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熊燉都在琢磨「如何走出迷茫」的時候變得更加迷茫。
迷茫,困惑,不知所措,我們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也許我們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想要什麼,但是在如今科技迅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總是希望凡事能夠立竿見影,我們渴望著迅速成功,出名,急於求成。
我也是這樣,沒有耐心和毅力,害怕走彎路,不管是寫文章,學英語,還是學習專業課,總是害怕堅持不下去或者學不到東西,往往選擇放棄,然後繼續迷茫。後來才發現這是我對成長規律的無知,事情都是觸類旁通的,沒有一種努力會被白白浪費,量變的積累一定會引發質變。所以,當同樣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的時候,我推薦你讀下宋代詩人陸遊的這首詩:
《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首詩,能夠完全背下來的人應該不多,但是熊燉相信知道這個「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不在少數。
這句詩的表面的意思是:千山萬水環環繞繞,似乎擋住了前去的路;在深綠的樹木和色彩鮮豔的花兒後面,又看到了一個小村莊。
告訴我們的哲理是:當你經歷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總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於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因為在逆境中往往蘊涵著無限的希望。我看到那些歲月如何奔馳,熬過了冬天,便迎來春天。最後,經過一村一村又一寸的長徵之路,最後就會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了。
在這個過程中,道理都懂,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唯有自己親身體驗,才更有一番滋味。也難怪毛爺爺當年說,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去讀紅樓夢的大廈將傾,是體會不到裡面的心酸的。
長徵路上,誰都不知道往哪裡走,但是堅持下去就有希望,這個是要靠信念去往前走的,更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信仰。
內心的希望,是要永不放棄的。自己的那希望之火,是要永不熄滅的。
最後熊燉送大家一句海德格爾在《人,詩意地安居》中的一首小詩:
前行不息無須遲疑和退避只管健行於你寂寥的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