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日需常樂,餐無不盡歡。中國的百姓自古便是民以食為天。填補商業空白、深耕社區經營更是超市發多年來根植社區的初心。11月28日感恩節,超市發攜涅槃重生的海中店強勢回歸,全力打造升級版社區商業綜合體。」
在中國的「矽谷」——北京海澱中關村的核心地帶,有一個擁有20多年歷史的農貿市場——海中市場,它見證了這片土地的繁榮,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的昌盛。
海中市場,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路甲2號。它於1993年開業,2016年關停,周邊社區老百姓無不感到惋惜。就在老百姓唏噓它謝幕的3年後,2019年11月28日,超市髮帶著涅槃重生的海中店回歸了。傳承著它的使命,堅守著它的初心,以創新的姿態,溫暖這片故土。
作為海澱首家「接地氣、個性化、有溫度、惠民生、京味濃」的社區商業集成模式——升級版的「海澱社區商業e中心」,全新的超市發海中店一期開業的一層和負一層經營面積2400餘平米。以社區百姓一日三餐的高頻剛需和便民服務的低頻剛需為基礎,豐富社區商業服務功能,打造一刻鐘商圈範圍內的消費服務全包圍、集成化、保姆式的社區商業綜合體示範店,蛻變為海澱最美市集。
最強團隊嚴格化 打造更規範的管理模式
作為超市發2019年重點項目,海中店可說是配置了超市發「最強」運營團隊。由業內知名坪效王雙榆樹店店長王愛平擔任海中店店長,這位擁有37年零售經驗的「最強」店長,另一重身份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她將與她的團隊一起為海中店的顧客提供最貼心的商品、最暖心的服務。同時海中店將啟用最嚴格的運營管理規範,將以顧客的到店體驗與評價為標準,定期對商戶進行優勝劣汰,力求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把服務百姓的一日三餐升級為服務百姓的生活。
安全為先標準化 打造更溫暖的現代市集
在海中店內設有專業的農殘檢驗室,每天對商戶銷售產品進行取樣抽檢,對不合格產品立即下架,並對商戶進行汰換處理,嚴守食品安全最後一道防線。在海中店立項之初,超市發便聘請了業內知名的專業設計團隊對海中店進行整體規劃,同時聽取行業專家的意見進行調整。最終形成「超·市集」「超·好味」「超·暖家」「超·樂活」「超·美食」五大區域定位,突顯海中店獨特的歷史文化氣息,顛覆顧客對菜市場髒亂差的印象。為了照顧中老年顧客購物,將原有臺階延展1.5米,放緩了坡度,重新調整了臺階的臺面與高度。與多方協調進行電增容改造,解決了之前由於供電量不足導致空調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同時為更多現代化設備啟用打好基礎。
科技賦能信息化 打造更精準的智能管理
全新的海中店運用了ERP系統管理模式,整合內外部資源對商戶、商品進行實時有效地管理。為市集中每家商戶增設電子顯示屏,實時將菜價信息、追溯信息、支付信息等重要信息進行公示,有效保障商戶的規範化。商戶每天將商品信息、價格通過手機端錄入,超市發通過後臺進行審核,通過後便可在前臺進行公示。同時所有銷售系統與電子秤都通過wifi與前臺公示屏對接,實時公示市集銷售物品的種類及售價,保障信息公開、透明、可監督、可追溯。
海中店的「超·市集」區域主營蔬菜、水果、鮮肉、水產、副食糧油、米麵雜糧、乾菜乾果、主食、熟食、豆腐、醬菜等民生必需商品,輔以現炒乾貨、鮮花、觀賞魚等項目,滿足周邊社區百姓日常生活的「高頻剛需」。整層採用攤位式經營,保留原海中市場經營方式的同時加以超市化管理的運營模式,組織差異化專業果菜生鮮食材。請回了原海中市場備受顧客歡迎的麵條、蔬菜等商戶;增加進口調料、澳洲牛排等高端商品,山東嗆面饅頭、天福號等人氣商品。恢復了海中市場便民規範個性口碑的特點。
海中店的「超·好味」區域採用檔口經營的模式,經營西四包子鋪、老北京水餃、百年滷煮等北京傳統小吃,同時引進了怪獸炒飯、五道口棗糕、貢茶等獨具特色的網紅品牌,為周邊社區百姓提供早點、便餐,滿足居民即買即食、安全快捷的購物需求。
開業首日現場火爆異常,「肉特便宜,才25塊8。帶魚也特別好。」這類口碑在顧客間不斷相傳。超市發領導班子及店長也在現場聽取了顧客的建議,在今後的經營中將根據顧客需求不斷調整市集,最大化的滿足顧客需求。
開業期間,中關村街道書記和主任、海澱置業集團總經理張建平和副總許平等領導來到海中店調研指導,對超市發海中店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個店讓顧客滿意,讓政府滿意。為中關村高知人群服務,是個很好的開端。超市發把剛需做出了美好。」
超市發作為國有企業,早在2007年便開設生鮮早市,在2008年創辦超市化經營的農達菜市場,多措並舉不斷開拓社區經營之路。在零售業跌宕起伏的今天,超市發不跟風、不折騰,沒有盲目仰頭追逐觸不可及的新浪潮,而是低下頭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在今後,超市發將繼續傳承深耕社區的企業使命,堅守做足餐廚的零售初心,在創新中不斷升級,用溫暖服務讓城市升溫。(來源: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