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數學界歷史上最天才的人,那麼非伽羅瓦莫屬,他短短21年的人生就是一個傳奇。
伽羅瓦出生於一個高知分子家庭,當時的媽媽認為法國的小學教育太差,從而12歲之前伽羅瓦沒有上學,一切教育都是由他媽媽負責。
從12歲開始伽羅瓦進入路易皇家中學,每一門成績都非常優秀。
在16歲的時候伽羅瓦開始正式學習數學,這一年伽羅瓦上高一,正好是初等數學,當時的教材不講推理方法,只教你技巧,伽羅瓦認為這樣的教科書根本不值一看。
於是16歲的伽羅瓦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決定不跟隨教科書,他選擇了自學。
在一年的時間裡,伽羅瓦自學了法國著名數學家勒讓德爾的《幾何原理》、末拉克朗日的《解析函數論》、《函數演算講義》,以及接觸了著名數學家高斯、雅可比等人的著作。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並沒有老師教他,連他的高知父母對於這些深奧的數學也不是很懂,可就是全靠自學,伽羅瓦不止將這些深奧的數學著作研究通透,還在法國專業性極強的數學雜誌《數學年鑑》上發表數學文章,這是《數學年鑑》自創刊最年輕的文章發表者。
伽羅瓦在數學領域是個天才,而十七八歲正好是叛逆期,伽羅瓦認為學校的數學老師教學潦草,只講技巧不講推論方法,從而拒絕去聽課,結果被他數學老師大罵神經病。
這個數學老師認為高中生只要懂技巧,會做題就可以,理論太繁瑣,不值得現在的高中生去探究。
所以這位數學老師將其留級。
當然,儘管被數學老師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可是卻沒有讓伽羅瓦對數學的熱情消失。
從迷上數學之後,他對方程的求根公式充滿了興趣,比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曾經我們課堂上的必備。
基本上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不算特別難!
可在十六世紀的數學世界裡,這已經能算世界級的超級難題了。
而高次方程的根式解則更是難上加難。
當時的世界有很多數學家終其一生都在嘗試,比如數學分析的開拓者拉格朗日研究了一生,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最後拉格朗日在筆記中寫到:高次方程的根式解,是不可能被解決的天方夜譚。
但是到了伽羅瓦手上,這個「不可能被解決的天方夜譚」被解決掉了,這一年伽羅瓦才只有21歲。
從而這套高次方程的根式解被後人命名為:伽羅瓦理論。
可惜的就是,如此天才一般的人,生命終結在了21歲,他一出生便表現出了極強的天才性,但總結他短暫的一生,我們只能用「倒黴」來形容!
18歲時伽羅瓦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論文,提交給法國科學院,當時法國科學院負責審稿的是著名的柯西,柯西在研究學術上有著很高的成就,但面對伽羅瓦只有6頁紙的論文,他顯得非常不屑一顧,因為大多數的論文當時十幾頁幾十頁,從而把伽羅瓦重要的論文給弄丟了。
伽羅瓦毫不氣餒,第二年再次將自己研究的數學成果寄給科學院,這次的審稿人是傅立葉,可惜傅立葉沒過多久就去世了,他的論文再次成為了垃圾桶的廢紙。
伽羅瓦放棄了嗎?並沒有。
第三次伽羅瓦把自己的論文寄給了科學院,這次科學院的審稿者是另一位教授泊松。
泊松成功拿到了伽羅瓦的論文,他也沒有嫌棄這份論文只有6頁,也認真讀了論文,但這位教授不是主教數學的,數學學術水平非常有限,那至於完全沒有看懂伽羅瓦提出的高次方程的根式解理論。
看著非常複雜高次方程的根式解理論,這位教授最後下了一個結論,伽羅瓦的論文不靠譜!
20歲的伽羅瓦只能用悲催來形容自己,這一年科學院的大獎落到了數學家阿貝爾手中。
伽羅瓦21歲,這一年由於法國動蕩,伽羅瓦因為支持共和,從而被逮捕,但是在監獄中,伽羅瓦仍然頑強地進行數學研究。
但是這場監獄之旅,卻讓其人生畫上了句號,在監獄中伽羅瓦認識了一個女孩,他陷入了人生中唯一的一場愛情。
但是,這名女孩已經有了未婚夫,並且她的未婚夫還是一名軍人,當這名女孩的未婚夫發現了他們的關係後,提出了決鬥,伽羅瓦為了愛情答應了這場決鬥。
在決鬥的前夜,伽羅瓦還不忘將所有數學成果狂筆疾書記錄下來,並時不時在一旁寫下「我沒有時間」。
或許他已經預料到了這場決鬥自己會輸,但他依舊堅持為自己的愛情而戰鬥。
決鬥的結果不出他自己所料,伽羅瓦不幸身亡,生命從此定格在21歲。
在他去世以後,他的朋友遵照伽羅瓦的遺願,把他的數學論文寄給卡爾·雅可比,但是都石沉大海,沒有任何的回應。
一直到1843年,伽羅瓦去世之後的第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數學家劉維爾翻到了伽羅瓦的計算手稿,經過嚴密的驗證與推算,才發現伽羅瓦從一開始就對。
他總結了伽羅瓦的論文,肯定了伽羅瓦結果之正確、獨創與深邃,並在1846年將它發表。
一經發表,震驚四座!
伽羅瓦的才華終於被發現,他的貢獻終於有人知道了。
他的英年早逝成為了數學史上的一大遺憾,他解開了三百年無數數學家探究的高次方程的根式解卻失敗了的足足推動了數學界幾百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