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初,我就發現90%以上的同事有慢性咽喉炎,他們稱為教師第一職業病。說真的,我可不想有這種疾病。很慶幸,工作30多年的我,講話不比一般教師少的我,居然遠離了這一職業病。我有什麼經驗?這應該感謝工作之初認識的一位老相聲藝術家。相聲演員要達到藝術家的水平,說話練習肯定不比老師少,但他們普遍沒有這種疾病,否則沒有辦法從事相聲職業。
這位長輩告訴我,其師傅傳下來的方法最主要是會喝水。老師們,大都有茶杯,他們是怎么喝水的?有的老師把茶杯帶入課堂,上課間感覺到渴了,就喝上兩口接著講;有的老師,一下課,就端起茶杯不管三七二十一,「咕嘟咕嘟」一氣喝下;當然,還有老師沒有養成多喝水的習慣……
再看新老師的情況。不要小看學生,哪怕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都會「欺負」新老師,這讓新老師常常生氣發火,時刻用高分貝的聲音把學生震住。一個月不到,多少新老師嗓子啞了、失聲了,多少天說不出話了。要不了幾個月,咽喉炎疾病到身了!要不了三年兩載,慢性咽喉炎就與老師們終身為友了。
一代代,循環往復,治都治不好。而無數所學校的絕大多數的老教師也沒有什麼好經驗,傳遞給年輕老師,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也帶病工作。而醫生呢,也只能從醫學上去解釋、診治,開個藥方,治標不治本地多賺你一些銀兩。
我在教師進修學校工作那十多年,上課比中小學特殊。周末、寒暑假課比平時多。有一年暑假,江蘇省要搞全員《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我們那個市很大,有17000名中小學老師,必須參加培訓。因為班多,我與多位同事整整上了40天課,每天講6個小時。40天連續每天6小時上課,我們這個上課團隊只有我一個人嗓子沒有出現問題,每天靠著溫開水走過來了。其他老師,天天喝著麥冬、胖大海(這種中藥少喝為妙,常喝肯定傷胃),還打著針、吃著藥。我開始告訴他們,他們沒有一人相信我(因為我是中師生走進教師進修學校的,是最年輕的。其他都是中老年教師,都是本科畢業,資歷比我老,不可能相信我這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
但,我做中師生的班主任,給同學們上教法課,我的第一節課就給同學們講《做老師如何喝水》,並請大家相信我。他們是我的學生,肯定有人會相信的。他們畢業了,我們相聚時,常常有人說起此事,大凡相信我的,按照科學方式喝水的,沒咽喉方面的病。不相信的,從聊天中就可以判斷。
怎樣喝水才算是會喝水?練習前、表演前、上課前潤嗓,即沒有大量說話之前喝溫開水,不可多喝,也不可少喝,這一點一定要掌握好;練習中、表演中、上課中,即使是短暫的休息,不要喝水,因為聲帶持續長時間的振動發聲,就好像燒紅的鋼板,此時給水,就相當於給聲帶淬火,喉是人的發聲器官,人發聲的主要部位是聲帶,長時間這樣給水,聲帶會變硬、變壞,如此咽喉的疾病就出現了,一旦出現極其難治。如果表演中間,有較長時間的休息,比如休息時間20分鐘以上,自己感覺到非常自然了,當然可以喝幾口,慢慢地喝幾口。那表演結束,下課鈴響了,是不是可以馬上喝水?同樣不要立即喝水,要讓聲帶休息休息,讓其到恢復自然狀態,不再頻率高地使用聲帶後,也可以說20分鐘左右的時間之後,此時可以慢慢地一口一口地飲水,飲溫開水。一年四季,這樣喝水,得慢性咽喉炎的機率會大大下降。切忌不要喝冷水、冰水。奶茶、茶水、咖啡能不在這時喝就不在這時喝。
這些年,我在全國多地上公開課、做講座,只要聽我課的,都能看到我是什麼時候喝水,怎么喝水的,也能感受到我真的沒有慢性咽喉炎。我現在工作的地方,年年都有新老師入職,每年調整辦公室,總有幾位新教師或工作不久的老師,由於我從未安排給新老師培訓,所以他們很少知道這一妙招。所以,辦公室的幾位老師,才一個多月,說不出來話,我知道她不會喝水。看他們吃著藥,很痛苦,我告訴他們接下來該怎麼做。接下來的幾個多月,大凡相信的,效果不錯!
我當然會繼續按照這位長輩的指導喝水至今。當然長輩還告訴我,說話不要大聲,也不要小聲,不要持續過多,也不要持續過慢,千萬不要歇斯底裡地說話,可以向音樂老師請教如何科學發聲,向音樂人那樣發聲、唱歌。
而保護自己的咽喉,當然還要注意吃啦等,這一切我是外行,大家可以百度,也可以諮詢行家。而我本人就是因為如上喝水,不歇斯底裡說話,讓聲音還可以的。
再加上一句,有幾位好朋友,也是名師,聽我勸後,改掉了喝水方式,一年之後,聲音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