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味道:南湯圓北元宵,桂平的餈粑夠大隻~來自媽媽的味道

2020-12-20 桂臨塞上

關於這個美食,在廣西桂平,人們都叫它餈粑,大如成人拳頭,仿佛一粒碩大無比的潔白的寶珠,鑲嵌在桂平人的心中。更是桂平人節日裡不可缺少的幾大美食之一。更有不可磨滅的記憶味道,因為,那是來自媽媽的味道!

但是呢,在外地人眼裡,這個叫湯圓或者元宵,共同點都是用糯米粉包裹的餡料,湯圓和元宵有什麼區別?

元宵一般是北方的稱謂,鴿蛋大小,餡料以豆沙,芝麻為主;餡料捏或者揉成團,灑水,放到糯米粉堆裡搖出來。

至於湯圓,一般是南方的叫法,基本都是包出來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最有名的屬寧波湯圓了,和北方差不多大小,口味也一樣甜味為主,也就在正月十五這個節日裡吃湯圓;到了兩廣地區,湯圓就變大了,餡料是鹹鮮為主,包羅萬象,肉的,海鮮的……根據各地口味食材隨意搭配。至於四川,有搖有包。也是甜的,延伸出來的「三大炮」聞名遐邇

在桂平,就叫餈粑,兒時,看到媽媽拿出石磨就知道快到吃湯圓的時候了,轉著石磨,看著白白的糯米漿順槽而下,恨不得馬上就能吃上。可是工藝太複雜了泡糯米~磨米漿~壓漿~揉團~除劑~包餡~煮製~開吃!想吃一頓餈粑沒有點耐心還真不行!

基本都愛吃豆角豬肉肉餡,或者「頭菜」豬肉餡。如果甜的,芝麻,花生餡居多。一頓三五個,爽歪歪!

很多時候都是媽媽在動手包,幾下一個,又快又好又圓,姐姐也只是在旁邊學習而已,而桂臨塞上覺得等待的心情是最為漫長和著急的,至今還記得那個感覺,感覺時間過得好慢好慢,又好長好長……

能做的,就是看著火煮餈粑咯。看著餈粑上下翻滾,就跟翻筋鬥一樣,最終還是得媽媽來檢查看成熟沒有,真的懷念媽媽那靈巧迅速的動作,兩下三下,幾姐弟的碗裡就都躺上兩個三個的餈粑了,喜歡重口味點的就澆點豉油汁,不喜歡就直接開吃了。餈粑的味道!家常的味道!記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您喜歡吃嗎?

母親節快到了,在這裡祝有媽的當媽的準備當媽的將來當媽的節日快樂!致敬

這裡是銀川桂香苑威記私廚!桂臨塞上出品!謝謝閱讀關注!

