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這是我家孩子高一開學分班考試後我寫的文章,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當初分的班真的就是一個普通好班。
當時我心裡很糾結很忐忑也很委屈。因為我們當時拿的是A約,相當於重點高中為了提前鎖定好生源,只要我們中考第一志願報這個學校,籤訂無條件進重點班。何況我們中考成績558(滿分600分)
所以我們整個暑期玩瘋了,也沒上銜接班,結果開學分班考試傻眼了。
高一上學期我們及時調整狀態和計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都取得全班第二的成績,文理科分班,我們選擇了文科,但化學成績取得全校前十的排名,班主任曾做工作讓我們讀理科,我尊重孩子的意見,還是選擇了文科。
前不久,我看《奇葩說》,詹青雲說到她當年選擇文科的心路歷程,說到「眼界」這個詞,不免有些感同身受。
關於讀文科還是理科,可能以後的孩子們不會像我們當年那樣糾結,但不管高考的規則如何變化,請用心體會「眼界」的含義。
眼界,我的理解就是「心有所向,無問西東」。
第二篇
《懷著愉悅的心情重新出發—寫在高一分班後》
今天是帶著期待的心情去看榜的。按姓氏排名,二中可真有創意,看得那叫一個暈,好不容易找到名字,我卻懵了:九班,這是一個神馬班?
一個朋友跑過來:「八班以前才是好班哦!」呵呵,有約在手,找他去。
我是一口氣跑上五樓,上氣不接下氣的。夏校長辦公室已有若干家長在「討說法」。我看插不上嘴,靈機一動,拿過辦公桌上的隨意貼,唰唰唰寫上一排字:「某某某,籤過A約,中考550+,九班,Why?」然後我把紙條放在校長面前的桌子上,用手指敲了敲。夏校長看了看我,我結結巴巴的說:「都說九班是平行班啊!」
夏校長說:「你是信他們,還是信我?」說著,拿過一個冊子,翻到丫頭的班,我湊過去看,只見夏校長用手指在名字的後面從上到下畫下來,我只看到許多個「A」和若干個「B」,還沒詳細看明白,校長已「倏」的把名單合上,再用手機壓著。
嘛意思?
「那多的A約,不是好班是莫斯?」校長的教訓讓我啞口無言。
我有些委屈呆在一邊看其他家長申訴,夏校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會功夫把一群家長都搞定了。
我在一旁算是看明白了,123456789,全是好班,今年二中廟裡沒癩和尚啊!校長還對我們苦口婆心:「不要看現在,要看三年後,起碼武大華工啥啥啥!」
我揣著武大華工的美好願望暈暈乎乎下了樓,丫頭正在校園裡晃悠著找我,不問我問的結果,一個勁催我趕快把戶口簿、通知書給她,說她已經到班裡去過了,現在要趕快去報到。
我拉住她:「丫頭,你知道九班是什麼班?」
「好班啊!」
「誰說的?」
「班裡同學說的。」
我暈,這幫可愛的孩子!
丫頭握著我的手,一個一個扳著我手指說「第一,我真的覺得這個班挺好,基本都不認識,可以結交這麼多的新同學;第二,新同學們很安靜,一點都不鬧騰,心一下就靜下來了;第三,我想到物理或者化學任班主任的班上,我們班主任剛好是化學老師;第四,沒有那些傳說中的牛娃,我壓力小了,精神放鬆說不定有更神奇的學習效果;第五,媽不是說要我不要拒絕緣分,高中三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和新同學註定有這場緣分該是我珍惜的福分才是……」
丫頭把我的五個手指扳完了還沒有把這個班的好處說完,我倒是千頭萬緒,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丫頭捏了捏我臉:「媽,笑一個,笑一個我去報到了哈!」我咧了咧嘴吧,丫頭歡喜雀躍的跑上樓去了。
我坐在二中美麗的校園裡等著女兒放學,想著自己的失落失態和女兒的淡然,不由得啞然失笑,曾幾何時,女兒開始用我教導她的話來教導我了。
蘇東坡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可見萬事萬物都在我們怎麼看法就是了。
我的糾結在尚未成成年的女兒眼裡倒真是貽笑大方了。就像女兒說的,這三年的同學情,是一場註定的緣分,我怎麼能這樣隨意否定它呢?這樣一想,我也釋然了!
來吧,女兒,帶著愉悅和安靜的心情我們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