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媽在訓練寶寶上廁所時需要注意哪些?

2020-12-22 兒科醫生琪樂

許多寶寶在3歲之後,已經基本具備自己上廁所的能力了。但是,為了寶寶準備上幼兒園,寶媽媽就必須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的習慣性。

如果寶寶的坐便不是在衛生間,這時寶媽媽是可以將坐便移到衛生間的,及靠近正規的馬桶。當寶寶完全習慣的使用兒童專用坐便以後,是可以給寶寶換用兒童專用的馬桶,當然在這時寶媽媽是可以先給寶寶在馬桶上放一個結實的盒子或者是凳子,以方便寶寶爬上爬下,而且能夠踩在上面使用馬桶。當寶寶完全可以樂意使用馬桶以後,這時就可以將坐便器移開了。

對於三歲以後的男寶寶來說,在這個年齡段,許多寶寶就開始模仿父親,或者是其他小朋友站著尿尿了。當寶寶模仿這一行為時,寶媽媽一定要確保寶寶每次尿尿前都要將馬桶坐墊抬起來。當然在這時候,寶媽媽需要為擦拭馬桶做準備,因為寶寶不可能完美地將尿,尿到馬桶裡。

如果帶寶寶外出遇到公共廁所的時候,即便寶寶沒有尿意,也需要帶寶寶去一下,這樣可以讓寶寶適應各種環境的尿尿習慣。

在訓練寶寶上廁所時,還要慢慢的讓寶寶接觸自己擦屁股,以便以後寶寶可以獨立的完成整個上廁所的過程。在訓練寶寶上廁所的時間裡,最好是給寶寶穿容易脫的褲子。比如,儘管連體褲在其他方面比較實用,但是寶寶在沒人幫助的情況下是很難拖或者是穿的。對於這年齡段的寶寶來說,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帶鬆緊帶的褲子和鞋子都是最實用的選擇。

