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餐廳吃飯,大家普遍認為,飯菜應該是廚房現做的。但是,如果你發現你以為的現做,實際上是現熱,還會不會消費呢?最近,海口的石先生在一家餐館吃飯時,就遇到了這樣的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當事人 石先生:我一看那裡面那些菜,全部都是像那個水,像那個泡麵泡出來的,那個都是幹的,就是脫水泡起來的那種,吃起來不對勁,我說怎麼跟泡麵泡起來的一樣。
石先生說,他在位於金貿文華農貿市場附近的「龍華譽品煎包館」,花了16塊錢點了一份牛肉炒飯,發現裡面的胡蘿蔔丁和牛肉丁都是脫水的。而餐館老闆的答覆讓石先生大吃一驚。
當事人 石先生:他不好意思,他說只要是牛肉炒飯就行了,我說你這是炒飯嗎?你就說是不是快餐包,然後他支支吾吾的就承認了,然後我就沒吃,我就走了。到哪去都是現炒的,如果你是速食包那種,你要提前跟顧客告知的話,一般的我相信沒有顧客願意吃的。根據石先生反映的情況,5號下午,記者來到這家龍華譽品煎包館。記者注意到,餐館裡只有一男一女兩個人,男子負責收銀,女子到後廚烹飪。記者花了16塊錢,點了一份牛肉炒飯。在等待的過程中,記者沒有聽到廚房有開火炒飯的聲音。8分鐘後,女子將一盤牛肉炒飯端了上來。記者一看,炒飯裡的胡蘿蔔丁、牛肉丁以及豌豆都是脫水狀態。那麼,這盤牛肉炒飯是不是速食包食品呢?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這是加熱的。
記者:加熱的是吧?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速食的
記者:就是速食袋,是吧。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對,牛肉是速食的
記者:飯也是速食嗎?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飯跟它們一起的。一盤牛肉炒飯,除了撒上的蔥花,其它都是速食包食品。對於記者的質疑,老闆倒是直言不諱。而且當顧客發現炒飯不是現炒的,老闆的解決方法是再「過遍油」。
餐館老闆所謂的新鮮,就是速食包在保質期內。餐館老闆稱,速食包保質期是半年,而這牛肉炒飯是三個月前生產的。餐館老闆聲稱就只有牛肉炒飯是速食包,可當記者將情況反映給食藥監部門之後,發現餐館老闆有所隱瞞。
記者:那這個香菇雞肉粥為什麼也是速食的呢?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對。
記者:也是速食包?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對。
記者:你不是欺騙我們消費者嗎?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沒有,這是速食的。
記者:我知道,你剛才說只有牛肉炒飯是速食的,其它的都是現做的,我看雞肉香菇粥也是速食的。經查,龍華譽品煎包館內至少有四種食品是速食包,廠家分別為廣州蒸燴煮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省武夷山嘉樂食品有限公司。
海口市龍華區金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 工作人員 李和衝:只能叫他下架,他量也不多,還有它這個料過期了,我們就可以查處他(記者:那如果沒過期呢?)沒過期我們先調查一下(記者:廠家是否合格)對,我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做這種速凍包裝。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才賣一個月。
記者:現炒不行嗎?
海口龍華譽品煎包館 老闆 柯先生:現炒也是可以,但是怎麼說呢,一個(考慮)時間。
餐館老闆承認,他們也送外賣,外賣的這些食品也是速食包。食藥監部門表示,接下來,他們會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直播海南記者報導。
速食包食品不能成監管盲區 商家銷售前需明確告知顧客
近幾年,外賣以快捷、實惠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更是催生了速食包產業的發展。不少速食包,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端上餐桌。而這些速食包食品的安全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前段時間,有不少媒體都報導了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的視頻,拍攝者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臥底一周,拍下一幕幕所謂「觸目驚心」的畫面。在視頻中,拍攝者稱這家外賣速食包生產企業存在「原料不合格」、「生產過程髒亂差」等問題,日銷40萬份,而且主要供應的是外賣商家。視頻一出,引發關注。經合肥食藥監部門調查,安徽合肥槓崗香食品有限公司依法取得相關資質,食品原料進貨驗證資料齊全,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大豆蛋白的使用符合相關規定。不過,該公司生產車間存在地面積水、原料運輸過程防護措施不嚴格的問題。目前,食藥監部門正在對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對在庫的食品原料和成品,包括網絡視頻反映的料理包,進行全面抽樣送檢。涉事公司主動要求停產自查。美團、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均發布公告,稱在第一時間將使用該品牌產品的商家全部下線、督促所有平臺商家對進貨渠道進行自查。
針對速食包加熱變餐食一事,絕大部分消費者表示,不能接受。另外,大家認為,商家應該在消費者消費前明確告知餐點是不是速食包加熱而成,讓消費者在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選擇。
針對外賣以及部分快餐店用速食包加工的做法是否合規,食藥監部門表示,國家並沒有相應規定。不過有兩點需要特別關注:第一個是商家銷售時,是否明確告知消費者,是速食包還是現場製作。第二個是即使採用了速食包,它同樣需要遵守食品安全相關的法規,食品質量要合格。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對於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或者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汙穢不潔等食品的企業,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可處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直播海南記者報導。總的來說,速食包可以有,但是前提是食品安全要有保障,而且消費者的知情權不能少。另外,監管部門應該加強速食包食品的監管,這樣才能有效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保證外賣行業、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
您點一個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本期編輯:張揚揚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