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56個姑娘,個個美若天仙!中國56個民族資料搜集整理

2020-12-15 姓氏文化的表達者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關於56個民族的資料,看到圖片,不得不感嘆,原來中國美女那麼多,再也不用羨慕外國的美女了,還是自己家的姑娘耐看!

滿族

1、滿族

滿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

使用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南、北2種方言。由於與漢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現在滿族人都習用漢語,只有少數偏遠的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16世紀末,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製了滿文。現在滿族人都用漢文。

朝鮮族

2、朝鮮族

朝鮮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龍江省、遼寧省,還有些散居於內蒙自治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絕大多數朝鮮族人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朝鮮語屬阿爾泰語系(尚未有定論),有6種方言。

赫哲族

3、赫哲族

主要聚集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散居於附近縣的一些村鎮。

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奇楞和赫真2個方言。現在只有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還能講赫哲語,其他人由於與漢族人的長期交往已都使用漢語,並使用漢字。

達斡爾族

4、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及附近旗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郊及附近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族人使用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布特哈和齊齊哈爾兩種土語。

鄂倫春族

5、鄂倫春族

聚居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交接處的大小興安嶺中,特別是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使用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鄂溫克族

6、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溫克自治旗和周圍幾個旗、黑龍江省訥河市等地。使用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有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3個方言。

蒙古族

7、蒙古族

主要聚居於內蒙古和新、青、甘、黑、吉、遼等省區,其他散居於寧、冀、川、滇、京等地。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回 族

8、回 族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青、豫、冀、魯、滇省等分布較多,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區。中國其他地方也有許多回族人聚居和散居。回族分布廣泛,可以說回族散於全國各地,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

東鄉族

9、東鄉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甘肅省蘭州市和定西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使用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保安族

10、保安族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在聚居區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保安族人通曉漢語。保安族人以漢文為交際工具。

撒拉族

11、撒拉族

主要聚居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及其附近地區。少數人散居於青、甘、新等地,與漢、藏、回、維、哈等族人居住在一起。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大多數人通曉漢語。

土族

12、土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湟水以北、黃河兩岸及其毗連地區,其中大多數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及周邊的民和,大通、同仁等縣,還有少數人居住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

使用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族。有互助和民和2個方言。

裕固族

13、裕固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少數人聚居在酒泉市的黃泥堡裕固族鄉。

現使用3種語言。一種是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是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還有一種是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都用漢字。

俄羅斯族

14、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人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以伊犁地區為多,還有少數人分散於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使用俄羅斯語(簡稱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通用俄文。

烏孜別克族

15、烏孜別克族

散居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較為集中。

使用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大多數人通用維吾爾文。

塔塔爾族

16、塔塔爾族

散居於新疆,比較集中的有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

使用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除一些老年人使用塔塔爾語外,其他人一般都使用當地的哈薩克語或維吾爾語。塔塔爾族通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錫伯族

17、錫伯族

錫伯族人主要分布在遼、吉、黑等省,還有一部分人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及周邊地區。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錫伯族人使用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居住在東北的錫伯族人使用漢語。

哈薩克族

18、哈薩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在甘肅省阿克賽哈薩克自治縣。

使用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西南、東北兩個方言。

柯爾克孜族

19、柯爾克孜族

主要分布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少數散居於新疆各地和黑龍江省富裕縣。使用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南、北2個方言。

維吾爾族

20、維吾爾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多數聚居於天山以南的各個綠洲,少數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縣。使用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塔吉克族

21、塔吉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聚居於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在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使用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

藏族

22、藏族

主要聚居於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幾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自治州和木裡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使用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有衛藏、康、安多3種主要方言。

藏文是公元7世紀時參照梵文字體創製的自左向右橫寫的拼音文字。

珞巴族

23、珞巴族

主要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及相鄰的察隅、墨脫、米林等縣。

居住在墨脫縣北部的珞巴族人使用藏語,其他珞巴族人都使用珞巴語。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不同地區的珞巴族人之間的方言有差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珞巴族人還在使用刻木結繩來記事。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少數人通藏文。

門巴族

24、門巴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門隅地區,少數聚居在墨脫地區。

使用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由於生活於西藏地區,和藏族人交往密切,所以多通藏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藏文。

