

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王勝紅又一次開始了融合與創新,推出了一款結合非遺技藝的面罩

這款面罩用的是真絲面料,將中國傳統圖案融入其中,比普通的一次性口罩更舒適、美觀。為了保證衛生,還配有一次性熔噴布替換片

「整個工藝跟傳統的戲劇服裝製作技藝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在衣服上,一個在面罩上。」王勝紅說,面罩推出至今已經賣出了20多萬個,市場反響很好。

接下來,王勝紅帶領團隊創作的宋風服裝也將隆重上線。

「南宮秀」的這款漢服利用的是杭州本土IP白蛇傳的元素,打算推出許仙、白娘子和小青在不同場景中的幾款宋風服裝。並把杭州西湖十景重新解構,融入其中,讓這款漢服更有杭州韻味。當然,最重要的還有融入傳統戲劇服裝製作的非遺技藝。

對於未來,王勝紅心中還有一個宏圖壯志——文化出海。2019年,他受邀在倫敦國際工藝周做了一場時尚發布秀,以走秀的形式展現中華服裝技藝之美,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明年,我還打算到倫敦辦一場時尚發布,以服裝為載體,融入中國多種非遺領域的技藝,在世界時尚前沿發出中國服裝的聲音。」王勝紅說。

商報記者 範昱 攝影/視頻 梁孟澄

通訊員 李凌婧 沈青青

值班編輯:陳敏

相關焦點

  • 煥發青春吧,傳統藝術!網易LOFTER力邀年輕一代為傳統藝術再創作
    漫長的中華文明發展,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傳統藝術瑰寶,無論是春節中秋、書法戲劇、或是珠算剪紙、白蛇傳孟姜女,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讓中華文明延綿不絕的密碼和傳奇。伴隨著自信的中國年輕一代成長,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國潮"也大行其道,但年輕人已不僅僅滿足於成為消費者。
  • 老皮紙技藝煥發新生(15)
    新華社照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州),2019年4月25日老皮紙技藝煥發新生4月24日,在貴州省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手工皮紙展示館,王興武(中)和工匠們在討論彩色手工皮紙的工藝改良技術。今年53歲的「皮紙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興武,出生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一個造紙世家,從小跟隨長輩學習古老的手工造紙技藝並以此謀生。隨著花樣繁多的工業紙張進入市場,人們對石橋村品種單一的皮紙需求越來越少,大部分製紙工匠選擇了外出打工。
  • 泗水柘溝大缸煥發新生
    泗水柘溝大缸煥發新生  劉靜方是一位製作土陶大缸的老匠人,1978年初中畢業後回家學習燒陶手藝,至今已經36年,除了會做柘溝大缸,還練就了製作魯柘硯、茶壺等一身好手藝。柘溝鎮是千年古鎮,上世紀80年代,柘溝鎮以製作土陶大缸聞名省內外。在那個年代,能夠進窯廠上工,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
  • 上海戲劇學院2018年報考人數再創新高
    今年報考人數再創新高。據介紹,今年上戲招生專業考試的總體時間為2月26日——3月11日,為期兩周。表演(戲劇影視)和播音與主持兩個專業於2月26日首先開考,其他專業隨後也將陸續開考。2018年上海戲劇學院在22個專業(方向)中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擬招收464名,招生專業(方向)有:表演(戲劇影視)、表演(音樂劇)、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文學、教育戲劇、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臺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繪畫、動畫、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管理、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製作、表演(京劇)、表演(戲曲音樂)、表演(木偶)、戲曲導演
  • 利郎2019年業績再創新高,用服裝開啟治癒系時尚
    根據財報,我們不難看出,利郎2019年全年業績不降反升,收入和利潤再創新高!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市場持續低迷,消費力下降,利郎卻在這個時候發布財報,給了服裝零售行業和廣大分銷商們一劑強心針!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開始思考那些曾經習以為常的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顛覆以往的,越來的越多的消費者崇尚健康生活,憧憬活力新生。  利郎2020春季系列新品,秉承著一貫的簡約而不簡單的服裝藝術與設計美學,以利落剪裁和極簡色調凸顯服飾面料的高級質感,打造出充滿活力、時尚、舒適的著裝方案。
  • 英國戲劇服裝設計專業介紹及院校推薦
    提起服裝設計,同學們可能更多的了解的是時裝類的設計,如時尚女裝,時尚男裝等。 服裝設計是一個總稱,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會將服裝設計按照造型、結構以及工藝進行區分,也會按照服裝設計的需求分為成衣設計和戲劇服裝設計。
  •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作者:LIFE教育創新 發布時間:
