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睡覺的時候有很習慣自己不知道,可能是打呼嚕、磨牙,這些現象恰恰是身體有狀況的表現。有的孩子從小就有這些習慣,家長卻不以為意,殊不知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
01孩子「打呼嚕」並非睡得香
小香的寶寶5歲半了,但小香和老公平時工作很忙,寶寶是給奶奶帶的。這段時間,小香閒下來,有空陪陪寶寶了,卻發現寶寶睡覺會打呼嚕。小香連忙問婆婆:「寶寶是不是睡覺經常打呼嚕呀」?
婆婆想了一下,說:「是呀,打呼嚕說明孩子睡得香!」小香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接了句「寶寶沒什麼問題就好」。婆婆聽到了,頭頭是道地說:「孩子白天玩得累了,晚上睡得好就打呼嚕了唄,睡得好身體長得也好,能有什麼問題?」
小香還是放心不下,聯繫了自己的一位醫生朋友,問寶寶睡覺打呼嚕會不會身體有問題。沒想到,這一問嚇壞了她,她慶幸自己問了,孩子「打呼嚕」並非睡得香!
02分析
「打呼嚕」其實是一種睡眠呼吸障礙,可不是什麼不小心養成的習慣。孩子「打呼嚕」主要是因為腺樣體、扁桃體肥大,相對來說,鼻腔和呼吸道就變窄了。睡覺時孩子呼吸道附近的器官保持靜止,固定在一起,氣流通過咽喉部被腫大的腺體擋住,振動發出聲音,就是我們熟悉的「打呼嚕」。
03背後暗藏的危害,家長不得不留意
1、相貌改變
「打呼嚕」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就是用嘴呼吸,寶寶小的時候面部變化不明顯,可以後孩子長大,從小「打呼嚕」到大的他們嘴巴就成了天包地,也被叫做「腺樣體面容」,相貌很不好看。除了這個表現,孩子平時會習慣性地微張著嘴,不自覺地「合不攏嘴」。
經常用嘴呼吸,孩子的牙齒也會有所改變,如果換牙期的孩子有「打呼嚕」的現象,那麼換牙後,他們的牙齒會排列不齊,上牙向前長,下巴向後縮,臉型有所改變。
2、身體受損
用嘴呼吸通常是在氧氣不足的時候,「打呼嚕」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呼吸突然暫停的情況。大家都見過有人呼嚕,打著打著突然深吸一口氣停了下來。這樣會導致大腦受損,長期這樣會影響孩子神經發育和認知能力、邏輯思維,還會導致耳朵不適。
04孩子有睡覺「打呼嚕」,家長該怎麼辦?
若是近期才發現孩子有「打呼嚕」這個習慣,家長不用著急,先帶孩子到醫院給醫生檢查一下,確定咽喉部有沒有問題,確定治療方法。
05對你說句心裡話
孩子出現張口呼吸、呼吸聲粗,睡得不安穩、頻繁翻身,或喜歡趴著睡覺的情況時,家長們就要保持高度警惕,有空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睡覺時有什麼習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