納西族

25、納西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及周邊地區,四川省鹽源、鹽邊、木裡等縣和西藏的芒康縣也有分布。使用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與漢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人會講漢語。

彝族

26、彝族

分布在雲、川、貴、桂四省區。使用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個方言。與漢族人居住聯繫比較多的彝族人能通漢語。

普米族

27、普米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等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少數人居住在四川省木裡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使用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部和北部兩個方言,其間差別很大。普米族曾使用過一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現通用漢文。

白 族

28、白 族

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於雲南省各地及貴州省畢節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縣。

白族人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種方言。絕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語言,並通曉漢語。

傈僳族

28、傈僳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數分散居住在附近的州縣和四川省鹽源,鹽過、木裡等縣。使用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西方傳教士創製的拼音文字、維西縣傈僳人創製的音節文字和新中國成立的後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新文字。

怒族

29、怒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碧江(現已撒消)、福貢、貢山三縣,附近的蘭坪、維西有幾處怒族的聚居點。使用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各地方言差別很大,以致不能互相通話。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漢文。

獨龍族

30、獨龍族

獨龍族人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

使用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沒有本民族文字。

景頗族

32、景頗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瑞麗、隴江、盈江和梁河等縣山區,附近州縣山區也有少數散居的景頗族人。使用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的景頗文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阿昌族

33、阿昌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州的隴川、梁河等縣,少數分布在盈江,潞西、瑞麗等縣及保山地區的龍陵、騰中縣。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有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傣族雜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曉漢語或傣語。阿昌族沒有文字,習用漢文和傣文。

德昂族

34、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保山、臨滄、思茅地區。其中潞西縣三臺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是德昂族聚居區。使用德昂語,屬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可分為納盎、布雷、若買3個方言。人多數德昂族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是景頗語。德昂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人能用漢字或傣文。

佤族

35、佤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三縣及其周圍山區。使用佤語,屬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有巴饒克、佤和阿佤3個的佤族文字方言。佤族原來沒有文字,1957年設計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佤族文字方案。

拉祜族

36、拉祜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瀾滄縣、孟連縣、少數人與其他民族雜居於雲南省西南邊境縣。

使用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拉祜納和啦祜熙2個方言。由於拉祜族人長期與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拉祜族人能兼用漢語和傣語。

布朗族

37、布朗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思茅地區的瀾滄、墨江等地。布朗族人使用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有布朗、阿爾佤兩個方言。部分布朗族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

傣 族

38、傣 族

傣族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縣。

使用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基諾族

39、基諾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四鄰山區。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

哈尼族

40、哈尼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禮社江下遊紅河西側的哀牢山區。

使用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個方言。

京族

41、京族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山心、萬尾、巫頭三個小島及其附近地區,有「京族三島」之稱。使用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

黎族

42、黎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使用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居住的地區不同,其方言也各異。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曉漢語。1957年創製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毛南族

43、毛南族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區,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使用毛南語,屬阿爾泰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長期和漢族、壯族人交往,所以絕大多數毛南族人都通漢語和壯語。

壯族

44、壯族

壯族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人分布在粵、湘、貴、川等省。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

仫佬族

45、仫佬族

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縣市,與漢、壯、苗、瑤、侗、毛南、水等族人雜居。使用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仫佬語與毛南語、侗語、水語相當接近。大多數人會漢語,部分人還會說仕語。

瑤族

46、瑤族

主要分布在桂,湘、滇,粵、貴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為大分散,小聚居。

使用瑤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瑤語是三種語言的總稱,包括勉語、布努語、拉珈語。各地理族人的語言差別很大,往往不能相互通話。瑤族人通常能用壯語和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侗 族

47、侗 族

分布在黔、湘和桂省區的毗鄰地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

使用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有南北兩個方言。侗族原無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1958年以侗語南部方言為基礎,以貴州榕江話為標準音,採用拉丁字母創設了侗文。

苗族

48、苗族

主要聚居於貴、滇、川、桂、湘、鄂、粵等省區,有大的聚居區,也有小的聚居區,還有與其他民族雜居區。

使用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分為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大方言中還有小的分支方言。雜居地區的苗族人,會講漢語或侗語、壯語等。

水族

49、水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附近的荔波、獨山、都勻、榕江、從江等縣和廣西的融安、南丹、環江、河池等縣。使用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有陽安話、潘洞話、三洞話3個土語。

