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2020初選結果15日出爐,高雄市長韓國瑜以44.805%的支持度(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27.73%、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17.9%、前臺北縣長周錫瑋6.02%、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3.544%),確定代表國民黨出徵2020大選。
在政黨對比部分,韓、蔡、柯「三腳督」賽局中,韓支持度高達47.7%,遠遠領先柯的18%及蔡的15.8%。對此,國民黨黨務人士認為,綠營灌票情況幾乎不存在,是支持者大肆宣傳初選,使得藍軍表態率高,綠軍表態率則偏低,「柯文哲、蔡英文的支持度也比實際情況低」。
15日深夜,韓國瑜發出以「五個感謝」為題的千字文,強調在得知初選結果的那刻開始,他心中沒有喜悅、只有沉重的責任和無盡的感謝。在文章最後,韓國瑜強調:不為賣菜郎、不為國民黨,只為一個「臺灣安全、人民有錢」的新臺灣奇蹟。
韓國瑜以壓倒性的優勢在國民黨2020初選中脫穎而出,證明去年「九合一」選舉隱藏在臺灣各角落的「沉默力量」,在這場初選中再次展現。同時,按民進黨一貫的作風,韓國瑜也將迎來臺灣選舉史上最血雨腥風的一場大選。因此,韓國瑜及其團隊必須跨越橫阻在前的五大關卡,才能衝向勝選的終點線。
1、誠信
韓國瑜剛從初選民調中勝出,「落跑市長」的標籤就同步貼在了他身上,這也是民進黨能抓住韓國瑜的最大「把柄」。韓國瑜對此也相當重視,15日在臺灣中天電視臺的某檔節目中重申會帶職參選2020,周一到周五拼高雄市政、假日拼臺灣施政。至於如何將「誠信」轉化為「大義」,讓高雄市民相信韓國瑜選2020,是為了達成更高目標——既照顧高雄人,也關照全臺灣人——還有待觀察。
2、包容
可以說,韓國瑜勝出,被外界視為「不理性」的「韓粉」功不可沒。在6月的造勢活動中,無論大雨磅礴還是烈日驕陽,「韓粉」齊心集結於各個造勢場合。初選民調前夕,「韓粉」還發起固話轉手機不漏接活動,甚至有夜市攤販乾脆不做生意在回家專心等電話。但不可諱言,「韓粉」的排他性愈來愈強,恐限縮韓國瑜拓展中間選民的彈性。因此,如何擴大韓國瑜的民意支持基礎,實踐韓提出的「愛與包容」,已成當務之急。
3、團結
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黃智賢說,不團結就是保送蔡英文連任。因此韓國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以初選領頭羊的身份凝聚黨內支持,避免發生分裂。15日民調結果剛公布,韓國瑜立刻拜會朱立倫,展現了高度,接下來爭取郭臺銘等人的支持,也是必要的工作。這些都不應只是禮貌性的拜會,而要有更高的策略結合與論述拓展。如此,韓國瑜才足以迎戰綠營乃至柯文哲的夾擊。
4、認同
韓國瑜能拿下17.075%差距,代表「韓粉」夠堅定,但藍營票拿到後,韓國瑜勢必要向中間、年輕選民靠近。但韓國瑜之前為了保持「被動參選」的狀態,對「韓粉」以外的選民,基本沒有關注,造成年輕人、「經濟藍」對韓國瑜沒有「認同」。比如近期高雄發動的「罷韓」聯署,就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支持。相反,爭取連任的蔡英文和可能參選的柯文哲,兩人在年輕族群中都有一定支持比例。因此,打破與年輕世代的樊籬,是韓國瑜爭取「認同」的重中之重,一旦年輕人對韓國瑜從無感變討厭,局面恐將難以收拾。
5、清白
韓國瑜去年以一人之力擊垮民進黨,吃了大虧的民進黨接下來必定發動鋪天蓋地攻勢,除了塑造兩岸短兵相接的恐懼氛圍,更會以龐大的行政資源壓制韓國瑜,比如尚未結束的「北農案」等。行政、司法雙管齊下,韓國瑜的「清白」將是民進黨鎖定目標,韓要有實時掃除疑慮、自清能力,方能抗衡對手排山倒海的攻擊。
國民黨2020初選最揪人心的其實不是顧電話的日日驚心,而是如何保證上下一心、兄弟同心,畢其功於一役!而韓國瑜團隊與勝選的距離,就看能否謹記並闖過「誠信」、「包容」、「團結」、「認同」、「清白」五大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