即使是寶媽媽訓練寶寶上廁所的習慣已經很成熟練了,但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寶寶仍然有時會忘記上廁所,最終導致尿溼褲子。當然,這樣的經歷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現象,在這時寶媽媽也沒有必要懲罰寶寶的,隨著寶寶的成長,這種現象最終會消失的。(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寶媽媽在給寶寶挑選汽車安全座椅時需要注意哪些?
    許多寶媽媽都喜歡帶寶寶外出旅遊或者是走親訪友,為了寶寶在坐車時更安全舒適,寶媽們都會給寶寶精心的挑選汽車安全座椅的。那在給寶寶選擇汽車安全座椅時需要注意哪些呢?但是只要是根據寶寶的身高體重和按照汽車安全座椅的說明正確的安裝及使用,就可以大大降低危險的發生。當然,更高的價格意味著附加功能,而這些附加的功能可能使安全座椅用起來更加安全方便。當寶媽媽給寶寶找到一款比較喜歡的汽車安全座椅時,首先先試用一下,可以將寶寶放在汽車安全座椅中,調整好安全帶和紐扣,並可以讓寶寶舒適地坐在上面,而且可以很容易的繫上安全帶。
  • 寶寶如廁訓練愁死家長?這幾招讓寶寶乖乖學會上廁所!
    上周末,袋鼠麻麻在小區裡溜娃,小廣場上的寶媽們還真不少,大家聚在一起,一邊看娃,一邊聊著天。一位媽媽說:你們家孩子都會自己上廁所了嗎?我兒子現在兩周半了,不穿紙尿褲就尿褲子,想著今年9月份送他去幼兒園了,如廁問題不解決可怎麼辦?
  • 寶媽媽在擠奶時需要注意哪些?
    一些寶媽們對於如何擠奶感到十分憂慮。不過就像其他技能一樣,擠奶也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寶媽媽可以用手或者是用手動吸奶器、電動吸奶器擠奶。對於一些寶媽們來說,徒手擠奶非常有挑戰性的,但這是最方便的選擇,因為這不需要其他設備幫忙就可以完成的。
  • 寶寶經常乾嘔時,需要注意哪些?
    尤其是在嬰幼兒期間,寶寶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是時常發生的。當寶寶時常的出現乾嘔時,讓寶媽媽驚慌起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寶寶出現乾嘔的情況,其原因主要是由大腦嘔吐中樞受到外界物質刺激時,從而引起的反應,或者是餵養不當造成的,當然和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環境溫度變化、或者是寶寶缺水、腸道疾病時等等也都容易引起寶寶出現乾嘔症狀的。
  • 八個月的寶寶在添加輔食時需要注意哪些?
    八個月的寶寶乳牙已經開始萌出,在這時隨著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逐漸健全,在添加輔食時,就需要多樣化的添加,這樣才有利於寶寶營養的供給,才有利於寶寶發育的。那八個月的寶寶應該吃些什麼呢?是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雞蛋、米粥、碎菜、肉末、麵條、魚類、胡蘿蔔、西紅柿等等輔食的。添加的原則主要是以半固體為主,而且輔食的性質要柔嫩。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需要注意哪些?八個月的寶寶在添加輔食時,要以少吃多餐為主。
  • 寶寶上廁所,爸爸媽媽要學會自主排洩
    對於月科小寶寶來說,總是有突入起來的尿意和便意,所以尿不溼的問世,給寶爸寶媽增加了很多便利,比起舊時的尿布,又健康又衛生。它比舊尿布要貴得多,但有了它,嬰兒就睡了貝特。 是時候引導寶寶上廁所了。3. 寶寶能夠聽懂大人的指令很多家長在培養寶寶如廁的時候,還是先墊著紙尿褲的,想一點點的讓寶寶學會。即便是不墊著紙尿褲,寶寶上廁所也會把著他,或者吹著口哨,讓寶寶噓噓,但是這種方式會讓寶寶很被動。
  • 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試試這幾招,輕鬆讓娃自己上廁所
    但2歲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時間點,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各不相同,要因人而異,需要家長細心觀察,根據寶寶發出的身體信號來判斷出進行如廁訓練的最佳時機。穿著尿溼了或者尿髒了的紙尿褲時,寶寶顯出不高興的神情,甚至把它扯下來或用語言和動作跟你表達他不舒服,想要換新的尿褲。一旦寶寶出現上述這些信號的時候,就可以著手教寶寶上廁所啦。
  • 寶寶有6個表現時,該開始如廁訓練了,學會自主上廁所
    寶寶出生之後由於自己沒有辦法控制大小便,所以紙尿褲的出現為眾多家長減輕了負擔。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需要脫掉紙尿褲,自己學會去馬桶大小便。寶寶學會大小便也是成長的關鍵一步。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寶寶如廁訓練,自主上廁所?
  • 年輕寶媽要注意,學會「訓練」寶寶排便,讓寶寶排便更輕鬆!
    一位朋友的寶寶三歲了,最近上廁所特別不規律,有時候是兩天拉一次粑粑,有時候一天拉兩三次,朋友也很納悶怎麼寶寶的如廁次數這麼不規律,到底寶寶多久拉一次粑粑才是正常的呢?其實,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自家寶寶一段時間如廁規律,一段時間又不規律,排除寶寶吃的食物的問題,寶媽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判斷寶寶拉粑粑是否正常。
  • 寶寶上廁所每次都要抱著才肯,怎麼鍛鍊寶寶自己上廁所?
    >寶寶自己學會上廁所,嚴格來說不應該稱之為訓練,​而是讓寶寶像學習走路、吃放那樣自然而然地就會,​在寶寶身體條件都成熟的情況下去嘗試。​知道寶寶想要如廁的信號​教會寶寶如廁需要慢慢來,不要操之過急,平常多看看寶寶的表現,​當發現寶寶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給寶寶自主如廁引導了。​寶寶表現出對大人上廁所感興趣,甚至還會模仿著大人上廁所。