布依族

50、布依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其他地區、雲南羅平和四川寧南、會理也有分布。布依族人使用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與壯語有密切的親緣。布依語有3種方言。

仡佬族

51、仡佬族

主要散居於貴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數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

使用仡佬語,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未定。分稿、阿歐,哈哈、多羅4個方言。由於居住分散,漢語已成為通用語,不少人還通苗語、彝語、布依語。

羌族

52、羌族

主要聚居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區,以茂縣,汶川等地最為集中。少數人與漢、藏、回等民族人雜居。使用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每個方言又分5種土語。大多數羌族人通漢語。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長期使用漢字。

土家族

53、土家族

主要聚居於湘、鄂、川三省毗連地區。

使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南部和北部2千方言。由於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使用土家語的人也多通漢語。

畲族

54、畲族

主要聚居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和閩、浙兩省交界處。其中閩、浙兩省最多,佔96%。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

高山族

55、高山族

主要聚居在臺灣省臺灣島的山地、東部沿海和蘭嶼島上。

使用高山族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泰耶爾(泰雅)、鄒(曹)、排灣3個語群,多達20種語言,現在仍在使用的有13種語言。不同名稱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語言。

漢族

56、漢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松遼平原及黃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遊流域農業發達地區,並散居於全國各地。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漢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廣。

漢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漢字經過3000年的演變,發展成現在的通用簡化漢字。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

漢語分為北方、吳、湘、贛、客家、閩北、閩南、粵等八大方言。現代漢語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文起源於遠古,現行的方塊字是從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變而來。

