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有56個民族,這個說法可能是錯誤的,只能說中國目前只有56個民族,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待識別民族」,比如下面要說的亻革家人。
亻革家人,貴州的一個少數民族族群,他們沒有文字,自稱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是一個有待識別的民族,他們卻擁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和生活習慣;他們在這裡片土地繁衍生息,對這份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亻革家約五、六萬人,自稱「哥摩」(亻革語),亻革家的分布,主要在黃平、凱裡、麻江、關嶺、甕安、福泉、鎮寧、興仁、黔西等地,以重安江兩岸的黃平、凱裡最多。
亻革家主要有蠟染、刺繡、織花、銀器、石器、樂器和竹器編織, 蠟染亻革家蠟染歷史悠久,以圖案均勻、疏密相間、花紋別致、風格獨特著稱於世。亻革家女孩從八九歲就隨母學點蠟,十七八歲便獨具匠心,成為蠟染能手;蠟染的製作方法是先用蠟繪花於布,用藍靛染缸染之,再用水煮沸,去其蠟則花現;蠟染紋飾圖案紋樣,有太陽、水波、瓜、米粒、蝴蝶、燕子、青蛙、鯉魚、水草、石榴、刺藤、野花、幾何紋樣等;亻革家刺繡多用於蠟染服飾作配,針法有平繡、盤繡、插花繡、挑繡等;紋樣有幾何紋樣的蝴蝶魚鳥,刺繡花卉等,多以紅色為主;銀器亻革家銀器為亻革家傳統工藝,多是婦女服飾中的裝飾品;分未頭飾、頸飾、手飾的部分,頭飾:有髮簪、銀摸額、耳環。頸飾:有戒子項圈、空心項圈、大螺螄項圈、板項圈和銀盤鏈;手飾有板圈、螺螄圈、蒜葉圈、龍頭圈、蠶圖、毛蟲圈、蚯蚓圈、空心圈等。
從獨具特色的女性盛裝中得以體現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少女頭戴紅纓帽,身著蠟染刺繡花衣,罩以貫首鎧,下著百褶短裙,腰系圍裙片。圍裙片帶絲帶流蘇,頸配以玲瓏銀飾,小腿裹以紅色刺繡綁腿。其少女紅纓帽頂為平圓形,中心以青布花折縐圈成,中留圓孔,外圍環形條珠,邊垂紅纓須線,圓頂帽後拖鑲小幅蠟染花巾。戴時外系銀抹額和流蘇小花帶,頂部插一枚尖—端方之銀簪。紅纓圓帽代表天,紅纓象徵太陽,銀簪代表射入太陽的弓箭,具有射日英雄后羿的遺痕。
而亻革家踩親舞是年輕人談情說愛時吹奏的一種蘆笙舞蹈。亻革家人的自由婚姻是通過踩親、對山歌的方式使青年男女互相了解,增進感情而最後締結良緣的。亻革家踩親舞以簡潔明快的蘆笙節拍為音樂背景,配以粗曠的舞姿,反映了亻革家人性格的奔放和豪爽。這種舞蹈熱情奔放,舞態誇張,極富表現力。舞蹈扣人心弦,催人奮進,體現了亻革家人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1953年,亻革家踩親舞曾在中南海為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演出,得到很高的讚譽。被列為第三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類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