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世界》:女孩,請自信地擁抱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2021-01-13 書影時間

當今社會,女性擁有越來越多的對職業、婚姻、身體、人生的選擇權,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外界聲音:

作為一個學生——高中的時候,被說「女生後勁兒不足」;學歷太高,又被說「誰敢娶」;作為一個女人——胖了醜了,會被嫌棄;太漂亮吧,又被懷疑不安分;作為一個員工——打算結婚生子,就會有「玻璃天花板」的晉升阻礙;事業太好吧,又被議論老女人內分泌失調,或者婚姻失敗;作為一個母親——當全職主婦相夫教子,被視為「媽蟲」,沒理想沒前途;去工作吧,又被說不顧家,對孩子家庭不負責......

身為女性,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聲音,處置好新舊衝突、自我懷疑和不安的情緒呢?我想,《她世界》這本書能讓我們找到答案。

《她世界》從社會發展帶來的女性角色變化角度,結合大量的案例,對女性一生中的關鍵時期將要面對的選擇和挑戰做出了深度的分析,深入淺出地揭示了現代社會下,女性自信匱乏的表現、處境,以及內在成長的真相。

本書作者是伊莉莎白·卡多赫和安娜·德·蒙塔爾洛,伊莉莎白是法國著名的記者、作家、紀錄片導演,擅長洞察現實背後的心理與文化等因素;安娜是法國心理治療師、培訓師,專注研究在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女性如何擺脫束縛,活出完整的自我的議題。

這本書為女性打開了一扇自我認知的大門:我們只有正視自己的表現,了解前因後果,才能更好地做出改變。

01你知道「冒充者症候群」嗎?

我的朋友徐徐,是一位很優秀的女性。從念書開始,她一刻都不敢鬆懈,大學、研究生、博士生一路披荊斬棘,一步一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但從我高中認識徐徐開始,她有個地方就挺討人厭的——那就是每次考試,她都覺得自己考砸了、不及格,結果事實證明不過是一場「凡爾賽」。

但是,話又說回來,徐徐不是騙人,她是真的焦慮。比如大學有一次考試以後,她覺得自己會掛科,打電話跟我大哭了一場,我安慰了她半天,結果分數出來90多分......

徐徐父母對於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怪不怪了,並覺得她莫名其妙,太情緒化;我有時候也納悶,她都那麼優秀了,怎麼還是經常需要外部的安慰和肯定。

現在讀到《她世界》這本書,深入了解「冒充者症候群」,我才真正理解了徐徐,也明白了為什麼有一些女性明明如此優秀,卻還不自信。

書中指出:冒充者症候群的棘手之處就在於,越是成功,他們就越懷疑自己的成就。

有冒充症候群的女性對自己和他人持有的認知、看法上的偏差。她們總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成功,總是將成功歸結為運氣。

冒充者症候群有7種類型,分別是完美主義者、專家心態者、獨行女俠、故步自封者、全能女超人、奉獻者、以及虛假自信者。

完美主義者是指:在傳統的眼光中,「好」女孩總是受到讚賞,做一個「好」女孩,就意味著處處完美,這種對「好」的追求是終其一生的,很容易讓女性陷入到焦慮中。反觀男孩,他們的粗枝大葉更能被容忍,為他們今後面對生活中的不完美做好了準備。

專家心態和全能女超人與完美主義類似,追求高質量的工作和生活,想要掌控一切。

獨行女俠則是認為,只有單槍匹馬地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努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因為求助就是示弱,會顯露自己的缺點。

故步自封者認為,能力的高低取決於解決問題的輕鬆程度和速度的快慢。比如,認為如果要付出太多努力,就代表自己不夠優秀;覺得不能顯得很費勁地做一件事情,否認別人會不把自己當一回事。

犧牲者是害怕他人失望,而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心話,選擇順從;虛假的自信者,是表面顯得很自信,比如顯露自己的職場、情感、身材等方面的成功,其實目的是保護自己經不起批判的脆弱內心。