相關焦點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 這個民族是56個民族之一,人口只有5萬多,千年來從不與外族通婚
    導言「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妹是一家,56種語言,融成一句話,說愛我中華!」中國一共是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民族諸多,許多 民族乃至都不被大部分人所了解,下面要為大夥說一個很獨特的民族,他是中國唯一的白色人種民族,而2000餘年至今從來不與異族通婚,只求確保血統的純潔。這一民族稱為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民族語言為塔吉克語,塔吉克族主體在中亞,中國境內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 56個民族服飾——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以黑色為美、為莊重、為聖潔,將黑色視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護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飾的主色調。哈尼族服飾上的裝飾物品和刺繡圖案,實質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也是對祖先英雄業績的緬懷和記述。哈尼族服飾工藝哈尼族阿木支系服飾極為講究,其服飾做工精巧,整體勻稱。
  • 中國這民族是「未識別民族」,在56個民族之外,身份證也不一樣
    中國這民族是「未識別民族」,在56個民族之外,身份證也不一樣 人們腦海中固有的印象是中國有56個民族,但是在身份證民族一欄上,中國不止有56個民族,還有另一種「未識別待定民族」,穿青人。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黎族服飾!
    如《桂海虞衡志》:「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國錦採,拆取色絲,間中棉挑織而成,每以四副聯成一幕。」又《嶺外代答》:「海南所織(吉貝布)則多品矣!幅極闊……,間以五採,異紋炳然!」海南黎族所織的「黎錦」、「黎單」、「黎幕」,色彩鮮明,美觀適用,頗為中原人士所讚賞。 黎族男、女服飾
  • 中國只有56個民族?這個說法可能是錯誤的
    中國只有56個民族,這個說法可能是錯誤的,只能說中國目前只有56個民族,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待識別民族」,比如下面要說的亻革家人。美麗的亻革家姑娘亻革家蠟染亻革家人,貴州的一個少數民族族群,他們沒有文字,自稱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是一個有待識別的民族,他們卻擁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和生活習慣;他們在這裡片土地繁衍生息,對這份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 國內唯一「白種人」民族,56個民族中的顏值代表,但從不外嫁!
    56個星座,56隻花,56個民族是一家,在咱們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共有56個民族存在,每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都不同,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可是56個民族中顏值最高的一個民族哦!小編為什麼那麼肯定的去說這個民族呢?
  • 我國有56個民族,若外國人加入我國國籍後,民族一欄該怎麼填?
    而這就會令不少外國人犯難了,中國有56個民族,暫且不論能否加入我國國籍,假設外國人加入了我國國籍之後,「民族一欄」該怎麼填寫呢?不妨看看這些外國人取巧的辦法。一般情況下,外國人在加入中國時會選擇與他們自己本民族、國家相近的56民族之一填寫。比如說,韓國人若加入中國籍,可以選擇填寫朝鮮族。比如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若加入中國籍,可以選擇填寫俄羅斯族。
  • 56個民族全家福共迎2015春節:哈尼族篇
    在2015新年和春節來臨之際,"中華民族全家福"大型互動公益影像展,特別聯合搜狐網(新聞中心)、騰訊網(圖片)、新華網(論壇)、光明網(新聞中心)、汽車探索網、中國氣象網、中華村寨網等媒體共同推出"中華全家福 一起全家福"暨"56個民族全家福共迎2015春節"公益聯展系列活動。
  •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立功了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國內也擁有這56個民族,這些民族中各有各的特色,譬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為什麼眾多民族中沒有日本族呢?前幾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日本民族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 中國有56個民族,那麼外國人拿到中國國籍後,屬於什麼民族?
    中國人的戶口本上有家庭成員情況、姓名、性別、婚姻狀況、家庭住址以及民族。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數最多,剩下的55個都是少數民族。我國國人民族那一欄上,填寫的就是這56個民族,如果漢族跟少數民族結婚生下孩子的話,孩子的民族隨便填寫父親還是母親的,一般情況下他們會選擇少數民族,因為可以享受很多優惠政策。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演化,不變的就是各民族之間的民族傳承和民族特有的生活習慣。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國,中華五千年歷史,每個民族間都蘊含了獨特的古文明,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文明古國。
  • 到中國美術館看雕塑藝術中的56個民族形象
    56個民族的雕塑藝術作品齊聚一堂,當代雕塑第一次以如此整齊的面貌呈現在公眾面前。為 「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本次展覽主打 「民族題材」雕塑藝術作品。展覽由《民族團結》和《各民族風採》兩大篇章組成,共徵集作品600餘件,經專家委員會初評、複評,有220餘件作品入選,它們與中國美術館館藏的部分民族題材雕塑一起,成為一席豐盛的民族文化盛宴。
  • 「56個民族,56道菜」
    中國有56個民族「56個民族,56道菜」你最懷念的家鄉菜是什麼呢?蒙古族——烤全羊「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 中國56個民族共同發展
    文 | 小如 審 |南絮中美兩國自建立外交關係以來,一直處於一種友好平等的交往之中,推動了兩國的繁榮和發展,然而自從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從中美貿易戰到攻擊中國的「人權」問題,再到打擊中國的科技企業
  • 56個民族中血統純正的種族,男人保家衛國,女人載歌載舞!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首歌。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大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龍的傳人,中國人都是地道的黃皮黑眼五官的黃種人。
  • 數字編碼運用記憶篇—56個民族③
    前面的兩篇文章中,我們已經學習如何快速記憶56個民族前38個的名稱,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繼續講解剩下的內容,希望學習完今天的內容之後,你們能夠將56個名族的名稱完整的記憶下來,接下來就開始今天的內容吧!1.了解數字39-56的編碼(溫馨提示:編碼在公眾號第一篇文章有提到,可以去查看),以下是39-56的數字編碼:39=三角板;40=(失靈)車輪;41=蜥蜴;42=柿兒;43=(死神)鐮刀;44=蛇;45=水母;46=石榴;47=(司機)方向盤
  • 56個民族的英文名稱列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法律英語>正文56個民族的英文名稱列表 2012-10-23 10:38 來源:普特英語聽力 作者:
  • 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
    導語: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中國是一個擁有很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就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也向世界呈現出了中國不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年來中國不斷的發展壯大。有來自全世界的人民來到中國旅遊,甚至有些外國人決定在中國定居和生活,那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呢?雖然有外國人想要拿到中國國籍,但是實際上,外國人要加入中國國籍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對於國外的普通人來說,是基本不可能的。
  • [網絡媒體走轉改]天津有個文化館 能看56個民族的非遺文化
    春節將至,這裡熱鬧非凡,非遺傳承人們回到了屬於他們的「家園」,在這裡展示著他們的特色,他們的風採,在這裡講述著他們的故事……  歡快的民族歌舞,多彩的民族服飾,精湛的非遺技藝,豐富的非遺作品,盈盈綻放的笑臉……1月30日,「十全十美·非遺年禮」進「家園」活動在56個民族非遺傳承保護推廣中心啟動。