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前,過鑫富在商海嗅到機會,從國企辭職下海,創辦了東天目申光電纜廠。「在電話剛興起的時候,通電話的銅線電纜市場需求量大,我抓住了這一商機。」投產第一年,電纜廠的銷售就達到了600多萬元。第一桶金,讓過鑫富完成了最初的資本原始積累。
但好景不長,1994年,光纜取代銅線電纜,過鑫富和他的電纜廠也遭遇到了危機。「那時起,我開始考慮轉型升級。」過鑫富坦言,辦好企業,前瞻性尤為重要。「企業家在作決策的時候,要有準確的預判,然後果斷做出改變。」
1994年下半年,在電纜行業裡「敗興而歸」的過鑫富不得不另謀出路。做什麼?怎麼做?擺在他面前的,是一條模糊的路。過鑫富拿著「錢」,不停地遊走於商海,尋求著機會。在千百次尋覓後,終於,他選定了維生素B5。
於是他實施了戰略性轉移,賣掉了電纜廠,成立臨安生物化學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為杭州鑫富藥業有限公司)。現在在他看來,當時的這個抉擇是有遠見的。「當時雞、鴨、豬等家禽家畜規劃化養殖已經興起。而維生素B5作為飼料裡重要的添加劑,其市場潛力巨大。」為此,過鑫富跑遍了全國,尋求技術上的支持。
起初在上海的兩位老工程師的幫助下,生產工藝技術得到了保障,就這樣,過鑫富的維生素B5生產路,在困難的環境下,慢慢地起步了。
「當時真是困難。」過鑫富回憶,1995年,由於大環境的影響,融資特別艱難,過鑫富白天到處「借」錢,晚上就在工地和工人們一起加班加點,建造廠房。他知道萬事開頭難,最先一步沒走穩,所有的計劃和夢想都會付諸東流、功虧一簣。「再怎麼苦,也得挺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當資金都到位時,過鑫富總算鬆了一口氣: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
從最先的年產量50噸到到1999年的700噸,過鑫富在尋求技術的改進上,一直沒有停步。「傳統的維生素B5生產,是利用化學方法,而這種方法既汙染環境,成本又高。」在這樣的狀況下,過鑫富投入巨資,與大專院校合作,進行科研攻關,用生物方法取代了傳統的化學合成法,這種領先的自主創新,也獲得了多項專利。
「用生物取代化學方法,生產維生素B5,當時遭到了公司內部人員的質疑。」過鑫富告訴記者,生物法環保、高效,但是前期投入的成本巨大,稍有差池,公司就會走進一條死胡同。「變則通,一味死守,肯定衰落。」憑著這樣的理念,過鑫富力排眾議,果斷地選擇了變革的道路。這一成功的決策也讓維生素B5的生產量一度達到了年產1萬噸。
2003年,鑫富藥業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2004年7月,鑫富藥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5年,鑫富藥業成功收購國內第二大維生素B生產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B5生產商。鑫富十年磨三劍,在生產維生素b5領域裡創造了奇蹟。
在過鑫富創業過程中,他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始終不忘為創建和諧社會儘自己的一份責任。2006年他個人一次捐助300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2007年,又捐助1000萬元給中華慈善總會;2008年,向汶川災區捐款500萬元……僅僅十幾年時間,他以個人名義,總計向社會捐資達3000多萬元。
為了企業更加健康地發展,去年,鑫富藥業選擇了兼併重組。在過鑫富看來,雄厚資本的進入,有利於鑫富藥業更加健康的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選擇兼併重組,不論對企業還是對員工而言,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身份的轉變,並沒有減弱他對鑫富的愛。「還是會管理好它,就像以前一樣。」過鑫富滿懷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