  • 如何教寶寶自主上廁所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媽們要開始訓練寶寶的各項技能,如廁,在大人眼裡是一件小事,但對小寶寶來說,卻可以算得上是一件「人生大事」。在上幼兒園之前,寶寶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以及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那怎樣教寶寶蹲下大小便?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顯示,大多數孩子在 18~24 個月的時候,會出現自主排便意識。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消化系統和膀胱基本也成熟到自己可以控制排便了。
  • 寶寶「如廁訓練」如何開始,這3點寶媽準備好,事半功倍
    ——愛因斯坦充分利用寶寶好奇心重的特點,在媽媽上廁所的時候或者洗澡的時候,寶寶總愛形影不離地跟著,這個時候可以用行動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對如廁產生興趣。定點定時「到點了,寶寶該上廁所了」,寶媽們要定點帶寶寶上廁所,讓寶寶有意識地進行大小便,時間不要太久哦,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 如何訓練寶寶上廁所?掌握時間很重要
    訓練寶寶上廁所是寶寶成長重要的階段和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不僅使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自信心並增強自尊心,這將對寶寶的未來發展和成長產生重大影響。這樣,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加上特定的排便姿勢,一段時間後,寶寶將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到寶寶7或8個月大時,他就能用一種表達方式表達想上廁所」的意思。通常情況下,當嬰兒的小臉發紅並哭泣用勁時,可能是他在說「爸爸,媽媽,我想去廁所裡拉屎」。
  • 寶寶排便訓練,並非越早越好!新手爸媽訓練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二來,對於有排便困難,2~3天才排便一次,便便幹硬、容易便秘的寶寶,早些訓練排便,不僅可以培養寶寶有規律地排便,還能起到預防和減少便秘的作用,因為便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越長,水分被吸收得越多,便便就會變得越幹硬,也就越難排出,所以,有排便困難或便秘的寶寶可以在諮詢醫生後,儘早開始排便訓練。需要注意的是,訓練小年齡段的寶寶排便,只限於每天1~2次,每次不超過3~5分鐘。
  • 寶寶不會上廁所,媽媽讓老師多幫忙,家長群:真拿老師當保姆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班裡有個小朋友入園不會自己上廁所,於是媽媽請老師對孩子多關照,開始的半個月,每次都是老師幫助孩子上廁所,偶爾老師忙起來沒注意,孩子就會尿褲子。
  • 育兒指南:寶寶上廁所訓練的5個基本原則,有經驗媽媽都這麼做了
    通常,在孩子2歲左右,幼兒的排便是可以預測的,他也能感覺到自己的便意,我們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儘快讓他學會「說出來」表現出來——「媽媽,我要拉粑粑啦!」間隔比較長時間才需要上廁所等,並且這時期的孩子,能接受新的如廁方式,對便盆也會表現出一些興趣。關鍵看我們怎麼引導了。
  • 晚上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寶寶如廁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
    寶爸寶媽們知道了如廁訓練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如廁訓練,那晚上睡覺怎麼辦,怎麼避免晚上畫地圖如何選擇適合寶寶的坐便器?如果要外出怎麼幫助寶寶如廁,如廁訓練都要注意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請繼續往下看。如果發現孩子睡前飲水太多,或者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凌晨時不妨叫醒寶寶上一次廁所。2、隔尿墊。剛開始時難免夜裡會尿床,有了隔尿墊可以避免床單遭殃,也可避免夜裡為了更換床單而興師動眾。兩片隔尿墊就解決問題了,尿溼了就換一片。
  • 孕媽上廁所時,需要注意這4點,以免胎寶寶在肚子裡缺氧
    懷孕以後孕媽體內的黃體酮的含量增加,這種激素可以保護胎寶寶的安全,但是也會影響到排洩物的排出,而且隨著胎寶寶的生長發育,腸胃的空間會被壓迫,最後就會導致孕媽上廁所所需要的時間要比正常人長,但是這樣又容易傷害到胎寶寶,不利於胎寶寶的生長發育。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孕媽在上廁所的時候要注意下面這幾點,不然就會使胎寶寶缺氧。
  • 寶寶把尿危害大!帶娃上廁所真的不能養成習慣!正確如廁才是上策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這種情況,喜歡帶著寶寶上廁所!早上起來上廁所,順便帶上寶寶一起吧喝水後自己上廁所,順便帶上寶寶一起吧吃完飯自己上廁所,順便帶上寶寶一起吧。。。寶寶內心OS:我想上廁所嗎?大多情況家裡大人都喜歡按照自己上廁所的節奏,在帶著寶寶上廁所,根本不考慮寶寶是否有需要。很多情況下是寶寶根本沒有尿意,但是因為外界的誘導,最終尿出來啦~~由於寶寶月齡較小的原因,各方面還未發育成熟,頻繁把尿寶寶會出現脫肛的現象。
  • 會自己上廁所,是寶寶成長的一個裡程碑。
    如廁訓練是一個有趣但不太輕鬆的話題,什麼時間開始比較合適?訓練過程中會遇到哪些讓媽媽煩惱的問題?可以開始如廁訓練的信號寶寶大約18個月大時,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比較好。不必過早,寶寶還做不好,反而會給家長帶來麻煩,同時增加孩子的挫敗感。媽媽可以注意觀察,如果寶寶表現出以下跡象,就可以開始了:寶寶能夠自己穿衣服,會簡單詞語,有前後空間感,排便有規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