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國際化和朝著打造世界一流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目標邁進,向世界友人展示西江苗寨豐富的苗族文化和西江千戶苗寨十年民族文化活態傳承的顯著成就。
(圖為中澳專家走進西江千戶苗寨的情景)
(圖為澳大利亞專家體驗西江景區十二道攔門迎賓酒的情景)
7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民族文化研究所承辦,貴州民族大學和西江千戶苗寨苗族文化研究院協辦的「苗族古歌活態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風光秀麗的西江千戶苗寨苗族文化研究院舉行。來自中澳兩國20餘名專家、學者、西江苗族古歌歌師傳承人以及貴州電視臺記者30餘人參加此次研討會。
(圖為澳大利亞專家在研討會上演唱澳大利亞土著族古歌的情景)
(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朝戈金)
出席此次研討會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朝戈金、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瑩、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剛、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元昊、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美大處處長張立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美大處項目官員許文鋒、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研究員、昆士蘭大學教授大衛·卡特、澳大利亞雪梨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執行主任克裡斯蒂娜·帕林、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研究員、科廷大學教授金斯科特、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博士、研究員阿曼達·哈裡斯、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博士趙小寰、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高級講師史都華·庫克、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院長肖遠平、貴州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肖唐金、貴州民族大學團委書記李雪如、貴州民族大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奉振、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馬帥、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院長辦公室主任劉廣超、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科研處副處長龔德全、貴州民族大學教授、西江千戶苗寨苗族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天翼等有關專家領導出席會議。
(圖為苗族古歌祭祀儀式的情景)
(圖為西江苗族古歌歌師為中澳專家演唱苗族古歌的情景)
座談會以圍繞「西江苗族古歌傳承人介紹歌師的多樣性與古歌來源」、「『活形態』下苗族古歌的演唱方式」、「古歌在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3個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和探討,學術氣氛濃烈,接地氣,聚焦苗族古歌的時代發展和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圖為中澳古歌研討會交流現場)
活動當天,中澳兩國的專家、學者在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大北門感受苗族接待客人最高禮儀十二道攔門迎賓酒,享受苗族牛角酒,體驗苗族酒文化「高山流水」的獨特敬酒方式。同時走進嘎歌古巷,感受系列獨特苗族文化,了解苗族的生產生活狀況和苗族文化的保護傳承現狀,並在觀景臺,觀賞西江千戶苗寨氣勢宏偉的苗族木結構吊腳樓建築群,不由齊聲感嘆:西江千戶苗寨——「Wow,it’s so beautiful」。
(圖為中澳專家及苗族古歌傳承人合影的情景)
在離別時,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研究員、科廷大學教授金斯科特萬分激動,發自內心的感動,緊緊的握住貴州民族大學教授、西江千戶苗寨苗族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天翼的手,興奮的說:「我出國到過很多地方,也到過中國其他地方,但到貴州,到西江千戶苗寨是第一次,可就是這第一次,讓我永生難忘,切身體會到西江苗寨苗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不僅山美、水美、風景美,人更美。我回去後,一定帶愛人、親人和友人一起再次到西江千戶苗寨來旅遊,讓他們一起來觀賞、感受西江千戶苗寨的一切美麗」。
(圖為中澳專家體驗苗族「高山流水」敬酒方式的情景)
此次舉辦「苗族古歌活態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旨在為世界打開一扇認識與了解西江千戶苗寨苗族古歌文化的窗口,不僅加深了中澳專家和西江民間歌師的理解與互動,也將有助於如何有效地發展和傳承苗族古歌,讓苗族子孫後代了解自己的苗族文化,同時也讓世界了解苗族文化,對於搶救、傳承、弘揚苗族古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和保留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有著歷史性的意義。也為西江千戶苗寨景區的旅遊宣傳在世界上又打開了一扇窗口,對於促進西江景區旅遊業實現「井噴式」發展勢頭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侯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