冒充者症候群的類型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重疊的。這不是一種精神障礙,但卻揭示了一種令人深感無力感的思維方式。

「冒充者」在平靜的外表下,經常心懷恐懼,害怕自己被「揭穿」。後果就是,會把自己的職業變得枯燥乏味,陷入倦怠和無力狀態之中。

02女性缺乏自信的根源

「冒充者」在面對機會的時候,腦裡都會有這樣的聲音:「反正我是個女孩,差不多得了。」正是這種聲音,限制了我們人生很多的可能性。

那麼,女性缺乏自信的根源是什麼呢?書中指出了三個方面的原因——分別是歷史原因、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

歷史原因:女性一直成長並受制於男性統治的歷史中。

自古以來,男性都將自己的英勇事跡記錄在歷史上,而女性卻很少在歷史上留下筆墨。幾個世紀以來,女性只能憑藉婚姻和母職而存在。試問一下,如果女性從未閱讀過屬於自己性別的歷史,豈會對自己有信心呢?

社會原因:女性無時無刻不受到社會對完美外形,以及婚姻家庭的規訓。

我們的電視和社交媒體上充斥著許多「完美」的女性,她們事業很棒,婚姻幸福,有出色的兒女;還有完美的身材,連懷孕都不會發胖......雖然這些「榜樣」都是不真實的,但卻投射出了社會對女性的苛刻要求。

還有另一種社會規訓是有關婚姻家庭的,也就是社會上有個「共識」:25、26歲再不結婚就沒人要了,30歲不結婚就是剩女。單身似乎都成了一種罪,面對這樣的社會壓力,女性的自信也常常被擊潰。

家庭原因:童年是培養自信心的重要時期,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很多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延伸,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習慣於把一些僵化的規範強加給孩子,這並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

特別是,父母對女兒的期待和兒子有所不同。父母都覺得男孩可以玩一些有爭鬥性的活動,但女兒不行,否則就是「假小子」。

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中,阿梅從小喜歡爬樹瘋跑,被父母以「好女孩不應該這樣」規勸;阿梅喜歡地質學,但父母卻認為會計更適合女孩。

就這樣,父母將孩子限定在某種特定的性別中。

03改變:人生並非一條靜止的長河

當我們了解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現和原因,其實就是認清了自己。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知道,信心匱乏並非不可逆轉。

其實,自信心會隨著人生境遇的變化也變化,而且人生也是不斷進步的過程,所以,想要超越別人或者自己強加給自己的限制,活出自信的人生,就需要改變!

書中給出了3個方向的建議,幫助女性改變現狀,恢復自信。

第一、化自信不足為動力。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信心不足的時候,可能就能擁有一股前進的力量,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迎接挑戰,在別人不看好的眼光中做得更好。

首先,運動場就是一個充斥著性別刻板印象的地方,研究表明41%的女孩青春期結束後,就停止運動。但其實運動有很多好處,一能保持身體健康,二增強自信心,三培養團隊精神。

所以,我們可以從運動入手,打破刻板印象。不僅要多做運動,還要將運動作為一項貫穿一生的實踐。

其次,當有人給你致命一擊,讓你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的時候,書中給出了一個小技巧:寫一封感謝信給這個人,不需要寄出,只需要寫下,就能邁出這道坎。然後,你還可以記錄下,你現在實現的所有成就,給自己輸入自信心。

第二、女性需要團結。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女性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嫉妒,相互批評以及刻薄評價。

有些女性之所以討厭其他的女性,是因為自信的匱乏,所以陷入到無休止的比較中。這種心態在戀愛中表現為嫉妒,在職場中表現為苛刻刁鑽。

有位社交名流說:「讚美一個女人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多說她競爭對手的壞話。」這種看法實在是太可悲了。