相關焦點

  • 今天元宵節,教教你做農村「大湯圓」菜餈粑軟糯不糊味道正宗
    元宵是中國傳統美食之一,屬於元宵節節日食俗。在我們老家有習俗每年元宵節都做菜餈粑,這可能是全國最大的「大湯圓」了一碗一個,為什麼說它也是湯圓呢?因為外皮和湯圓一樣都是糯米粉做的,但是我們這做法真的非常好吃,普通湯圓味道沒這麼香,煮就會跟湯融化成米糊,這個不會,放在湯裡還是圓溜溜的一大個。
  • 「超兇殘」湯圓測評!我們從道北走到道南,把這些湯圓全都為你吃過啦!
    常有,南方「湯圓」,北方「元宵」一說那麼,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元宵呢?敲黑板來複習一下元宵湯圓的區別吧!菠蘿的酸味,加上甜甜的味道,不喜歡吃甜的湯圓的,可以嘗試一下,個人認為很好吃。堅果味的湯圓,小編真的是第一次見,光看包裝就會買的顏值擔當,所以必須要嘗試一下!
  • 元宵佳節湯圓自己做,加上它營養豐富味道好極了!團圓的味道
    元宵佳節湯圓自己做,加上它營養豐富味道好極了!團圓的味道。農曆春節過後我們迎來了正月裡第一個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不論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會包像月亮一樣圓圓的小吃,南方做湯圓,北方為元宵,取其團團圓圓之寓意,祈福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和和美美,事事順心如意好彩頭。作為美食愛好者,元宵節的湯圓自己做,更是加上了新元素,與時俱進,營養豐富味道佳,口感好極啦。
  • 上海人元宵節吃湯圓不吃元宵!鮮肉 麻將 榴槤 炸湯圓…走起!
    那麼問題來了:正月十五,你們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呢?元宵和湯圓真的不是同一個東西哦!南北方文化存有不同,所以正月十五這一天的標配食物,也不盡相同!靜安區陝西北路105號021 62470030人均:16元
  • 土豆餈粑香酥好吃,還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天冷了嘴巴就想吃些香的東西,不知不覺中便想起了,讀六年級那年老爸炸了土豆餈粑,於是第二天帶了些去學校,那時讀的寄宿,同宿舍的同學看著我吃,都聞著好香,便把它全部分開出去每個嘗一口,大家都說很好吃。這會又想起了那個場景,便想著有時間自己也做一次來吃,回味下小時候的味道。
  • 元宵節吃湯圓or元宵? 探訪:手工元宵這樣搖出來
    做元宵時,首先要將餡料做好,沾上水,再投進盛滿糯米粉的笸籮內搖。中新網 吳濤 攝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人們賞燈、猜燈謎,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是吃元宵或湯圓。有人喜歡自製元宵或湯圓,吃個新鮮,在餡料的口味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那麼,元宵是怎樣做成的?元宵與湯圓又有什麼不同呢?
  • 別拿湯圓當元宵,這才是元宵的正確做法,原來比做湯圓還簡單!
    南有湯圓北有元宵,許多人覺得這是同一種食物,其實湯圓和元宵的做法完全不同!我對元宵是怎麼做出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以前每到元宵節,超市門口都會擺個大圓筒,裡面裝著糯米粉,元宵在裡面滾來滾去,滾來滾去,越滾越大,圓筒裡的喊叫聲:「水磨元宵,現做水磨元宵!」每個人都排隊按斤稱買,元宵有芝麻花生味,有豆沙味,有山楂味,煮好的元宵也像湯圓一樣軟糯,個人覺得味道更Q彈。
  • 今天你吃元宵還是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為一年一度的節日,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 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湯圓本名為元宵,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為避諱元宵的諧音「袁消」而改名,而農曆正月十五吃湯圓,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節的重要習俗。在吃貨心目中,就只有——湯圓!南湯圓北元宵各有風味,而且隨著社會發展,還誕生了許多口味的湯圓,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特別的元宵湯圓!
  • 冬至味道:五邑鹹湯圓
    每年冬至那天五邑人餐桌上都必有這麼一道吃不膩的名菜--鹹湯圓。前幾年聽說過這樣一個事,直到今天,每年的冬至那天都不少世界各國的華僑特地從外國回來過節,為的就是那麼一碗鹹湯圓,令遊子不遠萬裡回到家鄉的可能就是那魂牽夢縈的家鄉味道。冬至節令食文化向來有北水餃南湯圓的說法。
