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1434字
閱讀時間:3分鐘
阿嶽大學期間迷上了創業,最狠的一次連續休學了兩年,在北京飄了一年半。
雖然沒有獲得金錢上的成功,但是四個項目的經歷、不斷擴大的圈子、自詡比同齡人遠大的眼界,讓他不再願意如井底之蛙般繼續蜷縮在校園的象牙塔中。要不是還可惜這大學的文憑,他也很想效仿一下比爾蓋茨們那樣退學去創業。
畢業證和學位總算混到了手,這時候很多應屆的同學都即將入職,兩年前的同班同學也有人做到了管理層,他唾棄在一個公司過著按部就班996的生活,「我還是要去創業,做自己的老闆」。
這時正巧有個老家的朋友在做微商,他很感興趣,跑去跟朋友學著做。上頭要求在長沙開會,他就跑去長沙,上頭要求在珠海,他就跑去珠海。來來回迴路費花了不少,荷包卻入不敷出,身邊的朋友也被他洗了幾遍,眼瞅著再這麼下去不光會餓死還會被人嫌棄死。這時候也有朋友勸他去找家公司安心上班,他心裡依然還是那句話:「我還是要去創業,做自己的老闆」。
天無絕人之路,以前一起北漂的哥們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哥們的公司在北京做包裝生意,趁著外賣風頭正旺,很多餐飲商家需要提升自己的產品檔次吸引回頭客。哥們做的就是幫商戶們設計獨特的包裝盒及品牌推廣。阿嶽只想做創業,哥們此時也答應給他股份,雙方一拍即合,他趕緊收拾東西坐上了火車。
又到了北京,這熟悉的霧霾氣息,是自由的味道。在望京的SOHO裡,哥們跟他訴說著自己近兩年的遭遇,阿嶽聽著感同身受,同時也渴望著能在這家創業公司實現自己的夢想。
接下來的6個月裡,阿嶽帶著自己的髮小一起跑市場,發小想換份工作,就被他叫到了北京。
1個月過去了,2個月過去了,3個月也快過去了,阿嶽當初的激情也漸漸被工作的兩點一線給抹去。哥們作為公司的老闆,擁有最後的決定權,阿嶽漸漸發現自己也不過是個員工而已,當初承諾的股份現在看上去是那麼的可笑。
於是阿嶽帶著發小離開了北京,回到了家鄉。他突然很惆悵,時運不濟,很多事不能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一位老闆,老闆有很多產業,愛好喝茶,想做一個自己的茶葉品牌,阿嶽滔滔不絕的創業經歷,讓老闆很賞識他,於是邀請他把自己的茶葉品牌做大。
阿嶽又一次激情煥發,欣然接受了這份差事。雖然表面上依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但實際上他作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可以有很大的自主權。
剛接手的時候,阿嶽有點懵,茶葉對於老闆來說只是個人愛好,怎麼做線上、怎麼做線下、產量和包裝、銷售渠道等等都需要他來規劃。他覺得人手不夠,幾次找老闆談招聘的事,「好的你去招人」老闆滿口答應籤字的時候卻常常打哈哈。
阿嶽只好自己硬著頭皮去解決每個問題,可是到該籤字批款的時候,先前滿口答應的老闆又出爾反爾。幾次下來阿嶽被整的精疲力盡,他終於明白,老闆根本無心把產業做大,只是想玩玩而已,但又不希望投錢打水漂,真有夠摳門的。
最讓阿嶽無語的事發生了,幾個月過去後,老闆覺得阿嶽的工作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認為給阿嶽開的薪水高的離譜,要削減一半,還要阿嶽把之前拿的錢都吐出來。阿嶽心裡真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
最後阿嶽跟老闆還是和平分手,阿嶽覺得很累。
從大學的創業開始,北京的漂泊、老鄉的微商、哥們的公司、老闆的茶葉,這一系列遭遇讓他心力交瘁。他總是想自己認識那麼多牛b的人脈,可為什麼還是不能賺到錢。
其實從一開始他就錯了,並且一錯再錯。
不是他認識的人不厲害,而是他自己沒本事。不願意踏實的積累經驗,指望著別人給自己機會去證明自己,可是機會來了,他又證明了什麼呢,只是證明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創業的癮讓他不再願意委身於一個小小的辦公室,不願意按部就班的工作,也失去了踏實的內心。
從來沒有一夜暴富的成功,只有腳踏實地的積澱。
無法認清自己,只會沉迷於幻想,永遠走不出一錯再錯的死循環。
希望這一次之後,他不會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