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為應對年底選戰,蔡英文當局除了陸續宣布一系列政策外,「內閣」人事也將在春節期間調整,預計大年初五宣布。但調整「內閣」真的就能使施政見起色嗎,島內輿論紛紛打出大大的問號。
被撤換多因「顏色不對」
蔡英文執政近兩年,民調始終疲弱不振,要求「內閣」改組的呼聲不斷。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透露,「行政院」將在春節期間徵詢人事,「教育部長」潘文忠、「外交部長」李大維和「內政部長」葉俊榮等部門首長都可能換人。1日,臺灣「行政院」率先宣布新任「央行總裁」人事案,由原「副總裁」楊金龍升任。據悉,出生於1953年的楊金龍是英國伯明罕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一直在臺灣「中央銀行」服務。
他們遭撤換的原因不盡相同,最主要的當然是「顏色不對」。《聯合晚報》1日分析稱,李大維是資深「外交官」,臺灣「外交」處境向來艱困,持平而論,他任內並未犯下太多錯誤,「但錯就錯在顏色,因為李大維長期在國民黨執政時擔任官員,在蔡政府擔任部長一年多來,不斷遭深綠與獨派點名是老藍男,應該換人」。「財政部長」許虞哲也有類似問題,不是綠營「自己人」,加上完成稅改這項重要的階段性任務,就算沒被換下,預期退休之日也不遠。至於「內政部長」這個職位握有許多地方資源,政治性質很高,現任葉俊榮是知名的公法學者,面對許多富有政治爭議的議題如「婦聯會」黨產問題時,他往往表現得比較寬容,結果引發綠營不滿。民進黨「立委」王定宇1日放話要讓葉付出代價。文章說,「葉俊榮的學者性格就像小白兔,他闖入充滿狼性的政治圈,很難生存」。
至於「教育部長」潘文忠,是因為外在政治因素幹擾教育,近期臺大校長爭議這把火也燒向「教育部」,使他遭到不少批評。而蔡英文表姐、「勞動部長」林美珠則是因為罹患癌症,可能被調整。
改組充滿算計
針對「內閣」改組傳聞,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1日表示否認,稱「到現在為止沒有這個信息」。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稱,現在的賴清德「內閣」不少成員表現令島內不滿,改組不令人意外,但這波人事改組明顯是因為年底「九合一選舉」將至,「戰鬥內閣」以選舉優先、施政次之,對臺灣社會是禍不是福。他說,外界頻頻點名質疑、且爭議不斷的「交通部長」賀陳旦與「國防部長」馮世寬,幾次「內閣」改組都不動如山,長此以往,恐怕下一個地動山搖的就是「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民調。
有輿論質疑稱,這波人事改組可謂機關算盡,凸顯出民進黨派系鬥爭和妥協的影子,像傳出異動的「教育部長」和「外交部長」,與其說表現不如預期,不如說是民進黨內虎視眈眈要此大位者眾,剛好趁「護照」出問題、臺大校長遴選爭議,順勢換上各派系的自己人。高雄市長陳菊即將任滿,其人馬已經「預定」了「教育部長」等多個職位。至於「勞動部長」林美珠,在「勞基法」修法達成向資方靠攏的目標後,當然可以「功成身退」。
接替人選只是不得已的選擇
《聯合晚報》1日分析稱,今年是選舉年,從民進黨的一貫做法來看,「內閣」除推動政務外,更重要的功能是「戰鬥」,是「選舉」,因此改組是必然的。
但改組真的就能加強蔡英文當局的施政能力嗎?島內輿論顯然並不看好。聯合新聞網1日稱,李大維下臺後,可能轉任「國安會秘書長」或退休,最可能接替他的是駐美代表高碩泰。不過高碩泰近來處理美國貿易代表署及國務院領事局官網下架「中華民國國旗」一事,僅指示駐美代表處新聞組發了一個要媒體自己去問美國人的聲明,引發不少批評。《聯合晚報》稱,受困於兩岸關係急凍,身為資深「外交官」的李大維無法施展,自爆壓力山大,有駐外代表一下子就瘦了7公斤,「我自己每天看外館電報,有時也會心驚肉跳」。文章認為,民進黨執政後,先後丟了聖多美普林西比及巴拿馬兩個「邦交國」,梵蒂岡、多米尼加和帛琉又不時響警報,對李大維來說是「非戰之罪」。因此,雖然高碩泰與民進黨高層關係很好,但在這個時機被推上去,也是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