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吉廣飯店發生亞硝酸鹽中毒事件

2021-01-14 搜狐網

  本報訊1月2日,位於海澱區的吉廣飯店裝修的施工隊發生一起嚴重的亞硝酸鹽中毒事件。當晚就餐的21名人員全部發病,病人症狀為嘔吐、口唇青紫,血壓降低、抽搐等。經武警總醫院全力搶救,病人方脫離生命危險。衛生部門經現場快速檢測,在剩餘的鹽及打滷面檢出亞硝酸鹽。

經對廚師調查得知,做晚飯時廚師發現食鹽用完,便從北京吉廣飯店後廚一個不鏽鋼容器內找到類似食鹽的物質即當食鹽。

  市衛生局三令五申要求各餐飲單位集體食堂、工地食堂、學校食堂,嚴禁購買、存放、使用亞硝酸鹽,並於2005年12月16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專項監督檢查,把亞硝酸鹽使用情況列為重點檢查。但仍有個別餐飲單位藏匿、違法使用亞硝酸鹽,致使造成中毒和死亡事故發生。

相關焦點

  • 山東聊城一飯店用「亞硝酸鹽」放倒十人
    26日中午,冠縣斜店鄉鎮一飯店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飯店內6人食物中毒後被120救護車接走,在家食用該飯店飯菜的幾人食物中毒後也到冠縣中心醫院治療。目前,已有10人確定為亞硝酸鹽食物中毒,均在救治。   26日下午1:46,有居民撥打120急救電話稱冠縣斜店鄉6人食物中毒,聊城市120急救中心派急救車趕到現場。
  • 食藥監局提醒:買熟食"好色者" 謹防亞硝酸鹽中毒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有很多是由亞硝酸鹽引起的。在一些餐飲企業中有使用亞硝酸鹽的現象,因為亞硝酸鹽能使肉製品顏色鮮亮、肉質酥爛。但是餐飲企業添加亞硝酸鹽往往無法定量控制,更易與其他調味品混淆,增加食品安全風險。「進入5月份以來,氣溫迅速升高,各種致病微生物易於滋生,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加大。」
  • 幼兒園誤用亞硝酸鹽致90餘名幼兒中毒 負責人和炊事員被調查
    同時,在全縣中小學校、幼兒園及所有食品加工銷售場所開展安全大檢查,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河北靈壽縣縣委官方微信@靈壽發布 今日對事件調查處理情況的官方通報 截圖自微信    經調查,事件是由於1月20日該幼兒園負責人白玉霞用自行購買的2
  • 國家食藥總局:預防亞硝酸鹽中毒需購買正規食鹽
    千龍網12月28日訊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26日消息,針對近期四川省巴中市發生的因誤用亞硝酸鹽引起的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食物中毒事件,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預防亞硝酸鹽中毒的消費警示,表示應引起廣大公眾警惕。據了解,亞硝酸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含氮無機化合物,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於肉製品中。
  • 誤把亞硝酸鹽當食用鹽 一家3口人急性中毒
    前日中午,吳女士在家炒菜時,一不小心把廚房裡的亞硝酸鹽當成普通的食用鹽放到菜裡面了,午飯後,自己和兒媳、孫女都覺得不舒服,連呼吸都很困難,身上的皮膚還開始發紫,吳女士感覺是中毒了,便立即趕到了附近的醫院。 急診醫生介紹,吳女士一行3人來到醫院時,每個人的唇周和身體皮膚裸露部位都出現紫紺,還有呼吸困難的症狀,結合對應的檢查結果,3人都被診斷為急性亞硝酸鹽中毒。
  • 杭州蕭山發生氣體中毒事件 9人中毒2人死亡
    杭州蕭山發生氣體中毒事件 9人中毒2人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6: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5月15日電 14日,杭州蕭山南陽經濟開發區發生氣體中毒事件,導致9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
  • 成都「葉鴨子」違法添加亞硝酸鹽 廚師:這是家傳配方
    市食藥監局:  餐飲環節添加亞硝酸鹽  今年已發現兩起  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6月之前,餐飲環節使用亞硝酸鹽是允許的,但不允許超標。發現超標問題後,市食藥監局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2012年6月到2013年初,餐飲環節不允許使用亞硝酸鹽,如果發現有添加行為,市食藥監局仍是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兩高司法解釋出臺後,如果餐飲環節使用了亞硝酸鹽,市食藥監局發現後,就直接移交給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今年以來,除了葉鴨子這起案件,市食藥監局還移交給司法機關1起違法添加亞硝酸鹽的案件。目前,該案件正在調查處理。
  • 香椿吃多了會亞硝酸鹽中毒嗎?會,但是這個毒你可能中不起
    硝酸鹽和銨類鹽本身毒性很低,所以很少有人因為接觸硝酸鹽而中毒。這個時候,不安分的亞硝酸鹽就琢磨著搗亂了,如果胃部的酸性出了問題,它們就很容易與胺類物質結合,最終變身成為強力致癌物質。這才是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最可怕最危險的地方。話說回來,微量的亞硝酸鹽對於維持口腔微生物環境卻是必須的。正是由於亞硝酸鹽的存在,那些有害的厭氧菌才不會興風作浪。
  • 9歲兒童吃完麻辣燙嘔吐不止皮膚發青,竟然是亞硝酸鹽中毒
    醫生看到孩子的第一印象,就覺得這孩子有可能是亞硝酸鹽中毒,家長說晚餐是自己到當地的一個店鋪,打包了一個麻辣燙,小輝吃完大概兩三個小時後就出現皮膚青紫為了確定小輝是否真的是亞硝酸鹽食物中毒,醫院將小輝的嘔吐物立即送往珠海疾控中心進行樣品檢測。
  • 4死3傷 四川綿陽一企業職工宿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 10月31日早上,四川綿陽市安州區一企業職工宿舍內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 四川郫縣發生集體食物中毒 23人已轉危為安(圖)
