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人事大換血 2年來最燙手的位子是哪個?

2020-12-15 臺灣頻道

臺當局「內閣」改組6人底定。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機構日前宣布了「內閣」改組名單:懸缺一個多月的「「教育部」長」,由「內政部長」葉俊榮接任,「內政部長」由行政機構發言人徐國勇接任,行政機構發言人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谷辣斯·尤達卡接任。「交通部長」賀陳旦、「法務部長」邱太三、「財政部長」許虞哲下臺,分別由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宏謀、「調查局長」蔡清祥、「財政部次長」蘇建榮接任。此外,新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陳其南,新任「體育署長」高俊雄,「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

葉俊榮擔任「「教育部」長」,可說是這波「內閣」改組的源頭,也最令外界訝異。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對此表示,這樣安排的原因有三:因為葉俊榮具有學術地位、耐性與毅力、理想與創新。

包括這次改組,短短2年出頭,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已經歷經多次「內閣」改組。到底在蔡英文當局裡,哪些位子是「高危險群」,歷經最多次異動?又有哪些文風不動,穩若泰山?

「勞動部」是「內閣」裡最軟的一塊

蔡英文曾說「勞工是自己心裡最軟一塊」,這句話雖然被很多勞工拿來恥笑,但「勞動部」卻因為負責人更換頻繁,意外變成「『內閣』裡最軟的一塊」。

蔡英文當局甫上任,就以大開善門發紅包的方式,化解了華航空服員的工潮,然而如此「大方」所打下的例子,卻使得後來的勞動議題爭議不斷。臺「勞基法」兩度修訂,最後勞方資方都頗有意見,兩面不討好。第一任「勞動部長」郭芳煜,是由「勞委會」基層一路晉升的資深文官,結果被指為「老藍男」而下臺;第二任部長林美珠同樣出身常務官,卻因蔡英文表姐的身份常被人指點,後來因為身體狀況離職。

至於現任負責人,是時任高雄市長陳菊的愛將,外型也酷似「老闆」的副市長許銘春。果然「小花媽」入閣不久,花媽「本尊」也北上擔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

「教育部」拔管 「換人數」迎頭趕上

臺當局「教育部」之所以迎頭趕上,與「勞動部」並列冠軍,當然是因為今年初開始的臺大校長風波。臺大遴選出馬英九當局時代的「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擔任新校長,綠營方面隨即發起「卡管」與「拔管」,但是手段之不合理,也不斷遭到外界批評。第一任負責人潘文忠在4月中求去,並且很不給臺行政機構面子地坦言,「管案」是自己下臺主因。

新任負責人吳茂昆,雖然拿出十二萬分配合度,否決臺大的遴選結果,但本身的利益迴避、赴大陸講學等問題,都比管中閔更嚴重,在輿論高度質疑下,最後灰頭土臉下臺。

由於「拔管」爭議未解,臺「教育部長」一個多月沒人敢當,一度傳出賴清德徵詢「立委」管碧玲,結果居然是以往沒有教育行政背景的葉俊榮,出馬「兩肋插刀」。

「金管會主委」 也換到第三個

臺「金管會」首任負責人丁克華,出身財金專業,卻也是被「獨派」點名「老藍男」的一員。上任不到半年,2016年10月就因為兆豐、樂升弊案而下臺,換上地政背景、先前陳水扁當局時代以「打黨產」著稱的高雄銀行董事長李瑞倉,引發一片譁然。去年9月,李瑞倉隨林全下臺,不久轉任中華電信子公司中華投資董事長。

新任「金管會」負責人,居然是「黨產會」負責人顧立雄轉任,本職學能與金融的關係比李瑞倉更遠,更引發外界的質疑。

一直「高危險」的行政機構發言人

綜觀過去,臺行政主管機構發言人不管是在新聞局長兼任時代,或者改制為專任發言人時代,都是高危險群,陳水扁當局八年用了8個發言人,馬英九當局8年也是用了7個,幾乎一年一換。主因是任何部門的爭議,都不免燒回行政機構,而行政機構發言人就首當其衝,因此其政治敏銳度,以及和負責人之間的默契,也就格外重要。而如今蔡英文當局剛剛來到第三年,也換了第三個發言人上場。

民進黨二次「執政」的第一任發言人是學者背景的童振源,剛上任就傳出「為了避免獨家、降低我的工作負擔、維護我的生活品質,基本上不再個別回應媒體的詢問」的爭議發言,不僅在野黨同罵,綠營同志也不諒解。2016年9月,就慘遭調離現職,換上「立委」徐國勇。