  • 都是糯米糰,為啥「湯圓」比「元宵」多賣幾倍?南北差異有勝負了
    元宵和湯圓,雖然都是元宵節的節日食俗,但這是兩種不同的食物。一般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一南一北的不同習俗,本應該銷量都差不多,而且「元宵」聽名字還是元宵節的正統食物,但實際上湯圓的銷量要遠高於元宵。
  • 明日冬至,教你做「大粒湯圓」,香甜軟糯,溫州人小時候的味道
    明日冬至,教你做「大粒湯圓」,香甜軟糯,溫州人小時候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冬至家裡都會做湯圓,有一種湯圓小孩子最喜歡吃了,我們都稱之為「大粒湯圓」。現在想想,其實它比沒有那麼大粒,只不過小時候覺得這種湯圓比帶湯的那種大,所以才有這樣的叫法。
  • 包湯圓太麻煩?這麼燒最簡單,5分鐘出鍋,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
    元宵過完,年也就過完了,但是生活還是一天一天繼續下去。昨天跟同事聊天,說日子過得真快啊,一直在說等著過年,等年過完,2018年已經過去兩個月,現在居然是三月份了。春風十裡,我們又等著過三八節,看油菜花,最多的當然還是忙工作,像上了發條的齒輪,轉得停不下來。
  • 湯圓和元宵都分不清,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容嬤嬤,掌嘴!
    你說元宵和湯圓是同一種東西?容嬤嬤,掌嘴!連元宵和湯圓都分不清,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吃貨?大多數人都說,湯圓和元宵就是同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同罷了。聽到這裡,作為一個低調了20多年的吃貨,我覺得,是時候該站出來說幾句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的標配美食就是湯圓和元宵了。
  • 2019元宵消費調查:三大品牌領跑 元宵湯圓哪家最強?
    湯圓和元宵銷售比例分別為88%和12%,明顯可以看出近兩年來湯圓銷量遠超元宵。2019年形勢如何?元宵逆風翻盤還是湯圓繼續奪冠?京東上最愛買黑芝麻餡的用戶來自甘肅、新疆、西藏;最愛混合口味的用戶來自黑龍江、內蒙古、貴州;最愛花生餡的是廣東、遼寧和福建的用戶;最愛鮮肉餡的用戶以雲南、上海、江西居多;最愛豆沙餡的則有廣西、安徽、江蘇的用戶;最愛水果餡的是福建、湖南、浙江的用戶。
  • 廣州味道|元宵到了!這家專做一種餡料的湯圓店,二十餘年不變「心」
    元宵節到了,北方人「滾」元宵,而南方人「包」湯圓。這期洋洋來到越秀區中山三路一家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湯圓店,這家堅持只做一種湯圓餡料的店鋪,是怎麼用味道俘獲人心的?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還未進店,就已聽到這首貫穿我們整個童年的兒歌。
  • 青島美食:湯圓大測評,思念湯圓粘鍋?三全元宵酸到懷疑人生~
    記憶中的元宵節印象裡的元宵節,總是伴隨著熱鬧的花燈煙火、擁擠的廟會和那一碗燙手軟糯的湯圓~>說起湯圓,這本是南方人的叫法,北方人稱之為元宵,叫法不同,就連做法也大大不一樣呢!滾元宵1包湯圓2但不管是象徵團圓,還是好運,這都是各地人民對未來的美好寄託~隨著時間推移,當初這份自己動手製作的美食,已經變成了奢侈品,
  • 想念,是一種味道
    甚至有些記憶已經模糊了,但那種想念的感覺還在,每每想起,就會有一種熟悉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那你的想念是一種什麼味道?有的人是糖葫蘆的味道,有的人是蔥花餅的味道,有的人覺得是烤紅薯的味道……我的想念,是糖餈粑的味道,奶奶的味道。
  • 元宵的別樣吃法,get√起來!
    今天是元宵節你們吃湯圓了沒?湯圓有很多吃法!我整理了幾個,看你會做嗎?原來湯圓的其他吃法竟然這麼好吃!1.炸元宵:元宵上用牙籤扎小孔,小火油炸或者用油煎的方法都好吃!炸湯圓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煮熟了以後用牙籤扎小孔小火炸,有麵包糠的可以裹上麵包糠!(有人說炸湯圓容易崩油!
  • 鮮甜鹹湯圓,媽媽的味道
    在外的遊子不能歸家,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圓子,只能打電話給媽媽,遠程遙控做湯圓,感受家鄉的味道。鹹湯圓的配料比較多,越多越鮮甜。我很喜歡喝湯,飽飽的,不知道有小紅薯和我家鄉的習俗一樣嗎?味道跟媽媽煮的十分想像,感覺超滿足!能吃上家鄉鹹湯圓,而且還充滿了媽媽的味道。nice~下次見~
  • 【武漢群光】五彩湯圓 元宵佳節,讓我們把元宵做起來!
    北元宵、南湯圓。北方是「滾」出來的元宵,南方是包出來的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