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雪梨9月12日電 由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舉辦的「澳中旅遊業關係研究論壇」9月11日晚在雪梨舉行,多名澳大利亞學者探索和討論了中澳旅遊業關係的發展以及兩國遊客互訪的最新趨勢。
雪梨科技大學商學院旅遊專業高級講師戴維·貝爾曼發言 (攝影 韓鏡佳)
此次論壇由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鮑勃·卡爾主持。雪梨科技大學商學院旅遊專業高級講師戴維·貝爾曼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在2018年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國際遊客來源國,澳大利亞也位列中國第十大國際遊客來源國。截至2018年3月的過去一年中,共有140萬中國遊客赴澳旅遊。同期,澳大利亞赴中國旅遊的遊客也達到77萬人次。此外,中國遊客赴澳的主要目的集中在度假、探訪親友、商務、教育四個方面,其中度假旅遊佔比最高。
貝爾曼稱,旅遊業已成為中國全球貿易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現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最受遊客歡迎的旅遊國家,預計到2025年將上升至首位。
貝爾曼還指出,為了更好的發展旅遊業,中澳兩國都應提高其適應文化和語言差異的能力,以提高國際遊客在其境內的旅遊體驗,這也是提升中澳兩國旅遊業關係的重要條件。
澳大利亞國家旅遊研究局首席分析師、旅遊預測部主任陳一林發言(攝影 韓鏡佳)
澳大利亞國家旅遊研究局首席分析師、旅遊預測部主任陳一林在發言中提到,中澳旅遊業關係的現狀以及發展前景都呈現出積極態勢。在未來十年內,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的中國遊客預計將增長兩倍,中國市場也將佔澳大利亞入境旅客增長的40%以及澳大利亞入境遊客支出增長的46%。
陳一林還指出,大部分赴澳旅行的中國遊客都來自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一線城市,這也是他所提到的旅遊市場的關鍵特徵之一,即由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科技所影響的動態和多樣化。然而,他認為,中澳旅遊關係在持續繁榮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例如不斷變化的遊客需求、旅遊產品創新以及中國遊客對澳大利亞固有看法的轉變。兩國需要不斷適應新的變化和需求,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增強地區間交流傳播,以共同推進兩國旅遊產業的發展。
論壇現場還進行了問答環節(攝影 韓鏡佳)
當晚,亞太航空中心數據處理部主管戴雙燕也參與了論壇討論。在隨後的問答環節中,嘉賓們也進一步探討了應如何解決中澳旅遊關係中的屏障,探索兩國旅遊業間更多的發展機會。(韓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