律師、民代、政論節目名嘴出身的徐國勇,身段相對柔軟,同時永遠第一時間跳出來捍衛政策,成功地把許多針對各部門及部門負責人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因此雖然與賴清德並非黨內同派系,但深獲信任,這次升任可以算是對他的獎勵。但是口才便給的徐律師,能不能成功扮演好新角色,還待觀察。

新任行政機構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出身花蓮阿美族,曾任電視臺記者、主播,但過去兩年「立委」任內,主要關注臺少數民族事務,對一般民眾談不上太「露臉」。未來能否擔任這個壓力超大的職務,還有待觀察。

換最多人 叫蔡辦秘書長第一名

臺行政主管機構有四個部門都是第三任登場,但若把範圍擴展到整個「執政」團隊中,更換最多的位置,居然是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蔡英文上任時,邀請自己當初在李登輝時代「國安會」的「前輩」林碧炤出馬,但是上任五個月,就因為「完成階段性任務」而請辭,由副秘書長劉建忻暫代長達七月,到2017年5月才換上「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

今年2月,吳釗燮接任「外交部長」,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卻懸缺未派人,劉建忻又暫代秘書長兩個月,才由高雄市長陳菊北上擔任。若加上「常期代理」的劉建忻,蔡英文入主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後,已經有4個人坐過秘書長位子。

總計蔡英文上任以來,3位蔡辦秘書長當中,目前在位最久的吳釗燮,任期長度與兩度暫代的劉建忻差不多,都是9個月。現任陳菊秘書長,必須要當到明年春節之後,才可望成為在任最久的蔡辦秘書長。

「國安會秘書長」走馬燈 堪比「政院」四部門

另一個政壇舉足輕重的「國安會」秘書長,同樣也已經經歷三人:首先由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擔任,一年後由上將退伍的「國安會」諮委嚴德發接手,今年2月嚴德發轉任「國防部長」,再由「外交部長」李大維擔任。

更「有趣」的是,蔡英文當局的這兩大秘書長,其職務很明顯「因人設事」,吳釗燮身為民進黨的外事「一哥」,不管擔任蔡辦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外交部長」,都被認為負責外事;藍營職業外交官出身的李大維,則更是只能負責對外;嚴德發以上將之尊,轉任「國安會」諮委,其實低於官場慣例,但不久就被拔擢為安全系統龍頭,但仍然只能管軍事;陳菊是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但近日對各項施政公然指點,甚至差點接任蘇貞昌的輔選職務,權力顯然遠不只蔡辦秘書長的權限而已。

沒被換的負責人 又是什麼道理?

自兩年前520以來,「內閣」至今尚未異動的部門負責人,包括「文化部長」鄭麗君、「環保署長」李應元、「僑委會主委」吳新興、「原能會主委」謝曉星等。政務委員方面,則有林萬億、張景森、吳政忠。

這幾位「幸運」的部門負責人,之所以能夠不動如山,原因不只一端。其中如「僑委會」、「客委會」,或是工程背景的吳政忠,相對算是「冷門」,不易落入政壇風暴。「文化部長」鄭麗君「根正苗綠」,專業表現也有一定成績。兩年來環保糾紛雖然不斷,身段柔軟的李應元總還能應付。

至於主導軍公教年金改革的林萬億,近來由「大炮」趨於低調的張景森,或是並非核工背景、但是配合反核政策不遺餘力的謝曉星,儘管外界爭議不少,但是絕對「政治正確」,當然也在繼續效力之列。

(責編:劉潔妍、楊牧)