  • 2019第三屆晉冀魯豫四省傳統戲劇展演活動圓滿收官
    9天來,來自晉冀魯豫四省的10個劇團、10個劇種,在安陽大會堂輪番上演了17場傳統大戲,精彩的傳統戲劇舞臺藝術演出,再次將現場觀眾引入傳統戲劇藝術的殿堂,與場外通過網絡直播收看的觀眾,共同營造出一個百姓共享傳統戲劇藝術展演的盛典,抒寫出非遺稀有劇種的華彩樂章。
  • 教育戲劇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戲劇」是一門融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的綜合藝術,是美育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教育戲劇,則將戲劇的元素和方法應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參與者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的目的。我們就是一家用「教育戲劇教學法」提升與促進教育學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發展的教育創新公司。
  • 戲劇教育之旅
    >戲劇成為一門課程         成為一種認知方式         成為一種藝術體驗華威大學Joe Winston如是說以三位一體的戲劇教育——戲劇創作——小組協作共商的創作戲劇表演——聲音、肢體在新創時空的表演戲劇反思——理解、闡釋與交流的過程
  • 2020服裝行業創新排行榜
    2020服裝行業創新排行榜RK企業備註1優衣庫重新定義生活運動新品類2李寧運動燃燒熱情3ONLY質量、創新和價值4Adidas生活本應充滿魅力5Nike環保主題再創服飾新系列6森馬推動休閒服裝全產業鏈「數位化」7韓都衣舍攜手獨立品牌設計師打造全新聯名8巴拉巴拉開創「生態鏈共同體」網際網路商業模式9PUMA推出全新BMW賽車概念系列服飾
  • 中央戲劇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指南!
    2020年中央戲劇學院秋季學期即將全面開學,中戲新生你們準備好了嗎?今天,小影給大家整理了中央戲劇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報導指南,一起來看看吧!一、報到時間和地點新生報到時間為2020年9月17日,報到地點為中央戲劇學院昌平校區。新生報到前,根據學生處通知,報到當日分批次來校報到。
  • 從運動服飾解讀網際網路煥發零售品牌新生【圖】
    從運動服飾解讀網際網路煥發零售品牌新生【圖】 2014-01-22 11:22:51 來源:中國時尚品牌網 作者:營銷管理   國內知名品牌設計公司紫陽夥伴的創意實驗中樞
  • 煥發青春吧,傳統藝術!網易LOFTER組織青年創作者進行非遺探索之旅
    近日,由網易LOFTER和人民日報數字傳媒聯合發起的「煥發青春吧,傳統藝術!」公益活動進入徵集尾聲階段,活動以線上作品徵集的方式,在LOFTER站內、官方微博和官方公眾號發布招募公告,自招募發布以來,收穫了數千餘幅作品。
  • 揭秘「戲劇頭帽」製作技藝,更有意想不到的《大話西遊》隱密事件!
    戲劇頭帽,行話叫做帽盔,是戲曲演出道具中的一部分,是傳統戲曲中演員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與臉譜一樣,是識別戲曲角色的標籤。而韓小利從不馬虎,做每一頂帽子都嚴格按照傳統的制帽工藝,因而在圈內的朋友都稱他為「關中帽子韓」。製作工藝大的工序就需十道,而小的工序甚至可能達到幾十道。
  • 傳統藍染技藝的溯源和創新
    扎染、蠟染、藍染分析圖從技法上來說,使用一些其他的材料和工具,按照傳統技法製作圖案,必會碰撞出耳目一新的設計。從傳統扎染的技藝來看,其本身就具有獨特性,每一次小小的改變所迸發出的偶然性,正是其獨特性的體現。
  • 華東交大開設「刺繡課」 傳統技藝煥發新活力
    白鵑梅、梔子花、向日葵......在穿針引線中,學生們感受著女紅這項傳統文化的魅力。該學院教師介紹,「在中文系開設傳統技藝這門課,主要是為了更好的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文專業的同學不僅要掌握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語言和文字,還要儘可能的掌握一些傳統技能」。
  • 五年制大專華麗上線,服裝工藝美術系開學「五彩」繽紛
    中職起點五年獲大專文憑,配備業內名師和一流實訓企業——株洲工業學校新生入學的第一天,最讓服裝工藝美術系學生家長驚喜的莫過於這場「五年一貫制大專」的宣講會。創新的學制教育,整潔的校園和教室,溫馨的迎新活動,井然有序的安排
  • 【招生簡章】上海戲劇學院
    (三)相關專業與考生報名須知 1、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臺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動畫設計)專業繪畫科目(色彩畫、素描、命題創作)統一考試(具體考試科目詳見附表二),考生可以兼報。 2、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文學(教育戲劇)、廣播電視編導三個專業初、複試統一考試,三試分別面試。考生可以兼報。
  • 景泰藍火鍋製作技藝:匠心傳承與創新!
    景泰藍火鍋製作技藝:匠心傳承與創新新聞中心記者/劉子燁 王也宏峪 淶水臺△景泰藍火鍋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中國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淶水縣的景泰藍火鍋製作技藝始於清朝,傳承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