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老和尚是中國非常著名的一位近代高僧,他曾擔任佛學院院長,在國內外都深受尊敬。他曾經這樣開示過:任憑你能力再大,也有三樣東西也留不住。你知道是哪三樣東西嗎?
我們都知道,《心經》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什麼叫做心無掛礙呢?就是內心沒有絲毫的牽掛與障礙,雖然《心經》只用簡單四個字概括,但是要到達這個境界卻是很有難度的。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有所追求。有所求,心裡就會有所想。所想所求而不得,在內心就容易成為執著。而一旦有了執著心,內心就有了掛礙,也就無法獲得自在。所以說心想要無掛礙是很難的,尤其是在現代生活當中,人的牽掛與負擔很重,生活、工作、環境、家庭等等的壓力通通壓在人們身上。生活的壓力,生存的競爭,環境的壓抑,讓人們的身心始終處在緊繃的狀態,無法放鬆下來。
但是我們之所以感覺心裡負擔重,壓力大,歸根結底也是因為,我們向外攀求的太多了。在事業上,我們希望獲得成功;在生活中,我們希望獲得快樂;在家庭中,我們希望父母,伴侶,子女所作所為符合我們的期待;又夢想著財富加身,越多越好,又或是想從別人那裡得到更多利益。當我們整天都在算計的這些東西時,又怎能擁有放鬆的空間呢?
何況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我們期待越多,渴求越多時,那麼所得到的失望跟痛苦也就越大。如此這般循環,又能在哪裡尋求到安樂與自在。
當一個人白天吃飯時如嚼腊味,工作時心神不寧,到了晚上也睡不好覺,噩夢連連,人際關係上也非常緊張,那就說明這個人內心有很多的思慮和欲望。這樣的人往往心眼很小,看不開,不能通達,總是鑽牛角尖,身心也難以安住。
反之內心通達的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慌張,好事也罷,壞事也罷,都不會念念不忘。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真正的束縛他動搖他。這就好比心經當中所說的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當心裡沒有掛礙時也就不會有恐怖產生了也就不會用顛倒的觀念來去看待世俗間的事情了。任何時候都可以活得坦然自在。
現在有很多人都活在恐懼與擔憂中,害怕權力不能持久,金錢不能保存,生命無發永恆。但其實這些人怕的都絲毫沒有道理。任憑有再大的能耐,又有誰能夠永久留住金錢,權利跟生命呢?誰都留不住。既然無論如何都留不住,那又何必為此而整天擔驚受怕呢?明知道世間的一切都無法永恆保存。偏要死死地轉轉手裡不肯放手。那不是自尋煩惱嗎?
而是人吶,總是有太多的欲望。對自己的貪慾,蒙蔽了心智。不能夠明白這簡單而不變的真理。以至於把自己現在每日的恐怖與顛倒之中。活的痛苦,煩惱多多。
假如我們可以具備一顆全然的善心時,用全然的善念來對待一切人事、不苛責他人、不抱怨他人、也不貪求,讓自己內心平平坦坦,不負人、不負己,少去計較得失,歡歡喜喜的度日,那麼我們的心念深處的恐懼與噩夢就會消失不見,生活之中也會少去許多的焦慮與擔憂。
文章思想來自一誠老和尚開示,願一切眾生都可以具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離親疏愛憎,常住大平等舍。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