相關焦點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成蔡英文當局燙手山芋
    評論直言,民進黨對待「監督條例」和服貿充滿了政治算計和意識形態,並非從臺灣經濟、民眾福祉的角度來考慮,以致造成今日的施政困境,對於民進黨而言,「監督條例」已變成燙手山芋。去年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曾言之鑿鑿地說「監督條例是優先法案」,但如今一年過去了,以民進黨為第一大黨的「立法院」還未通過「監督條例」,蔡英文是在「打假球」嗎?  「監督條例」草案是2014年3月「反服貿學運」的產物。當時一些「反服貿人士」要求制訂監督兩岸協商過程及兩岸協議的「法案」,實際上是要為兩岸協商設下重重障礙,企圖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英媒稱臺灣大停電衝擊民心:或致蔡英文當局「人事崩解」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也於8月16日正式發表聲明,向全臺灣民眾致歉,並全面檢討、指示臺灣行政事務主管部門速研擬報告說明。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李世光也宣布請辭下臺。根據臺灣官方調查,原因是因為臺灣「中油公司」員工,在操作大潭電廠的供氣系統時發生錯誤,因而讓系統出現「信號異常」,最後6部機組自動關閉,讓供電量瞬間銳減10% 。
  • 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傳臺灣當局外事安全體系人事大地震
    蔡英文「5·20」即將展開第二任期,綠營內部傳出臺當局的外事體系和安全體系都將有人事大地震,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外派到泰國,原在泰「代表童振源改調"委會主委,除安全部門「秘書長」李大維調職外,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也可能異動,但目前各方仍在協調,尚未敲定。
  • 臺媒:蔡英文換湯不換藥的人事變動有何意義?
    臺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在春節之前,外界就傳蔡當局將改組「內閣」,過了年上班後,果然發布異動名單。此次蔡當局換將,包括「外交」、「防務」、「陸委」、「勞動」、「退輔」等部會長官,還涉及蔡英文辦公室,算是一次幅度不小的人事變動。
  • 港媒:蔡英文當局上任未滿百日 人事布局見慌亂
    海外網8月10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還未滿三個月,但人事布局卻一再出現問題。例如,新任「駐新加坡代表」江春男因酒駕問題引發外界強烈批評,延燒多日後向蔡英文請辭並獲準;而蔡英文的「文膽」、原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姚人多,也調任蔡英文辦公室副秘書長;今年2月才上任的不分區「立委」顧立雄,才當沒幾個月,現在又被蔡英文以及「行政院長」林全屬意接任「不當黨產委員會主委」。中評社刊文稱,這一連串的人事布局,顯示出蔡英文上任初期的匆忙和慌亂。
  • 臺當局人事變換猶如"大風吹" 臺教授痛批:問題在首腦
    中國臺灣網2月25日訊 「大風吹」是一種多人的團體遊戲,大家依條件於每回合互換位置,臺灣《中時電子報》指出,觀察這次民進黨當局的人事異動,幾乎有如「大風吹」一樣的換湯不換藥。臺當局「內閣」改組,非「國安部會」僅臺當局「勞動部長」以「健康」理由換人,基本上還是同一批人互換位置。至於哪些人「被改組」?就是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變「外交部長」,「外交部長」變「國安會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變「國防部長」,然後陳水扁時期臺灣陸委會主委回鍋。
  • 燙手山芋?「亂港分子」被蔡英文「坑慘了」!
    但是蔡英文卻僅僅就用三言兩語將這件事情一筆帶過。在對待「亂港分子」這件事情,民進黨當局最終還是選擇了隔岸觀火。 蔡英文兩面三刀 表面支持背地裡隔岸觀火 據民進黨當局相關發言人表示,目前,「陸委會」已經結合相關力量成立所謂的「香港人道救援」項目以及辦公室
  • 蔡英文春節要對「內閣」大換血?臺媒:多「部長」「顏色不對」或下臺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為應對年底選戰,蔡英文當局除了陸續宣布一系列政策外,「內閣」人事也將在春節期間調整,預計大年初五宣布。但調整「內閣」真的就能使施政見起色嗎,島內輿論紛紛打出大大的問號。
  • 蔡英文當局醜聞不斷,又見陳水扁家族貪腐的影子
    儘管「改革」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把臺灣年輕世代蒙得昏頭昏腦,但蔡英文當局的政治及官箴風氣還是脫離不了陳水扁當政時的那片汙水。臺灣高鐵是個事業體相當龐大的公司,董事長應該拿多少薪水,如果拿一般上市大公司來比,月領70萬元(新臺幣,下同),甚至百萬,也沒什麼好驚奇的。但上市大公司的董事長領高薪靠的不單是能力,最主要是自己多金,擁有大股權,講話大聲的實力。
  • 蔡英文當局「父子騎驢」已蹉跎一年
    臺灣《工商時報》23日發表社論指出,去年520之前蔡英文新當局夾著超過6成以上的高人氣,帶著人民的高度期望,自詡為「最會溝通的當局」,風風光光地接掌政權。然而蔡當局幾乎沒有蜜月期,因為「九二共識」,蔡英文還沒上任,就烏雲籠罩,讓520的興奮歡樂打了折扣。