我們必須打破這種迷思和陳舊的觀念,不再把自己局限在和其他女性敵對的角色中,努力建立一種女性之間的人際關係網絡。

我們可以加入公司內或者社會中,搭建女性人際關係網絡的見面會,分享經驗,互相傾訴,讓自己並不感覺到孤單。

我們還需要注意自己對自信、優秀女性的負面看法,或者極端的態度。比如捫心自問:如果她是一位男性,你還會這樣看待她嗎?通過這種反思,把自己從偏見中解放出來,並與其他女性分享。

第三、培養自信的女兒。

通常女孩在5,6歲的時候,就會在大人們的教唆下,關注自己是否夠漂亮、乖巧,但是這會限制了女孩的價值,讓女孩陷入了不自信當中。

自信的女孩應該擁有的能力是:自愛、自尊、不受刻板印象限制、敢於行動、懂得堅持自我。

書中指出,自信是女孩一生的通行證,培養女兒自信是為人父母的哲學和理念。

作為父母,首先我們要讓女兒知道,我們會永遠愛她,無條件信任她,是她最強健的後盾。

其次,我們要對她的行為給予支持和鼓勵,允許她們接觸新鮮事物。比如,她想做拳擊手,我們就應該給她買拳擊手套,而不是芭蕾舞裙。

然後,我們需要接受她的失敗,也要幫助她接受自己的失敗,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需要做一個自信的榜樣,因為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說《82年金智英》讓我們對女性的艱難感同身受,那麼《她世界》則堅定地告訴我們:平等在任何領域都是有可能實現的,而且我們有選擇的權利。

希望所有的女孩們,不要辜負這個時代賦予我們選擇權,自信地擁抱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文/四夕