    郫縣發生集體食物中毒 23患者已轉危為安  前晚,郫縣合作鎮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這正是致使村民中毒的原因!轉自搜狐  昨日下午,郫縣方面傳來消息稱,由於疏忽大意,個體戶鍾成明誤將亞硝酸鹽當成了食鹽放入滷水中,致使亞硝酸鹽嚴重超標。
  • 吃剩飯,會因為「亞硝酸鹽」超標中毒嗎?下面教你3個安全方法
    吃剩飯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為飯菜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放置了,所以容易被細菌感染,如果直接食用或者是稍微加熱食用的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嘔吐腹瀉等一些症狀,下面教你三種剩飯收納方法。吃剩飯,會因為「亞硝酸鹽」超標中毒嗎?
  • 吉林5人飯店包房吃涮羊肉致一氧化碳中毒(圖)
    本報記者孫立國攝  本報訊(記者陸續)這兩天,長春市民周女士是強忍著傷痛工作的,自從吃涮羊肉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後,頭暈、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一直困擾著她……  16日晚,周女士和6名同事相約到長春市磐石路上一家涮羊肉飯店吃火鍋。飯後,5人相繼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起初,飯店老闆還負責5人的醫藥費,可後來就不再管了。
  • 桂林發生兩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6人被送醫
    12月9日至10日,桂林荔浦和靈川發生兩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有6人送往醫院救治。醫生提示,桂林即將大幅降溫,大家在使用燃氣洗浴、煤球、木炭取暖時,要注意通風,避免危險。家人立即撥打120求救,醫護人員將她接到醫院救治,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給與吸氧等治療後,轉送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中毒救治中心進一步治療。12月10日,靈川縣張先生的母親、妻子及兒女接連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浴,門窗未開,隨後五人同時出現頭暈、乏力、胸悶等症狀。張妻昏迷不醒,張先生立即撥打120求救。當地醫院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將他們五人送至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
  • 12月6日 早報|一對夫妻食用醃製豬肉製成的大蒜炒鹹肉後,亞硝酸鹽...
    5、2000多萬部金立手機被金立子公司植入木馬「拉活」賺錢 ,魅族也幹過這事(為提升某APP用戶活躍度強行下載和彈窗)【紅星新聞】 6、美國院線迎至暗時刻,華納兄弟明年17部電影全面轉網【AI財經社】 7、日本首相菅義偉再次承諾東京奧運會將如期舉行【新華網】 8、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
  • 餐館嚴禁使用亞硝酸鹽、醇基燃料
    為防止誤食亞硝酸鹽導致食物中毒、誤飲甲醇導致人身傷亡,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公告,要求餐飲服務提供者禁用亞硝酸鹽、醇基燃料。究竟什麼是亞硝酸鹽、醇基燃料,對人體有何危害,如何在生活中遠離安全風險?記者做了進一步了解。公告指出,禁止餐飲服務提供者採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亞硝酸鉀),嚴防將亞硝酸鹽誤作食鹽使用加工食品。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儘量採購使用乙醇作為菜品(如火鍋等)加熱燃料。使用甲醇、丙醇等作燃料,應加入顏色進行警示,並嚴格管理,防止作為白酒誤飲。
  • 焦作一市民店吃完火鍋中毒住院 飯店老闆拒絕賠付
    近日,焦作市民張先生向東方今報記者投訴稱,自己在火鍋店吃木炭火鍋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躺在醫院10餘天,其家人與飯店交涉多次卻無結果。然而對於醫院診斷的一氧化碳中毒,火鍋店負責人卻持質疑的態度,那麼事情究竟該如何解決?
  • 南寧一小區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3歲女孩不幸身亡
    本文轉自【南國早報】;12月19日,南寧市長堽路一小區發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人不幸身亡。 21日中午,張先生的妹妹張女士告訴記者,哥哥一家租住在南寧市長堽路某小區。19日一早,一家四口一氧化碳中毒,被送醫治療。嫂子症狀較輕,已經轉入普通病房。13歲的侄女不幸離世,哥哥和小侄子仍在重症病房治療。 張女士說,事發時的情況她還不太清楚。據了解,事發前侄女用燃氣熱水器洗澡,「嫂子已經知道女兒離世的消息,還沒敢告訴哥哥」。
  • 只有泡菜和剩菜才有亞硝酸鹽嗎
    核心提示:近年來由於知識的普及,大家多少都了解一些亞硝酸鹽的不利影響,但是你知道嗎,亞硝酸鹽也有「做好事」的時候,而且你怎麼避也避不開的。近年來許多食品商家被爆出各種各樣的食品安全問題,導致大家對食品市場的信任一落千丈。
  • 食藥總局:亞硝酸鹽添加不違法 方便麵麵餅不致癌
    央廣網北京6月16日消息(記者沈靜文)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7部門共同主辦的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今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單位,針對一些流行的食品安全傳言,通過實驗求證、實地採訪和專家訪談等形式進行深度解讀  之一:應禁止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