  • 陳水扁成「最燙手山芋」 蔡英文要以拖待變
    陳水扁成「最燙手山芋」 蔡英文要以拖待變 2008年08月22日 15: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黨內高層指出,蔡英文只能以「時間換取空間」,等待廉政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出爐,但若是期間「護扁」聲浪過於高漲,影響到蔡英文和民進黨的聲勢,就可能走向攤牌的局面。   親近蔡英文的人士說,陳水扁支持蔡英文出任黨主席,對蔡英文「有恩」;一旦陳水扁出問題時,就會成為蔡英文「最燙手的山芋」。
  • 蔡英文,專家說了:「組頭」不換,全白搭!
    【環球網綜合報導】昨天(22日),臺當局「內閣」突然「大換血」,震驚政壇。臺「外交部長」、「國防部長」、陸委會主委等重要職位一一換新。就在島內紛紛議論,蔡英文如此改組能否重啟臺頹廢局面之時,臺灣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遊梓翔發文解釋了大眾疑惑,他言辭犀利,直指臺灣現在遭遇的兩岸困境、國際難題確實是來自這個「組」,但關鍵根本不在「組員」,而在「組頭」。他批道:如果「組頭」腦袋不換,意識形態依舊,「組員」大風吹換換位子有什麼用?
  • 蔡英文第三波人事任命 陸委會主委為何是她?
    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以及當局行政機構準負責人林全15日下午分別召開人事公布記者會,公布領導人辦公室秘書長以及「國安會」方面的人事安排及行政機構第三波人事,至此,蔡英文當局的兩岸、外事及財經團隊已經確定。
  • 勞保年金破產在即 且看蔡英文當局如何拆彈
    蔡英文第2任期仍有不少勞動議題有待處理,例如勞保基金預計2026年破產,潛藏債務的勞保年改是否成功?或是島內長期存在青年低薪困境,基本工資調升幅度是否提高?皆受到外界關注。    根據勞保財務精算報告,勞保潛藏50年負債,已持續增加至9.11兆元(新臺幣,下同),破產年限也提前至2026年,儘管近年勞保基金操作績效好,仍補不了財務黑洞。
  • "臺灣騙子"成燙手山芋 新報:蔡英文兩岸模糊戰術或失效
    民意代表徐永明甚至指責臺灣當局法務主管部門未向大陸主動收集事證,嚴重失職。臺灣當局法務主管部門作出反擊,不惜直捅問題關鍵說,依《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例如犯罪情報交換、合作協查、共同偵辦、交付證據等,皆需經兩岸討論協商才能進行,臺當局法務部門「無權片面決定」。
  • 蔡英文的燙手山芋 黨內奪命連環LINE就是要赦扁
    華夏經緯網9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這是在LINE上暱稱「ABC」所策劃的一宗綁架案,綁架的工具是「情感」、綁架對象是「民進黨」;付贖款的蔡英文,想用「不以黨領政」築起防火牆,看來這個籌碼,並不多。    據報導,民進黨人最近的LINE一響,八成就是「ABC」來了,「ABC」是誰?
  • 外媒諷蔡英文當局:「總統府」都變成了臺灣抗議露營區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上臺後,不僅將兩岸「和平紅利」歸零,島內各界更是對其施政效果大為不滿,新加坡「聯合早報網」3月30日以標題「最會溝通政府?臺總統府旁變抗議露營區」,暗諷蔡英文當局施政處處被臺灣民眾抗議的窘境。
  • 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安全體系人事將大地震?
    到了現代就算是最高領導人未有變動,但是其底下人員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或是與最高領導人產生一些分歧,或是不再贊同最高領導人的做法而產生各種各樣的人事變動。其實7國早已看出真相!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安全體系人事將大地震?蔡英文在臺灣大選中獲勝成功連任,但是這個時候卻傳來各種各樣的臺灣民進黨當局人事變動的消息。這一次的變動非常之大,多個部門的人員都有所調換。
  • 稱日本是「大哥哥」 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
    來源:解放日報原標題:稱日本是「大哥哥」、臺日關係是「夫妻」,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臺灣屏東的後灣村,是臺灣海峽邊一個偏僻的漁村。小村人靠海而生,即使現在的後灣,退潮時到海邊礁石上採集天然海鹽,仍是贈送客人的最珍貴禮物。如今的後灣村平靜且名不見經傳,但後灣人的祖先可是大歷史的見證者。在後灣邊上的海洋生物館旁,有一座殘碑。看介紹,這裡原來是「牡丹社事件」時,侵臺日軍的紮營地。殘碑圖為保力溪口處。
  • 蔡英文人事改組試圖挑戰WHO,打小算盤被批自討沒趣
    臺當局顯然清楚,今年的情況比去年還不如去年,去年臺當局到最後階段收到了世衛的邀請函。當時島內正處於政權交接期,與會代表是蔡英文派的,但邀請函其實給的是馬英九政府;而且,去年是大陸對蔡英文的考察期,現在考察期已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她顯然沒有答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