相關焦點

  • 智慧女人劉嘉玲,獨立而美麗地活出自己想要的那個模樣
    在劉嘉玲身上看到的最令人敬佩的是,無論有多麼巨大的困難阻擋著她,令她有多麼地沮喪,她都能以冷靜,獨立和優雅的態度,咬緊牙關,笑著面對自己的生活。在她看來,生活從來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可以慢慢來。只要你堅持自己最初的那顆心,然後努力地一步一步地前進,時間將會使所有的傷口都癒合,然後給她一個完美的答案。
  • 張雨綺,敢愛敢恨的大女人,她活出了多少女孩想要的樣子
    張雨綺,敢愛敢恨的大女人,她活出了多少女孩想要的樣子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好像總是格外的多,明明已經過了那個對於女性壓迫到極致的時代,可是有些早已經植根在大眾身上的東西還是難以一時之間就剷除。張雨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喜歡她的人說她直爽,不喜歡她的人說她做作。可是她對於很多話,其實都表現的不是很在乎。在她看來,人生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為什麼需要過分在意別人呢。這樣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卻都難以做到。她的性子,其實就已經是很多人都心生羨慕的了,更不用說她的生活還有她的長相了。
  • 8句正能量人生感悟句子,認清生活的真相,活出想要的模樣
    只活一次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很少有人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面對生活的刁難,我們一再妥協,一再將就,最終與自己理想的生活漸行漸遠。有時候想想人生短短幾十年,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地活一回呢?當你想通了看開了放下了,不再選擇將就的人生了,你才能與自己喜歡生活越來越近。8句正能量人生感悟句子,認清生活的真相,活出想要的模樣。1、光陰似箭,你蹉跎歲月,最終也會被歲月無情的拋棄,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要付出與之匹配的努力。
  • 離開那個所謂「好男人」陳赫的她,終於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2013年兩人終於修成正果,13年攜手最後成為神仙眷侶,婚禮那天他說:「你的夢想是環遊世界,那麼我的夢想就是完成你所有的夢想,今天是我對這13年來有你陪伴的最終交代。此時此刻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她說:「第一次見到你時,我從來沒想過我們能走過這麼長時間,感謝你給我這麼完美的婚姻。」
  • 無腿女孩的極限運動,滑板、衝浪、登山一樣不落,活出精彩人生!
    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薩利兒笑起來時,總是那麼自信、陽光、、溫暖、正能量,因此也感染了周圍的許多人,「陽光女孩薩利兒」,是周圍朋友給她的稱號。在一次事故中,薩利兒失去了雙腿,但樂觀的薩利兒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積極的生活了。挑戰各種極限運動,滑板、衝浪、登山一樣不落。
  • 請你更有自信地堂堂而活,請你穩穩地踩著地面而呼吸
    信中說,她的男朋友突然不辭而別。他更改了手機號、辭了職,甚至連家都搬了。女孩表示非常生氣,她覺得這個男人太不負責了!看過女孩的來信,張小嫻在她的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把感情說清楚的勇氣。我們活在這個年代,是一個不辭而別的年代。現在很多年輕人上班兩三天之後就不辭而別。
  • 唱起歌來是王菲,拿起吉他是竇唯,她用20年活出了自己的模樣
    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才會全力以赴,爆發出能量,散發出光來。也不是說覺得自己寫得有多好,或者說就此準備好開始做音樂了,一時衝動就發出去了。」有人喜歡竇靖童是因為她的帥氣,或是她的聲線,有人喜歡她是源於愛屋及烏的關注,作為「祖傳的粉絲」本身就喜歡王菲或者竇唯。但更多人喜歡她,是因為她活出了自己,成了我們永遠無法成為的——心中的自己。
  • 餘生一定要好好愛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女人這一生,總是在扮演著很多角色,別人的妻子、女兒、母親,卻不曾有多少時間,為自己而活。這三句話,不管你奔幾了,都應該好好看看,也許就會想明白很多!女人,請一定要記住,不要為了任何人委曲求全,付出得太多,就會變成理所當然。如果你為了他放棄工作,即使你把家打理得再好,他也未必會覺得你辛苦,也未必看得到你的付出,只會覺得那是你應該做的,要是你有一點做得不對,他就會把你的好一筆勾銷。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手裡一定要有點錢。雖然你的存款不一定能讓你大富大貴,但它可以給你一份誰都也不了的安全感,也可以在你想離開某個人、某個環境時,給你最有力的支持。
  • 曬萌娃|銅川寶媽給7歲女兒的成長寄語: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歡迎來到二三裡第十七期萌娃秀,本期嘉賓依依,來自銅川市印臺區的小女孩。今天由依依媽媽給大家分享萌寶的故事,精彩瞬間即將開始,請看主秀場!「不知不覺,依依已經7歲了,她喜歡留長頭髮,給自己搭配衣服、看漂亮姐姐,也是個臭美妞,和同齡人相比,她的個頭比同齡人要高處許多,所以身邊朋友都說她看著不像7歲的小姑娘,我想這大概是她吃飯習慣好,又喜歡運動的原因吧!」
  • 願你青春陽光,自信而有擔當,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好句子分享
