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強化多學科融合的科學探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理工結合、工工交叉、工文滲透,孕育產生交叉專業,推進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工程人才。2019年11月30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天津大學、天津農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承辦,天津市計算機協會單片機分會協辦,天津啟誠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贊助支持的第二屆天津市大學生信息技術「新工科」工程實踐創新技術決賽在天津大學舉行。
據大賽承辦校負責人蘇寒松教授介紹來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天津農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中國民航大學、北京農學院、河北工業大學、等22所「京津冀」本科院校,406支參賽隊通過層層遴選,最終173支參賽隊伍入圍總決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機器人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送餐服務機器人的應用有效地節約了人力資源。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餐廳智能服務機器人作品涉及自主巡線、智能避障、語音播報等功能,採用模塊化的設計思路,利用網絡通信技術,構建了以伺服器為中心的控制系統結構。基於LabVIEW程式語言設計了網絡通信協議,實現了伺服器與機器人之間的通信。體現多學科交叉融合「新工科」特色。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作品「智能皮影戲技術」,參賽隊員以電子科學技術、物聯網技術、計算機軟體編程專業為主,採用人工智慧、新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碰撞,順應當下人工智慧的浪潮,將古老的文化瑰寶與現代大眾的所能接受的方式相融合。用智能皮影戲設備記錄還原創新複雜奇妙的皮影戲表演,傳播發揚中華民族文化。
天津工業大學共享體檢系統,通過多生理參數採集、智能互聯、高效的人機互動。將繁雜的體檢過程轉變為快捷自助化式體檢。縮減了排隊等待時間,共享式綜合醫學體檢方式帶來新體驗。參賽隊員通過參賽將創新性的體檢流程應用到實際項目中,對於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賽企業命題組長張鋼教授表示今年參賽作品內容涉及「雲、大、物、移、智」等多項新技術,充分體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特色。
贊助企業啟誠科技總經理宋立紅說,大賽得到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贊助支持,說明我們的學科競賽影響力與日俱增。既有中國民族大品牌「華為」;又有國際精英品牌 「NI」等,充分體現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向。
大賽自主命題組長劉開華教授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產業發展教育先行。競賽的舉辦必將帶動多元化、國際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通過產學研緊密融合,促進賽事成果轉化。對於培養大學生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