    1、前進的路上雖然有坎坷依然願你青春陽光,自信而有擔當,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4、人生擁有夢想而活當然很棒,當然也有不抱著夢想,一味朝著目標努力的生活方式。別放棄,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踏實地前進,這本身就是最好的夢想。5、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時光,那麼時光第一個就會辜負你。不要去否定你的過去,也不要用你的過去牽扯你的未來。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 被詆毀被誤解的她,最終活出自己完成自我救贖
    故事的主人公是Taylor Swift,她在上個月剛剛發布了個人紀錄片《Miss Americana》,這是一個戰士的故事。在這部紀錄片裡我們看到這個飽受爭議的、曾經在人生的高光時刻被當眾羞辱的、被全網黑後消失不見的女孩,她的成長、她的心態、她的創作、她的障礙、她的努力、她的堅強、她的無畏、她的勇往無前和她的涅槃重生。
  • 佟麗婭周冬雨舒淇李嫣:有缺陷的女生,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活到這個年紀,長成這個模樣,不是我的責任。這個模樣得到認可,它就是我的模樣。我欣然接受,也別無選擇。我就是這個女孩,一經確定永不改變。  ------杜拉斯《平靜的生活》  杜拉斯長相普通,身材也不算好看,脾氣又倔,還愛花錢,但她一生都有帥哥追,做了老太太還有小鮮肉喜愛她的皺紋。
  • 寫作讓她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妍妍以為老師會誇獎她,沒想到班主任老師卻在家長會上,當著所有家長的面,說妍妍是個不聰明的孩子,這個孩子人挺笨的。班主任老師的這句話,重重地壓在妍妍的心上。暑假的時候,剛剛聽見自己的父母說自己不聰明,現在又親耳聽見班主任老師說自己不聰明,這對那時的她來說真是沉重地打擊。
  • 擁抱內在小孩,活出自在人生
    為了自我保護,逐漸成年的我們將他/她關閉在內在深處,但逃避並不代表這些傷痛已經不存在了,他/她停留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人際交往模式等,延續並加大我們的痛苦。大部分人一輩子都糾纏在阻礙自己過上開心、滿意的生活的情緒和行為模式中,很少覺察到自己目前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其實與童年如何經歷和看待這個世界有關。這是我看過的最能解釋內在小孩是如何對我們產生影響的短片。
  • 《Miss Americana》:終於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時,那還是自己嗎?
    從小到大,Taylor 始終秉持著一套信念體系:當一個「好女孩」。直到 2009 年,獲頒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後,人生開始出現了變化。那一年,饒舌歌手Kayne West 突然上臺、中斷她的得獎演說:「我會讓妳說完的,但是先讓我講兩句。Beyoncé 才是有資格得到這個獎的人!」
  • 不妄自菲薄,活成自己心中最好的模樣
    她上初二時,因為家人工作變動,轉學到另外一所初中。本來她的性格開朗,也有很多朋友,可到了新學校後,周圍都是陌生人,她一下子覺得自己很孤獨,很長時間都融入不了新集體,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有人在背後議論她。從那以後,她變得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 擁抱自己,生而為己,我很抱歉!
    我學著乖巧討好,察言觀色,順著他們的期許成長成他們想要我長成的模樣。然而我迎合了所有人,卻忘記了問自己是否願意。青春期的女孩,毋庸置疑是明媚張揚而又敏感的。借著青春期熱血的特性,我想要釋放那之前被乖巧壓抑住的、自由欲動的心,我需要的青春活力。然而父母總是比我們明智在先,我又怎會逃得了如來佛的手掌心呢。畢竟是他們的孩子!終歸,我的青春期只剩下了敏感。每日的學業也足夠磨掉了我青春的銳氣。
  • 楊麗萍回應無兒無女:女人就該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你又有什麼資格對別人的人生評頭論足?情感導師塗磊說過:生活中,總有些人和事,讓我們看不順眼。遇到這種情況,愚者責備他人,智者審視自我。你看待問題的角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希望我們都能做智者,認真審視自我,空閒時「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楊麗萍本人就是一個實例。
  • 請給男孩多一點擁抱,給女孩多一點力量
    或許父母一直表現出對段振宇的不在乎,以至於段振宇覺得自己是被忽視的那一個,但其實,父母對他的愛一點都不少,只不過表現方式不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情緒被過分壓抑的男孩和處處被呵護的女孩會變成什麼樣子:情緒被過分壓抑的男孩孩子本就是膽小、懵懂的,他們&34;,整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如果父母一味地要求他&34;、&34;。
  • 37歲的元氣女孩,陳意涵活出了女生最精彩的模樣
    說起陳意涵,大家的腦海中一定最先想到的就是她那稚嫩的娃娃臉,大大的眼睛,和少女般甜甜的聲音,光看長相,82年出生的她完全就是20出頭的樣子,治癒系的長相深受臺灣小清新電影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成熟清麗的穿搭又展現出都市小女人的模樣。最近,陳意涵和老公一起參加了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默契的搭檔,讓觀眾直呼,這完全就是嫁給愛情的模樣。陳意涵的身上不僅有女漢子的一面,同時大方又可愛的性格也是吸粉無數。平日裡,她的穿搭也非常具有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